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丹婷
【摘 要】六年級畢業(yè)會考前一個月是復習沖刺的關鍵期,卻也是教育問題多發(fā)時間段,更是班級管理的盲點。如何克服這個難題,提高教育的針對性與有效性呢?文章基于畢業(yè)班教學實踐,立足教師、學生的角度,在總結“考前一個月”所出現問題并分析其產生原因的基礎上,分別從保持“穩(wěn)定壓倒一切”管理意識、秉持“學生即是教育”管理情感、堅持“班級秩序不變”管理措施三方面,探索一種科學、高效的“考前一個月”畢業(yè)班班級管理模式。
【關鍵詞】小學;六年級;畢業(yè)會考;班級管理;管理技巧
“畢業(yè)班難管理,畢業(yè)前一個月更難”,這是每一位畢業(yè)班教師的共識,特別是對班主任而言,畢業(yè)會考前一個月簡直是班級管理的“雷區(qū)”,趟過去了,就會勝利在望,處理不好,反而前功盡棄。為此,筆者在實踐中,有意識地對這種“考前一個月”現象進行了觀察、研究,并從中總結出有參考價值的經驗與規(guī)律。
一、“考前一個月”出現的管理問題
一位多年任教六年級畢業(yè)班的班主任戲言:“每年畢業(yè)前一個月的電話費都用得特別多,班上的問題總是井噴式似的,和學生協(xié)調、與家長溝通忙得像陀螺一樣。”概言之,主要存在以下兩大問題:
(一)紀律出現松散
一方面,校紀班規(guī)幾乎形同虛設。之前形成的良好班風、學風,幾乎在一夜之間全部坍塌了,遲到、早退、上課開小差等課堂紀律層出不窮,班容、班貌、衛(wèi)生等更是慘不目睹,更有很多學生一出現紀律問題就堂而皇之地說:“我是六年級的?!彼坪趿昙壆厴I(yè)生就可以不遵守紀律,就可以為所欲為。
另一方面,學生摩擦增多。筆者曾統(tǒng)計過,幾乎每一個六年級畢業(yè)班在“考前一個月”都會出現學生打架、群毆等摩擦事件,更有甚者在數量上幾乎是一個學期,甚至一個學年的總和。這種現象,在畢業(yè)會考前的沖刺一個月里,既浪費寶貴的復習時間,也影響師生的心情;而且,還會像病毒一樣擴散,影響其他學生。
(二)情緒出現波動
其一,無心向學的思想越來越嚴重。可能是之前的神經繃得太緊,也可能是“考前一個月”的時間特殊性,很多學生一下子好像得了厭學癥似的,背書不勤快了,練習不積極了,甚至上課也心不在焉了,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信號。
其二,離愁別緒愈演愈烈。畢業(yè),意味著分別,特別在影視作品的影響下,學生對這種儀式感尤其強,同學之間忙著寫通信錄、臨別感言,能力好的學生更是印刷畢業(yè)T恤衫、組織各種聚會,甚至還邀請教師參與其中,人為地營造出一種濃郁的離愁氛圍,這也是極不利于班級管理和復習開展的。
二、“考前一個月”問題出現的原因
風從地起,云自山出,“考前一個月”所出現問題的原因何在呢?筆者先后從教師、學生、環(huán)境等不同角度,進行了探索性的思考:
(一)主觀原因
教師放松管理要求,是根本原因??偨Y教學實踐不難發(fā)現,很多教師在“考前一個月”都會存在著類似“快畢業(yè)了,不必要把學生逼得那么緊”“該復習的都復習了,讓學生輕松點”的思想,很明顯,這是錯誤的,也正是有了這種理念,在無形中降低了對學習和紀律的要求,班級事務自然疏于管理,甚至流于形式。
學生對自己的放縱,是直接原因?!翱记耙粋€月”的問題實質就是學生的學習、紀律、思想問題,歸根到底也就是學生自我管理意識不強、自我管理技能不完善的直接體現。而事實上,很多問題都是學生耍小性子,甚至自持“我快畢業(yè)了,學校奈我不何”而恣意妄為。
(二)客觀原因
過分渲染,把“考前一個月”特殊化。其實小學畢業(yè)會考只是學生成長中很正常、很普遍的一個過渡,但是在媒體的渲染下,將其作用夸大,神圣化,甚至開發(fā)與之相關的產業(yè)文化,這樣,對學生產生了過猶不及的刺激作用。
畢業(yè)會考選拔功能的下降,也是一個誘因?,F在小學升初中,都是按戶口劃分,畢業(yè)會考只是一個簡單的知識能力考查;所以,學生很容易出現“考好考壞都沒關系,反正我都是去那所學校讀”的思想。
三、克服“考前一個月”問題的對策
如何引導學生平穩(wěn)渡過“考前一個月”,在畢業(yè)會考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呢?這既是教學任務,更是班級管理的難題,筆者嘗試了這樣的做法:
(一)保持“穩(wěn)定壓倒一切”班級管理意識
首先,教師對自己既要明確目標,更要嚴格要求。教師是班級管理的執(zhí)行者,直接關系著班級管理懂得開展與成效,因此,要想“考前一個月”班級不出亂子,教師自己得先不亂。例如,在考前一個月,筆者都會給自己制定一個細化到以天為單位的工作日程表,列出每周的工作目標,明確每天的工作內容,并且嚴格考核自己是否完成當天的相應任務;這樣,既有助于工作的高效開展,也有利于提醒自己時刻不能放松對班級的管理與工作的專注度。
