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文
摘 要?應用題是訓練學生思維能力、數(shù)學應用能力的重要教學形式——本文對當前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行簡要分析,在這個基礎上,針對學生思維、知識儲備、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等方面的問題,探討了兩條提升應用題教學效率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應用題
中圖分類號:G628,C9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13-0116-01
應用題是小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形式,特別是進入高年級之后,指向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的應用題在教學當中占有更大的比重。而且,應用題的難度也高于中低年級。在應用題的教學和學生解題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遇到一些阻力。
這些問題和阻力主要有這么幾個方面。一是學生的思維能力欠缺,他們遇到具體的數(shù)字計算題沒有太大問題,而當把這些計算題轉(zhuǎn)化為結(jié)合實踐的應用題時,他們就不能把之由具象轉(zhuǎn)化為抽象;二是學生的知識儲備不足,小學生普遍因為生活閱歷不足,特別是一些涉及社會實踐、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之類的問題時,由于缺少生活積累而往往找不到問題點;三是在解題思路和方法上還有待加強訓練,教師缺少對學生解應用題方面專項的訓練指導。
下面結(jié)合教學實踐,以兩個方法為例探討如何組織開展小學高年級的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
一、對學生讀題能力進行專項指導
應用題與計算題不同,在解題之前需要對題目的內(nèi)容進行理解和把握,理清試題的脈絡并找到知識點,這樣才能正確列出算式并進行計算。而小學生由于社會認知能力和思維轉(zhuǎn)化能力還有待提升,他們在解題的時候,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一旦教師幫助他們列出了算式,他們能很快完成計算。所以,小學高年級應用題解題能力的第一個關鍵,是讀題能力。在這個方面,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專項訓練和指導。
比如:一個水泥工廠,原來每小時能生產(chǎn)300袋水泥,后來購進了新設備,工作效率比原來提升了25%,問現(xiàn)在這個水泥廠每小時能生產(chǎn)多少袋水泥?
面對這個問題,學生很容易第一時間陷入糾結(jié)——“我沒有見過水泥廠,這個工廠是個什么情況?”——其實,就是學生沒有掌握讀題的要領——對于這一類的應用題,教師要告訴學生:在讀題的時候忽略場所、設備、行業(yè)等因素,只抓與數(shù)學相關的點——就這道題來說,它的關鍵詞是“300袋,提升25%”,由于時間單位(每小時)沒有變化,也可以忽略。最關鍵的、最容易出問題的是“提升”和“提升到”的區(qū)別。這道題是“提升”,所以應該是300+300×25%=375(袋)。而如果換成“提升到125%”,那就是300×125%——講完讀題要領之后,教師要趁熱打鐵,讓學生換兩個類似的習題進行練習。比如,把“水泥廠”換成“汽車廠”,把“提升”換成“增加”等等——測試并鞏固學生的讀題能力。
二、聯(lián)系學生生活展開應用題教學
小學高年級的應用題是與社會實踐緊密相關的,因為應用題的目的之一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應用題的內(nèi)容離學生的實際生活閱歷相距較遠,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干擾了學生對應用題的理解和判斷。為了讓學生掌握應用題的解題思維和方法,在學生剛開始接觸應用題的時候,教師可以先用一些確實與學生生活一致的習題來對學生進行訓練,對一些與學生相距較遠的習題,則可以通過改編的方法,幫助學生的理順解題思維——這也是對學生巧妙解題的一種方法技巧上的指導。等學生能夠熟練把握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之后,再使用一些他們?nèi)鄙偕罘e累的試題,對他們進行拓展和鞏固訓練。
例如:北京正在舉辦一個國際科技博覽會,有個高科技單位想要組織員工去參觀學習。這個單位一共有4個下屬部門,共有員工120人。博覽會的門票價格是15元/人,而從的網(wǎng)絡上購團體票(要達到50人以上)就可以打7折。這個單位怎樣購票可以省錢?
這個問題中,“博覽會、科技單位、下屬部門、網(wǎng)絡購票”這些事物對學生來說是完全陌生的,正如上面探討的“水泥廠”的問題一樣,學生們由于缺少生活經(jīng)驗的支持,很容易被干擾思路。
所以,教師可以把這個問題改成:我們學校下周要組織到游樂場去玩,咱們年級一共有4個班,共有學生120人。游樂場的門票價格是15元/人,購買團體票(50或50人以上)價格打7折,那么,怎么購票可以省錢呢?
這樣,問題的情境是學生非常熟悉的生活,他們就不會被“數(shù)學”之外的因素干擾,也很容易理解這個題的情節(jié)。很快就能知道,這道題是用“比較”的方法來解題:購全價票120×15=1800(元),購團體票15×70%×120=1260(元),1800大于1260,所以購團體票省錢。
此外,像距離問題、行程問題、統(tǒng)計問題等等的應用題,教師都可以先把學生不太容易理解的“汽車、火車、水庫、生產(chǎn)”等等,改為“跑步、聚會、家庭用水、生活購物”等,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當然,也需要注意,在學生掌握了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之后,教師應該讓學生嘗試沒有體驗的實踐題,使他們的解題能力和知識積累得到進一步提升。
總而言之,提升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效率,解決學生解題問題的方法還有很多,需要教師根據(jù)教學中、學生解題中的實際問題來具體分析,結(jié)合教學的實際來采取有針對性的方法。
參考文獻:
[1]李宗楷.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策略探索[J].新課程(小學),2017(2).
[2]溫紅利.淺談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教育,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