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榮英 李艷
【摘要】 目的 研究個性化健康教育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方法 60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 計算機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30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個性化健康教育。對比兩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質量情況。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評分為(25.38±4.35)分, 對照組為(15.86±2.67)分, 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 兩組患者各項生活質量維度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 觀察組患者的各項生活質量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實施個性化健康教育有助于其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使生活質量得到有效改善, 值得應用。
【關鍵詞】 潰瘍性結腸炎;自我效能感;個性化健康教育;生活質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6.110
潰瘍性結腸炎的病程長, 在患者治療期間需加強護理干預, 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從本院收治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中抽取60例作為對象展開研究, 探討個性化健康教育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報告
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60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經(jīng)胃鏡檢查確診并無認知障礙, 將合并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以及其他消化道疾病的患者排除。計算機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30例。對照組患者男女比為19∶11, 年齡24~53歲, 平均年齡(42.12±3.64)歲, 病程4個月~8年, 平均病程(4.26±1.25)年。觀察組患者男女比為18∶12, 年齡25~54歲, 平均年齡(42.21±1.58)歲, 病程5個月~9年, 平均病程(4.32±1.58)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 遵循標準化護理流程和醫(yī)囑進行護理服務, 進行心理疏導以及飲食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個性化健康教育, 具體如下。
1. 2. 1 入院評估 患者入院后, 評估患者的病情和營養(yǎng)狀態(tài), 掌握患者的文化程度、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等基本資料, 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健康教育計劃。
1. 2. 2 飲食教育 根據(jù)患者治療期間營養(yǎng)狀態(tài)的變化, 進行針對性的飲食指導, 指導患者食用質軟、易消化、少纖維素又富含營養(yǎng)、有足夠熱量的食物, 以有利于吸收、減輕對腸黏膜的刺激并供給足夠的熱量。避免食用冷飲、水果、多纖維的蔬菜及其他刺激性食物, 忌食牛乳和乳制品。并保證進餐環(huán)境的安靜、舒適。
1. 2. 3 心理健康教育 根據(jù)患者不同程度的心理特點實施個性化的心理干預, 耐心傾聽患者講述內(nèi)心真實想法, 引導患者將不良情緒以正確的方式發(fā)泄, 將治療成功病例向患者講述, 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
1. 2. 4 灌腸健康教育 在進行灌腸治療前將相關治療知識和操作方法告知患者, 使其認識到灌腸的安全性, 消除擔憂和排斥感, 提高其配合度。
1. 2. 5 用藥健康教育 將不同藥物的使用方法、使用時間、不良反應及其應對措施詳細進行說明, 使患者認識到遵醫(yī)行為的重要性, 防止減量、停藥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1. 2. 6 衛(wèi)生健康教育 將相關危險因素消除, 注重飲食衛(wèi)生和清潔工作, 防止感染等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
1. 2. 7 隨訪指導 采用一對一當面講解以及集體教育(講座、座談會、分發(fā)健康手冊、宣傳欄等)的方式, 并在患者出院后進行隨訪指導。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兩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采用Schwarzer 等編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評估, 共10個項目。每一個項目的選擇分別為完全不正確、有點正確、多數(shù)正確以及完全正確, 對應的分值分別為1分、2分、3分、4分, 總分40分, 分值與自我效能感呈正比。②采用健康調(diào)查量表(SF-36)評價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 共8個維度, 每個維度均為100分, 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好。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評分為(25.38±4.35)分, 對照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評分為(15.86±2.67)分, 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 兩組患者各項生活質量維度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 觀察組患者的各項生活質量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潰瘍性結腸炎的主要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腹痛腹瀉、膿血便等[1], 機體免疫、感染以及遺傳等因素是導致疾病發(fā)作的主要因素。臨床上一般采用類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劑等藥物為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進行治療, 用藥時間長, 副作用大, 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不良情緒[2], 需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加強健康教育, 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
常規(guī)護理遵醫(yī)囑實施各項操作, 存在機械性, 護理人員不能根據(jù)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實際情況靈活采取積極的護理干預。個性化健康教育能夠使患者正確認知疾病, 消除患者對疾病的擔憂[3]。在掌握患者基本資料情況下制定個性化的健康教育計劃, 可加強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對于疾病治療情況的了解[4-7], 提高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度, 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 促進其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另外個性化健康教育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營養(yǎng)狀態(tài), 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有利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8-10]。
本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實施個性化健康教育有助于其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使生活質量得到有效改善, 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 黃杏芬, 鐘慧紅, 劉珠, 等. 門診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提高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生活質量的研究. 中國實用鄉(xiāng)村醫(yī)生雜志, 2014(15):21-22.
[2] 賀倩倩. 健康教育在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中的護理效果探析. 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 2016, 13(31):25-27.
[3] 陳錦, 李湘紅. 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應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護理管理價值. 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 2016, 21(6):933-935.
[4] 彭小蘭, 于麗娜. 延續(xù)性護理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西南國防醫(yī)藥, 2015, 25(1):81-83.
[5] 張娜, 趙和平. 不同健康教育法在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中的效果觀察.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6, 16(5):727-729.
[6] 李秋儀, 林健, 李杰英. 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心身狀態(tài)的調(diào)查及護理對策. 廣東醫(yī)學院學報, 2006, 24(1):88-89.
[7] 陳曉梅, 徐春霞, 楊欣, 等. 個性化延續(xù)護理對老年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臨床效果研究. 西部醫(yī)學, 2016, 28(9):1317-1319.
[8] 陳曉君, 詹美瓊, 楊燕蘭, 等. 護理干預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遵醫(yī)行為的影響.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0, 31(11):202-203.
[9] 張小雯. 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個性化護理干預體會. 結直腸肛門外科, 2016(s1):190-191.
[10] 徐喆, 張謙, 李力, 等. 個體化營養(yǎng)支持在潰瘍性結腸炎輔助治療中的作用. 解放軍醫(yī)學院學報, 2012, 33(2):137-139.
[收稿日期:2017-08-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