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露邊??
摘 要:更多地反思忽視兒童的教學行為。嘗試著從小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敏銳地發(fā)現(xiàn)這個非常好的引導學生進行課內(nèi)外閱讀的良機。從側重引導學生進行有效性閱讀入手,想方設法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有效性。幫助學生解決的是“讀什么”和“怎么讀”的思想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兒童文學的深層次閱讀,受到良好的閱讀教育。
關鍵詞:小學生;兒童文學;閱讀指導;方法;探究;提高
在小學語文課文中,兒童文學應該是最受歡迎的課文了。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不少的孩子一接到新課本,首先做的事情就是翻看課本中的目錄,把里面的兒童文學篇目找出來,仔仔細細地把課文閱讀一遍,恨不得課本里的每一篇課文都是兒童文學作品。兒童文學之所以深受小學生歡迎的原因就在于它符合兒童的心理發(fā)展特點,能夠滿足他們喜歡新奇、刺激、想象獨特的心理需要。所以說,每當遇到兒童文學教學任務的時候,小學生總是特別期待,滿懷欣喜的。
在現(xiàn)實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絕大多數(shù)的語文教師都不會對兒童文學的教學投入過多的時間精力,更多的只是組織學生進行課內(nèi)自讀罷了。這其中的原因有許許多多。但是不管出于什么樣的原因,我們都是能夠察覺到小學生對于這樣的結局是很失望的甚至是對語文老師心生怨言的。針對這種現(xiàn)狀,我們語文教師其實應該更多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嘗試著從小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敏銳地發(fā)現(xiàn)這個非常好的引導學生進行課內(nèi)外閱讀的良機。從側重引導學生進行有效性閱讀入手,想方設法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有效性,以此作為學生進行高效閱讀的突破,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
不可否認的是,小學生在閱讀兒童文學作品的過程中有不少是抱著獵奇的心理的。很多時候,他們只是滿足于閱讀之后的哈哈一笑,卻沒能更深入地去思考作品背后深層的東西。所以說,小學語文教師要想解決小學生在閱讀兒童文學作品過程中淺嘗輒止,不作深究的不良閱讀行為,首先要幫助學生解決的是“讀什么”和“怎么讀”的思想問題。只有小學生解決了這兩個思想問題,他們才能很好地去進行深層次的閱讀,受到良好的閱讀教育。
一、 兒童文學“讀什么”
因為兒童文學的受眾對象是生活經(jīng)驗還不夠豐富、文化知識還不夠深厚的少年兒童的原因,兒童文學作家都會注意在語言表述上作簡單的處理,盡可能地使得兒童文學作品文字淺顯、通俗易懂。因此,我們可以確定,少年兒童在閱讀兒童文學作品的時候是不會遇到太多的閱讀障礙的。但是是不是說我們就可以放手讓學生自由閱讀,教師可以不加任何教學上的指導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這是因為每一個人閱讀的過程都是不一樣的,個人的興趣往往會決定了他們的閱讀方向并最終決定了他的閱讀所得,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個性化閱讀成果。
個人個性化閱讀的成果當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們要注意到個性化的閱讀成果還是要建立在共性的閱讀成果之上的。因為只有學生完成了共性的閱讀,關注到了本篇兒童文學作品之所以打動人心,給人予何種程度、何種類型的教育意義的基礎上,閱讀者才能有效地進行進一步的閱讀并在此基礎上獲得自己獨特的體會與感悟。因此,脫離了共性閱讀的個性化閱讀很有可能是有偏差的甚至是錯誤的。所以,我們通常要求語文教師要做好對學生閱讀兒童文學作品的共性閱讀指導,幫助學生打好閱讀的基礎,為他們的個性化閱讀創(chuàng)造條件。
那么,少年兒童在閱讀兒童文學作品時要讀些什么東西呢?一般情況下,語文教師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讀物的質量,要求兒童文學作品要是內(nèi)容健康、積極向上的,然后再考慮到符合學生年齡階段心理特點的因素??梢愿鶕?jù)不同的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相應的諸如歷史、人文、探險、科幻、戰(zhàn)爭、旅游等等題材的作品。其次,在指導學生進行閱讀的進程中,要引導學生通過環(huán)境描寫來獲取更多的社會、自然信息,為分析主人公的生活環(huán)境與思想性格的形成作充分的準備;還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故事情節(jié)來理清文章的脈絡,清楚地勾畫出主人公的生活軌跡,從中分析其性格品質;特別是要注意通過人物描寫手法來著重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此外,對于作品中表現(xiàn)出來的優(yōu)秀的表現(xiàn)手法甚至是好詞好句都要注意引導學生加以關注、學習。因為這些東西都是和語文基本能力的訓練培養(yǎng)息息相關的。當然了,根據(jù)不同類型的兒童文學作品,語文教師可以根據(jù)具體的特點提出相應的閱讀要求。
二、 兒童文學“怎么讀”
明確了閱讀任務,小學語文教師還要教給學生相應的閱讀兒童文學作品的方法和技巧,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解決兒童文學“怎么讀”的問題。因為只有解決了這個技術上的問題,小學生才能在有限的時間里提高閱讀的效率,獲得預期的閱讀成果。否則的話,學生只能是在單位時間里信馬由韁的閱讀,閱讀的指向性不明,閱讀效果當然也就無法得到保證。
在明確了閱讀任務之后,小學語文教師其實可以像通常指導學生進行其他文體閱讀的方法一般通過以下兩種方法來指導他們進行有目的閱讀:其一是略讀法。所謂略讀法其實就是要求學生在指定的不長的時間里完成對兒童文學作品的通讀,要求他們不一定對一些閱讀細節(jié)進行關注掌握,只要求他們掃清文字障礙,對文章大意有個大致把握即可;其二是精讀法。就是要求學生對于某個章節(jié)或是某個方面的內(nèi)容進行重點關注,要求讀出作家所要表達的深層意義并且有著自己獨特的感受體會。需要注意的是,略讀法通常是和精讀法聯(lián)系起來使用的,這其中有著節(jié)約閱讀時間和使得閱讀更具有針對性的原因。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做好相應的批畫圈點,及時記錄下閱讀過程中的一些轉瞬即逝的認知和靈感。這樣的話,就可以達到既保證閱讀注意力,又可以保證閱讀質量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田國英.小學兒童文學教學研究[J].讀寫算,2014.
[2]范麗萍.淺談《兒童文學》教學中的內(nèi)容改革[J].亞太教育,2015.
[3]佘靈春.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5.
作者簡介:
董露邊,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靖城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