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小學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財經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逐漸重視起來,將其作為學生數學思維培養(yǎng)的一個方面展開了教學?;诖耍疚慕Y合筆者在西南財經大學附屬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工作經驗,對財經素養(yǎng)的意義進行了概述,闡述了財經素養(yǎng)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探究了財經素養(yǎng)與小學數學思維教學的結合。
關鍵詞:小學數學 財經素養(yǎng) 數學思維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財經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受到了更對的關注,將其納入我國的教育體系中是必然的發(fā)展趨勢?,F階段,在我國小學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財經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逐漸重視起來,將其作為學生數學思維培養(yǎng)的一個方面展開了教學。西南財經大學附屬小學在進行財經素質教育中,將其與數學思維的教學與培養(yǎng)進行了結合,堅持了財經素養(yǎng)教育“為數學思維而教”的原則。本文結合筆者在西南財經大學附屬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工作經驗,探究了財經素養(yǎng)視角下小學數學思維教學的策略。
一、財經素養(yǎng)的意義
對“財經素養(yǎng)”的解釋,在整個領域里影響比較大是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ECD)的定義:對財經概念和風險的知識和理解力,以及應用這些知識和理解力的技能、動機和信心。使個體在各種財經情境下能作出有效決策,提高個人和社會的經濟利益,并能夠參與經濟生活。
在這一定義中主要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知識的掌握和理解,也就是知識技能的積累,這是基礎;第二個層次就是目的和應用。具體來說就是指知識技能的應用,以及態(tài)度、動機、價值觀等[1]。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強調了后面這一層次的內容,也就是對相應知識技能的實際應用。在小學數學的財經素養(yǎng)教育中,西南財經大學附屬小學更加重視“為數學思維而教”的原則,在數學教學中,將財經素養(yǎng)以及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進行了融合,重點提升了學生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以及財經知識技能的使用能力。
二、財經素養(yǎng)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
1.挖掘教材中的財經知識,在日常教學中滲透財經教育
在現階段使用的小學數學教材中,包含著許多與財經教育相關的知識點,在實際的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將其與財經教育的目標進行有效的融合。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一年級下冊中,包含著《認識人民幣》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將該章節(jié)的學習目標設定為對人民幣、單位以及進率進行認識、了解人民幣與物品之間的等價交換,并對零花錢進行合理的管理。
同時,還要結合多樣的課堂活動,對財經教育的目標進行落實,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六年級下冊《利息》的教學中,可以結合儲蓄知識的傳播,讓學生樹立起將錢存入銀行的意識。
2.側重實踐與綜合教育,利用活動提升學生財經能力
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學生財經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時,要對實踐與綜合教育進行重點的關注與實施,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財經能力。在實踐性的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要對財經教育內容進行深度挖掘以及拓展,利用教學實踐活動對學生財經素養(yǎng)以及數學思維進行提升。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二年級下冊中,包含著《克和千克》的內容,相關教師在組織學生利用課堂活動以及課程實踐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學習時,可以讓在課后與家長一起進行蔬菜或水果的采購活動。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克與千克的認識,還能讓學生了解到集中商品交易的方式,并初步的形成市場觀。在商品的選擇中,也能促進學生正確消費觀的形成。
3.通過數學文化的閱讀,拓展學生的財經素養(yǎng)
隨著我國對于學生財經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愈加重視,在小學數學教材中對于財經知識的涉及內容也更多[2]。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中,相關教師要指導學生對財經知識的內容進行認真的閱讀,拓展學生的財經素養(yǎng)。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一年級下冊中,包含著《認識人民幣》的教學,其中對于我國自建國以來發(fā)行的五套人民幣進行了介紹。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對相關內容進行閱讀,并在網絡上對相應的知識點進行查閱,結合人民幣真?zhèn)蔚谋鎰e,對學生財經素養(yǎng)進行拓展性的培養(yǎng)。
三、財經素養(yǎng)與小學數學思維教學的結合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將財經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小學數學思維教學進行有機的融合,推動兩者共同發(fā)展。教師要認識到,財經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最終要落實到實際的應用,而這與小學數學思維教學的目標相契合。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堅持財經素養(yǎng)教育“為數學思維而教”的原則,推動財經素養(yǎng)與數學思維共同發(fā)展。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多種教學方式,包括循序漸進教學、滲透融合教學以及活動實踐的方式完成對學生財經素養(yǎng)與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其中,融合教學是一項最為重要的教學方式,通過利用社會熱點事件作為教學的輔助素材,能夠讓學生認識到“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的思想,結合活動實踐,能夠對學生的財經能力以及具體的使用能力進行提升。
另外,小組合作與探究式學習也是財經素養(yǎng)與小學數學思維的結合教學的策略。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能夠提升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并增加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提高了學生團隊合作意識;而利用探究式學習的方式,能夠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對于自身實際進行聯想與結合,加強學生對相關概念理解的同時,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完成了對學生財經素養(yǎng)與數學思維的共同培養(yǎng)。
結語
綜上所述,在財經素養(yǎng)視角下,小學數學教學要更加重視學生財經素養(yǎng)與數學思維的聯合培養(yǎng),在實際的教學中,要將兩者進行有機的融合。通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挖掘教材中的財經知識、側重實踐與綜合教育、數學文化的閱讀,實現了學生財經能力的培養(yǎng)、提升與拓展,結合循序漸進教學、滲透融合教學、活動實踐、小組合作與探究式學習,完成了對學生財經素養(yǎng)與數學思維的共同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朱華卉.小學生財經素養(yǎng)評價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
[2]常星星.基于兒童認知理論的小學生財經素養(yǎng)教育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
曹南(1993.01—),女,籍貫:四川樂山人,學歷:本科,畢業(yè)于內江師范學院;現有職稱:小學一級;研究方向: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