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有霞
【摘要】近年來,隨著進城務工子女進城隨讀因素的影響,現(xiàn)在的農(nóng)村小學班級學生數(shù)越來越少了,逐步呈現(xiàn)出班級人數(shù)不足30人的小班額化傾向。這種自然形成的“小班額”恰恰是我們搞好教學的一個優(yōu)勢,可以讓每一位學生均等地接受教育,個性得到發(fā)展,同時,可以優(yōu)化教育資源,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小班額 自主探究 提高效率
近年來,隨著進城務工子女進城讀書因素的影響,現(xiàn)在的農(nóng)村小學的班級學生數(shù)越來越少了,逐步呈現(xiàn)出班級人數(shù)不足30人的小班額化傾向。我們邊墻溝學校,一至六年級各班人數(shù)最多的23人,最少的只有10人。學生數(shù)的減少,預示著我們不能再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去教學生了,這就給我們農(nóng)村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剛開始我也很不適應,雖然學生少了但感覺越來越不會教了,因為學生少,學生之間沒有競爭力了,上課氣氛也不活躍了,同學之間的交流也少了,學困生慢慢變多了,教學成績也下降了。到后來我不斷的學習新課標,慢慢去研究每個學生的特點,想方設法利用一切資源去改進課堂教學,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成績慢慢有所提高。
一、有效的課前準備,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基礎
因為學校學生少,就給了我們更多的機會和時間去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況,包括學生的基礎、心理、個性愛好、特長、能力等,這樣在教學的設計時就具有較強的針對性。首先,我們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在不同的層面都能得到發(fā)展,從而達到因材施教之目的。其次,要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并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設一種較為寬松、和諧、愉悅的氛圍,在此氛圍中,教師根據(jù)教材中的具體內(nèi)容和學生的特點,設置各種教學環(huán)節(jié),并從不同的思維視角,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來調(diào)控學生的情感,使其樂學、愿學、想學,達到發(fā)展其思維的目的。最后,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得到提高,備課時就可以更好的備學生,哪些人需要多指導、哪些人需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具體到人!比如,同一題目向不同學生教學,教師可以設計坡度不同的問題,讓學生解答。在設計練習題時,不僅要全面而且要類型多樣,激發(fā)學生興趣,不要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
二、合理地使用教具,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手段
教師不要把所有的教學活動交給多媒體,因為我們學生少,我們可以讓學生有足夠的空間來實踐,因此教師要利用一切好的教學資源,包括自制一些教具和學具,提供給學生觀察、操作、實驗及獨立思考的機會。學生通過討論與交流,進一步歸納、驗證,形成數(shù)學結論,讓學生獲取更多的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比如,在教師的指導下,小學生通過動手拼擺幾何模型,運用已掌握的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又如,利用學具操作,學生將圓柱側面轉化為原來學過的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從而推導出圓柱側面面積公式。這樣通過操作,學生拾到新舊知識的連接點,把新知轉化為舊知,運用舊知解決新知,把新知同化到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從而促使學生建立良好的認知結構。不僅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而且學生對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就會更加透徹,應用也更靈活。如果教師不敢放手,一直在那兒講、在那兒做,這樣課堂就沒有創(chuàng)新,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很難調(diào)動起來,學生就會在下面打瞌睡,做小動作,一節(jié)課下來教師累壞了,學生啥也沒明白。
三、適當?shù)男〗M合作,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形式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教師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自身對學習的主動性、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在合作學習中共同達到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教學中小組合作時要做到以下幾點:
1.加強對組長的指導
在合作學習中如何組織同學緊張、有序的學習進行深入細致的指導,比如合作時要根據(jù)每個同學的不同特點進行分工,合作之前要對合作方法、步驟做到心中有數(shù),合作時要讓每一名學生都動起來,而且要做到忙而不亂,緊張有序,還要關注后進生,要確保后進生也能學會所學知識,等等。
2.準確把握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
小組探究,合作能夠集中大家的智慧,突破難點,所以教師備課時準確把握本課重難點,課上在學生個人無法完成的較難的地方進行小組學習,以突破重點難點。在教學《觀察物體》時,學生對多個正方體從不同的面觀察到的平面圖形總是畫不出,這時我就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合作進行觀察,通過大家互相幫助,收到的效果比老師反復講的還好。
3.教師精心設計合作學習進程
(1)提出學習任務;(2)啟發(fā)獨立思考;(3)創(chuàng)設情意,導入討論;(4)巡回觀察,及時調(diào)整;(5)全班交流,相互評價。這些步驟教師做到心中有數(shù),合作時要讓每一名學生都動起來,讓學生有條不紊地去研究、探索。
4.課堂上教師要關注每一個小組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自主學習,是調(diào)動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式,但并不是“放羊式”的,它強調(diào)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強調(diào)學生自主探究,但并不是不要教師指導,教師也不能撒手不管,分別給與他們必要的指導,多關注后進生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確保后進生也能學會所學知識。
四、及時的課堂反饋,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根本保障
因為學生少,教師在教室中站立的位置,也不是只站在黑板前或講臺后,而是在更大范圍內(nèi)來回走動于教室之中,最大限度地和每一個學生發(fā)生接觸,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具有了更多的和學生進行相互接觸的機會。學生可以更多的參與教學,有更多的思考、發(fā)言、練習的機會,教師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有利于實現(xiàn)教學目標。教師要在課堂上對學生的作業(yè)進行面批,并及時進行評價,通過作業(yè)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如果大部分學生都沒有掌握,就可以再全班講一遍,要是只有少數(shù),就可以個別輔導,給其他學生布置新的任務。
五、注重教學反思,為提高課堂效率及時充電
一節(jié)課上完后,教師要及時有效地進行教學反思,反思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它將時時提醒我們不要重蹈覆轍;反思一下我們應如何去改進,它會使我們突破自我、更上一層樓;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學是否是有效的教學,它會讓我們少作一些無用功或表面形式;反思一下學生在三維目標等方面的收獲和不足,它將時時提醒我們要以學生為本。這樣做有利于我們更加全面地把握教材;有利于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法;有利于改進對學生學法的指導。教師只有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教學的得失與成敗,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回顧、分析和審視,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jiān)控的能力,才能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素養(yǎng),促進自我教學能力的發(fā)展,逐步完善教學藝術,提高教學質(zhì)量。
總之,機遇與挑戰(zhàn)同步,艱辛與喜悅同行。我們要在不斷地實踐中找出不足,總結經(jīng)驗,改進課堂教學方法,真正讓每一堂數(shù)學課扎扎實實地有實效,讓課堂充滿笑聲,充滿活力,做到“減負”而不“減質(zhì)”?!靶“囝~背景的有效課堂”,我們一直在追求完美的路上,讓我們一起為“讓每個農(nóng)村家庭滿意、讓每一個孩子獲得成功”為目標,切實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努力辦好和諧的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參考文獻:
[1]安菊萍.小班額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吉林教育,2013,(26).
[2]杜代軍.農(nóng)村小學小班額下如何提高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時效性.201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