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星暢
摘要:趙樹理是著名的農民作家,他擅長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進行創(chuàng)作,其中有大量的民間口語,深受人民群眾的歡迎。他的語言質樸,生動豐富,讓他的作品極具特色。本文就趙樹理小說的語言特色進行分析。
關鍵詞:趙樹理小說 語言特色 分析
中圖分類號:I207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24-0106-01
趙樹理是20世紀中期我國著名的作家和人民藝術家,也是“山藥蛋派”的創(chuàng)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優(yōu)秀作品,涉及的內容也非常豐富,他的作品還被選入語文教材,很多作品被改編成戲曲、電影等,深受人們的喜愛。趙樹理的作品之所以得到人們的認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他獨特的語言特色。
一、小說語言中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
趙樹理出生于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因為有在農村生活的經歷,使他對農村的生活習慣,農民說話的語氣、方式、態(tài)度等都非常熟悉,這就給他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富的生活和語言素材。所以,他的小說語言讓人感到非常的樸實、親切,這些跟他的生活經歷有很大的關系。
1.傳統(tǒng)民間藝術形式的描寫
趙樹理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作家,他對民間的一些打油詩、快板、順口溜等藝術形式都有深刻的理解,并能運用到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去。這些民間藝術是人民群眾對自己真實生活進行的加工和創(chuàng)作,趙樹理在作品中,對這些藝術的理解和把握非常準確,能夠靈活運用。
以《李有才板話》為例,小說取材于人民群眾勇斗地主惡霸的故事。在斗爭中,李有才以“快板詩”這種形式,揭露地主惡霸的兇狠無恥,經過不懈的斗爭,以李有才為代表的人民群眾取得了最后的勝利。小說的選材和人民的生活非常貼近,又采用了說唱結合的藝術形式,整個故事讀起來生動活潑,趣味性十足。在小說中,一共有13段快板,每一段都韻律和諧,內容清晰,讓人讀來朗朗上口,在群眾中很快就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其中有這樣一段快板:“村長閻恒元,一手遮住天,自從有村長,一當十幾年。年年要投票,嘴說是改選,選來又選去,還是閻恒元。不如弄塊板,刻個大名片,每逢該投票,大家按一按。人人省得寫,年年不用換,用它百把年,包管用不爛。”短短的幾句話,既刻畫了村長在村中的驕橫形象,又對他選舉中的違法行為進行了大膽的揭露和無情的諷刺。整個快板韻律自然和諧,內容針對性強,用一種戲謔的語氣就把村長的違法行為深刻揭露出來。也表現(xiàn)出了人民群眾不畏邪惡勢力,同邪惡勢力斗爭到底的精神。
2.運用典型的地方方言
方言是一個地方的標志,廣東方言、上海方言、天津方言等都很受人們的歡迎。在小說中使用方言,能夠使小說的真實感更強,讀來令人更加親切。趙樹理的小說中也使用了很多的地方方言,取得了良好的藝術效果。例如《李家莊的變遷》中有:“小喜進來捏著個手電棒一晃一晃,直闖闖就往巧巧住的房子里走?!薄爸标J闖”就把小喜無所顧忌、唯我獨尊的心態(tài)表現(xiàn)了出來,把欺壓百姓的心理刻畫得活靈活現(xiàn)。
二、遣詞造句精練準確
對語言的運用體現(xiàn)出了作家扎實的功底,趙樹理在遣詞造句方面,功底非常深厚,在語言文字的表達上也非常精練、準確。以《小二黑結婚》為例,其中有這樣一段描寫:“劉家嶠,有兩個神仙,鄰近村無人不曉,一個是前莊上的二諸葛,一個是后莊的三仙姑。二諸葛原來叫劉修德,當年做過生意,抬腳動手都要論陰陽八卦,看一看黃道黑道?!闭Z言簡短精練,讀者理解起來也非常容易,符合大眾的閱讀需求。
三、作品語言的幽默和口語化特征
趙樹理小說,大多描寫的是農民生活,很多語言描寫和對白都具有口語化的色彩,口語的運用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生動、活潑、豐滿。
例如《李家莊的變遷》中,有這樣一句話:“那小閨女出脫的很齊楚”,這句話中小閨女、出脫、齊楚等詞語都是常用的口語,但是用在這里就和人物的身份相符合,顯得人物更加真實、可愛。
趙樹理語言的另一個特色就是幽默色彩濃郁。這一點在《小二黑結婚》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文中對三仙姑臉上的皺紋這樣描寫:“只可惜宮粉涂不平臉上的皺紋,看起來好像是驢糞蛋上下了霜?!焙喼笔亲屓诵Φ舸笱?,但在笑的同時,我們也能體會到這種幽默的諷刺,感受到作者對三仙姑的厭惡情緒。還有對二諸葛的描寫:“抬腳動手都要論一論八卦”,就把二諸葛封建迷信的嚴重程度寫了出來,幽默和諷刺的效果很鮮明。
此外,趙樹理還非常擅長使用夸張的藝術表達手法,他用夸張的表達方式暴露了生活、人物的缺陷,讓原本并不那么引人注意的缺陷變得十分明顯,讓讀者捧腹大笑。
總之,對趙樹理小說的語言特色的研究,讓我們對趙樹理的作品了解得更加深刻,趙樹理不愧為“語言藝術大師”。
參考文獻:
[1]榮國慶,段文昌.晉東南的鄉(xiāng)村政治風情——也談趙樹理小說的地域特色[J].晉城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3).
[2]王彬彬.趙樹理語言追求之得失[J].文學評論,2011(4).
[3]喬軍豫.“農民作家”“走紅”與受冷落——趙樹理小說不同命運下的觀照和思考[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0(1).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