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
摘 要:小學美術作為一門培養(yǎng)孩子興趣的學科,能夠加強學生對世界的認知,促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將從小學美術教學對學生的影響、小學美術教學的特點以及小學美術教學方法三個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特點;教學方法
一、小學美術教學對學生的影響
1.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學生的教學也受到了廣泛重視。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倡導學生學習一些技能,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小學美術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美術能力的一門課程,學生可以通過小學美術教學接觸到美術,學習美術,通過老師的正確引導來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讓美術融入學生的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精神。
2.加強學生對世界的認知
藝術源于生活,美術同樣也源于生活。學生學習美術可以提高自身對世界的認知。小學生在學習美術的同時可以將生活中的東西用美術的形式繪畫出來,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小學生發(fā)現(xiàn)世界的美,可以使小學生通過藝術的形式來認知世界。美術作品表現(xiàn)著畫家對生活的感觸,每一個畫家在繪畫的時候一定是加入了自己對世界的認知,才能讓作品更加生動,更加貼合實際,讓作品能夠具有內涵,使人們在欣賞作品的時候能夠體會到畫家的心境。所以小學美術教學可以加強學生對世界的認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3.有助于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
學生的價值觀應該從小培養(yǎng),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小學美術教學可以通過對學生藝術的培養(yǎng),讓小學生具有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讓學生發(fā)現(xiàn)世界上的善良,使自己的內心更加純潔。小學美術教學能夠讓學生在藝術中認知世界,用藝術的角度來看待事情,發(fā)現(xiàn)世界上的美,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幫助,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避免學生走上歪路。
二、小學美術教學的特點
1.內容廣泛
小學美術教學是利用一些美術書籍對學生進行一系列的美術教學,讓學生能夠大概了解美術,這些書籍內容廣泛,不具有針對性,因為只有當學生的美術水平達到一定程度才能夠進行針對性的培養(yǎng),而小學美術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一門課程,它需要的是讓學生能夠粗略地理解美術,對美術有一個概念上的認知,了解美術的形式。小學美術教學是針對小學生的一門課程,小學生對世界的認知正處在提升階段,所以內容廣泛的小學美術教學更容易讓小學生接受,能夠使學生對美術知識有一個全面的認知,引起學生的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
2.簡單易懂
小學美術教學一定要簡單易懂,因為小學美術教學是針對小學生的一門課程,而小學生很難理解一些復雜的知識,所以小學美術教學越簡單越好。小學美術教學不需要對美術進行深刻的分析,只需要對美術進行大概的理解,讓小學生能夠明白美術的宗旨,用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美術。
3.側重培養(yǎng)學生素質
教師的職責是育人,不但要給學生傳播知識,還要教導學生如何做人。我國倡導德、智、體全面發(fā)展,而德是排在第一位的,所以教師在教導學生的時候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德,小學美術教學也不例外。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美術教學時,會從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體現(xiàn)高素質的行為中舉例,引導小學生進行繪畫,并且會教育學生應該學習哪一些高素質的行為。
三、小學美術教學的教學方法
1.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
新時代下,我國科技發(fā)展迅速,科技產品已經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利用一些科技產品對學生進行教育是很有幫助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側重于文字形式教學,學生很難理解。科學研究表明,人們對圖片的理解要比對文字的理解效率高很多,所以小學美術教學應該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教師可以自己制作課件,在課件中多添加一些圖片,讓小學生更加容易理解,還可以從網上找一些動漫片段讓學生進行臨摹,吸引學生的興趣。
2.加強學生實踐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小學美術教學中也應該多添加一些實踐活動。光靠老師講,學生的繪畫能力是得不到很大的提高的,所以教師在給學生傳播一定的美術知識,讓學生有一定的繪畫基礎后,應該多組織學生進行一些實踐活動,選擇一些景色優(yōu)美的地方,組織小學生進行景色繪畫,鼓勵學生進行探討,交流自己的心得,讓小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繪畫能力,并且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地方也能夠放松小學生的心情,陶冶小學生的情操。
3.讓學生作為主體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老師講學生聽,在學生聽完老師講的內容后進行繪畫,就像是老板下達一項任務之后,員工去完成一樣,這種教學方法不適合小學生,因為小學生正是培養(yǎng)性格的最好時期,“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就是這個意思,此時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意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師應該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上,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教師作為學生的輔助,給學生提一些意見,只有當學生自己去思考的時候,才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且學生自己想的東西能夠讓學生在做的時候更加有動力,能夠提高教學效率,所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當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動手,提高學生的能力。
參考文獻:
孫遜.探索小學美術雙語教學的有效方法[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0(1).
編輯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