其次,不但要疏導學生的情緒,還要引導學生的行為。教育注重情境性,教育學生更是講究針對性,不能一言概之,特別是面對“考前一個月”出現的問題,更需要教師科學而有藝術地處理。今年,六(7)班在“考前一個月”幾乎亂成一鍋粥。有一天,學生小江在語文課上玩手機,還和語文教師吵了起來,可能是為了“殺一儆百”,班主任袁老師對其進行了嚴肅的批評,還通知家長到校共同教育,并沒收了他手機。可是,小江很不服氣,私底下向同學炫耀:“還有三周就畢業(yè)了,又能把我怎么樣?”很明顯,袁老師忽略“穩(wěn)定壓倒一切”的班級管理意識,只是單方面地處理小江,并沒有從根本上疏導學生的情緒,反而會增加更多消極的情緒和不穩(wěn)定因素。
(二)秉持“學生既是教育”的班級管理情感
一方面,嚴格要求學生。中國自古有“教不嚴,師之惰”“嚴是愛,松是害”“嚴師出高徒”的古訓,在“考前一個月”的沖刺時刻,教師的愛,不是對學生的縱容,而是對學生的嚴格要求。這種嚴格不是一種苛求,一種容不得學生犯任何錯的苛求,而是體現在對學生思想品質、行為規(guī)范、組織紀律的正確引導,體現在教會學生為人處世,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的真誠付出。
另一方面,尊重理解學生。在在“考前一個月”的敏感階段,學生更渴望得到教師的理解和尊重,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和贊許。教師若放開架子,走進學生的學習,尊重學生的意見,理解學生的思想。這樣,就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明白、理解和接受教師的教育思想,在尊重學生的言行舉止中,讓學生體會到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給學生留下自由的空間和時間,獲得發(fā)展的主動權,讓學生用自己的雙手來描繪自己的未來。也只有這樣,師生關系才變得更加融洽,學生在教師的面前才會無所不談,因為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不僅是長輩,更是學生認為可以信賴的朋友。
(三)堅持“班級秩序不變”班級管理措施
其一,各項紀律嚴格遵守。從某種程度看,學生在“考前一個月”的諸多問題就是各項校紀、班規(guī)得不到貫徹、落實,為此,筆者在自己執(zhí)教的班反復強調“只要還在學校一天,都必須遵守學校的、班級的紀律,這是學生的要求,也是一種基本的文明素養(yǎng)”。同時也跟學生、家長明確:“紀律必須遵守,同樣違反紀律也要接受相應的懲罰,不管是誰,也無論什么時候,哪怕明天就畢業(yè)了,也得切實執(zhí)行?!比绱艘粊恚瑢W生心里就會拉起一道紅線,有規(guī)則意識,也有敬畏之心,也就不至于對自己的言行放任自流。
其二,教學活動正常開展。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園地,因此,教學活動應該正常、有序地開展,不管是“考前一個月”,還是考試最后一天,這是教師的工作,也是教學行為準則的要求。今年,6月25日畢業(yè)會考,6月18日是班上小梅的生日,她的家長聯系筆者,建議利用當天下午最后一節(jié)課開個小party,一來給小梅慶祝生日,二來也給同學們放松放松。利用常規(guī)課程時間開party,這是失職的行為,而且還得顧忌衛(wèi)生、食品安全、學生情緒波動等因素,基于這些考慮,筆者回絕了。畢竟,在班級管理里,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永遠是第一要務。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對于畢業(yè)班的學生而言,“考前一個月”也顯得至關重要,這既需要學生的自我管理,更需要教師的管理技能與藝術,駕駛好班級管理這艘航船,安全地為學生從小學向初中過渡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姜慧卿.小學班級管理現狀調查問卷[J].基礎教育研究,2013(03).
[2]李麗萍.試論小學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亞太教育,2015(12).
[3]王蘭.探索新時期小學班主任的管理技巧與方法[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線),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