項玉仙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大力普及,對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從而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空間想象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通過對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意義進行分析,簡要提出幾點數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以供業(yè)內人士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5-0148-02
小學生正處于愛玩好動的年齡段,充滿了好奇心與求知欲,因此,在小學階段就應該重視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開發(fā)學生智力,發(fā)展學生思維,有助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一、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意義
首先,根據我國數學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由于數學本身具備極強的概念性與抽象性,并不像其他文科科目那樣,通過死記硬背就能有所掌握,而是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然而,由于很多小學數學教師還在沿用傳統的教學理念,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過于看重,而忽視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不利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革新落后的教育理念,積極響應新課改的號召,重視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充分激發(fā)學生對于數學科目的學習熱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1]。
其次,由于各個科目之間都有相互輔助、滲透的聯系,雖然在小學教育階段還不是很明顯,但在學生的高等教育階段中,會有十分明顯的表現[2]。因此,在小學階段就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有利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與進步。
最后,小學階段正是學生教育的啟蒙階段,由于小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旺盛,且學習壓力較小、課后時間也很充裕,因此是最適合培養(yǎng)數學思維能力的階段,無論是對學生未來在學習數學知識時還是其他科目的教學內容時,都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3]。
二、小學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一)引導學生發(fā)現數學知識中的趣味性
小學數學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好奇心旺盛的心理特點,從而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使學生發(fā)現數學知識中的趣味性,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意識,讓學生產生主動探索的欲望,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授小學數學教材中關于《表內乘法》一節(jié)時,教師用一個有趣的小知識成功吸引了學生的興趣?!巴瑢W們,今天老師要給你們變個小魔術?,F在把你左手的五根手指伸出來,從尾指到拇指我們依次給它們編上1-5的編號,尾指為1,無名指為2,以此類推,大家能聽懂嗎?都記住手指的編號了嗎?”教師一邊伸出手,一邊向學生演示?!坝涀±?。”學生們都覺得很好奇,不知道教師這么做的用途是什么,要變什么魔術。接著教師又說:“非常好,同學們,再把你們的右手五根手指伸出來,從拇指到尾指分別代表6-10的編號,與左手相同的操作,有聽不懂的同學嗎?”“沒有?!睂W生們一邊高舉著自己的兩個小手,一邊異口同聲的回答?!昂芎?,假設我們現在要算一下3乘以9等于多少,把你們左手代表3的手指彎下,你們看彎下的手指左邊還有幾根手指???”教師又問道?!皟筛??!睂W生們齊聲回答。“很好,同學們做的非常棒,那彎下去的手指右邊有幾根手指呀?”教師道。“七根?!睂W生們回答道。“那么根據我們學過的九九乘法表,三九應該是多少?”教師提問。“二十七。左手兩根手指,右手七根手指,正好是2和7。”學生們顯然很興奮?!巴瑢W們真棒,不用老師提醒就找到規(guī)律了呢?,F在老師告訴大家,這個小魔術就是利用手指來計算10以內9的倍數的小妙招,大家說數學知識是不是很有趣啊[4]?!苯處熝普T道?!笆??!睂W生們都開心的笑了。通過這種方法,有效活躍了課堂氣氛,突顯了數學知識的趣味性,又增強了學生的興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二)利用懸念教學法,激發(fā)學生探究精神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毙W數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懸念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精神,從而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例如,在教授小學數學教材中關于《分數的初步認識》一節(jié)時,教師向學生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媽媽買了一把香蕉,正好是10根,而小機靈吃了其中的4根,問:小機靈吃了這把香蕉的幾分之幾?”學生們很快就回答了出來:“小機靈吃了這把香蕉的十分之四。”“很好,同學們都非常聰明,所以老師要加大難度了。如果把剩下的香蕉留給媽媽和爸爸平均分吃,問:媽媽和爸爸分別吃了這把香蕉的幾分之幾?”這時候學生們的探究意識已經被充分激發(fā),經過短暫的思考,同學們又回答道:“媽媽和爸爸分別吃了這把香蕉的十分之三?!薄澳敲磱寢?、爸爸和小機靈,誰吃的香蕉最多?如果你是小機靈,你想讓誰多吃點?”教師又問?!靶C靈吃的香蕉最多。如果我是小機靈,當然讓媽媽和爸爸多吃點?!睂W生們紛紛搶答?!胺浅:茫业膶W生們都很孝順呀。那么如果讓媽媽和爸爸比你吃的多,而且又要吃同樣數量的香蕉,你該吃這把香蕉的幾分之幾呢?”這時候學生們開始議論紛紛起來,充分調動了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最終得出結論。“我吃兩根香蕉,是香蕉總數的十分之二,媽媽和爸爸分別吃香蕉總數的十分之四。”通過這種方式,有效提升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也調動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與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與進步,突顯數學教學的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莊榮木.淺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考試周刊,2015(57):78-78.
[2]楊中華.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速讀(下旬),2017(7):38.
[3]鄭飛煌.學生思維能力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培養(yǎng)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32):93.
[4]徐國慶.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J].考試周刊,2017(3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