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
摘 要:網絡的發(fā)展和多媒體技術的進步,影響了人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隨著我國教學改革的不斷加強,網絡多媒體技術被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當中,已成為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并且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多媒體技術;運用
小學教學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不僅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激發(fā),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tǒng)的課堂現狀,為教師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奠定了基礎。多媒體技術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小學數學教學模式進行了全方位的創(chuàng)新。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對數學教學難點進行突破
在如今的時代背景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教學發(fā)展的要求,所以教師需要在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達到優(yōu)化教學的目的,從而對教學中的重點、難點進行突破,以便更好地展開教學。
小學數學中概念性知識較多,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并且很難把握其中的重點、難點,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法,以開發(fā)適應學生思維方式的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
例如,小學數學中的“平均分”一節(jié),往往是很多小學數學教師的關注點。倘若講解得不夠細致,學生便很難理解;但即便教師講解得非常細致,由于概念比較抽象,學生不理解也是十分正常的。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結合數學每一章節(jié)的內容特點,將課堂內容制作成小學生最喜歡看的動畫,通過動畫讓學生感受平均分的概念,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問題。
再如,在講解“圓形的周長和面積”時,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用不同顏色來標識圓形周長計算的各個關鍵信息,如用紅色線段表示圓形的半徑,用黃色曲線表示圓形的周長,用藍色色塊表示圓形的面積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通過小組之間的配合,將圓形剪裁出各種各樣的圖形,如梯形、等邊三角形等。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一步演示,如圓形的面積和所拼成長方形面積之間有何種關系。利用多媒體技術,有利于幫助學生實現對教學難點和重點的突破,并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開闊學生的思維,達到舉一反三的訓練效果。
二、多媒體技術對小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
小學生最明顯的特點便是好動、貪玩,而且小學生的情感因素也會影響他們的學習過程。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往往不注重調動小學生的情感因素,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的特點,結合數學課本中的內容,在多媒體技術的幫助下,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套良好的學習模式,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fā)點,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能夠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
教師可以通過三維動畫,創(chuàng)建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將學生引入一種全新的學習環(huán)境中。以“比較兩個三角形面積的大小”為例,教師可以根據本章節(jié)的內容,制作PPT課件,將兩個大小不一的三角形展現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練習“在已知三角形兩條邊邊長的情況下,求三角形的面積”,然后進行對比。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便于學生跟隨教師的思維方式,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理論知識,并且在學習后,充分應用到實踐中去。
三、多媒體技術的運用
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能夠為學生展現多方面的知識,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并且以這些知識點為核心,系統(tǒng)性地開展數學教學。在課堂中,教師要進行闡述與歸納,這不但能有效加強教學內容,更能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總結能力。以幾何圖形的教學為例,若要提高學生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并且在細節(jié)中要使學生對“棱”“頂點”“面”有全面的理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利用正方體或是長方體制作一種立體性的動態(tài)游戲,在游戲中,學生可以將這些正方形或長方體隨意拆開并進行拼湊,而對知識點的總結,便可設為游戲中的重要關卡,并且依據學生的實際操作來判斷學生是否通關。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質量,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使教學方式在多媒體技術的輔助下得到了一定創(chuàng)新。
四、結束語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并且將其作為教學的輔助工具,在設計教學情景的過程中,充分展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導地位,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李亞玉.小學數學教學與多媒體的整合[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12):204-205.
[2] 邱曉東.小學數學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效果[J].讀寫算(教研版),2014(23):355.
[3] 孟繼軍.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多媒體的有效運用[J].新教育時代(教師版),2014(28):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