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麗 劉素青 曾志萍
【摘要】 目的:分析學生標準化患者在醫(yī)學本科生綜合技能訓練考核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醫(yī)學院12級1 263名醫(yī)學生為對照組,另選取本醫(yī)學院13級993名醫(yī)學生為觀察組。對照組采取傳統(tǒng)+臨床實踐教學法和考核法,觀察組采取標準化患者教學法和考核法。比較兩組臨床技能及其他變量考核成績。結果:觀察組醫(yī)患溝通、病案分析、病歷書寫、系統(tǒng)體檢、病史采集考核成績分別為(86.69±3.32)、(85.52±3.12)、(86.45±3.10)、(87.59±2.12)、(86.63±2.26)分,均高于對照組的(72.25±2.26)、(74.10±2.13)、(75.20±2.16)、(73.63±2.12)、(75.20±1.16)分,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鑒別診斷、輔助檢查、檢查熟練度、手法規(guī)范、人文關懷、主訴考核成績分別為(86.63±3.32)、(88.12±1.24)、(85.55±2.10)、(84.42±2.12)、(86.32±2.13)、(85.22±1.10)分,均高于對照組的(76.63±2.25)、(75.52±1.16)、(74.25±2.16)、(74.10±1.19)、(73.36±2.16)、(72.20±1.10)分,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學生標準化患者在醫(yī)學本科生綜合技能訓練考核中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醫(yī)學生綜合技能訓練成果。
【關鍵詞】 綜合技能訓練考核; 標準化患者; 醫(yī)學本科生; 考核成績; 應用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student standardized patients in comprehensive skill training of medical undergraduates.Method:A total of 1 263 medical students of grade 12 from February 2016 to February 2018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and 993 medical students of grade 13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raditional+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 and assessment method,and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standardized patient teaching method and assessment method.The clinical skills and other variables examination result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scores of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medical record analysis,medical record writing,systematic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medical history collec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86.69±3.32),(85.52±3.12),(86.45±3.10),(87.59±2.12),(86.63±2.26) points respectively,they were all higher than(72.25±2.26),(74.10±2.13),(75.20±2.16),(73.63±2.12),(75.20±1.16) points i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scores of differential diagnosis,auxiliary examination,proficiency in examination,standardized technique,humanistic care and chief complaint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86.63±3.32),(88.12±1.24),(85.55±2.10),(84.42±2.12),(86.32±2.13),(85.22±1.10) points respectively,they were all higher than(76.63±2.25),(75.52±1.16),(74.25±2.16),(74.10±1.19),(73.36±2.16),(72.20±1.10) points i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Students'standardized patients have certain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assessment of comprehensive skills training for medical undergraduates,and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results of comprehensive skills training for medical students.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skill training examination; Standardized patients; Medical undergraduate students; Examination results; Application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annan Medical College,Ganzhou 341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31.037
學生“標準化患者”(模擬患者)指的是剛開始進校的大一、大二醫(yī)學生,即低年級學生,在其中挑選出部分,經(jīng)過教研室培訓、考核通過后才可作為標準化患者,能夠對實際患者的病史、體征、癥狀加以準確模仿[1],同時具備指導者、評估者以及被檢查者3種能力,標準化患者這一概念首次提出時間是1968年(美國)[2],隨后逐漸應用在醫(yī)學院技能認證、課程評估及臨床教學中,不但可以訓練學生的模仿能力,而且有身臨其境的感覺[3],應用在醫(yī)學生綜合技能訓練考核當中,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在各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改正,提高技術水平[4]。本文為了分析學生標準化患者在醫(yī)學本科生綜合技能訓練考核中的應用價值,將本院校兩年的技能考核結果進行對比,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醫(yī)學院12級1 263名醫(yī)學生為對照組,另選取本醫(yī)學院13級993名醫(yī)學生為觀察組,研究對象均知情本次研究內容并同意加入其中。(1)納入標準:精神狀態(tài)正常;無曠課等嚴重違紀行為;嚴格遵守考核紀律;均能夠積極參與本次研究,均是自愿參與。(2)排除標準:考核過程中出現(xiàn)作弊等不良行為。
1.2 方法
1.2.1 觀察組 采取標準化患者教學法和考核法。從本組選出符合要求的30名標準化患者,實施標準化患者教學法。每名醫(yī)學生至少用標準化患者訓練臨床技能一次,包括問診訓練、體檢訓練等,熟悉問診內容,掌握問診技巧,提前設計訓練內容,對訓練期間遇到的特殊問題加以指導和幫助,體會醫(yī)患之間的微妙關系,標準化患者比較扮演病種對應的評分量表、學生實際詢問到的內容,找出病史采集過程中的遺漏項目,并且及時反饋給學生,同時指出其在醫(yī)患交流過程中的不當之處,在體檢訓練時,需要設計體檢技巧和內容兩大方面,結合教學大綱中提高的體檢基本項目,保證標準且規(guī)范化,標準化患者結合自身被檢查時的體會和感覺,對檢查者手法加以評斷,同時查明是否有遺漏的體檢項目未完成,將學生查體期間的不足之處進行反饋,作為重點訓練內容,重復進行,持續(xù)改進??己朔椒ǎ涸诳己诉^程中合理應用標準化患者,實施多站點考核方法,各站點考核內容包括體檢、病史采集、化驗結果的解釋、給出診斷結果等,以標準化患者為對象來采集病史,并且完成體格檢查,采集病史時間控制在10 min之內,體格檢查時間不得超過5 min。在考核病史采集技能方面,由標準化患者主訴不同病例,接受考核的學生據(jù)此來收集資料,采集全面性的病史,考核教師與標準化患者一同結合對應病種評分表來評價問診學生的考核情況,不但有量化條目(直接評分),并且還包括多種非量化條目(等級分數(shù)評分法)[5],如臨床思維能力、態(tài)度行為舉止、溝通表達能力等。在體格檢查考核中,要求學生在5 min內對標準化患者完成體格檢查,同樣由考核教師和標準化患者依據(jù)量表來評分,除了基本考核條目外,還包括查體時的動作力度、規(guī)范性、查體前是否暖手和洗手以及有無重點查體內容。
1.2.2 對照組 采取傳統(tǒng)+臨床實踐教學法和考核法。將本組學生按照每組4名或5名的比例分成若干個小組,展開小組學習模式,結合教學大綱擬定查體條目,模擬病史采集流程,自主學習臨床體驗,利用計算機模擬視聽軟件、仿真人體模型等工具來模擬臨床實踐,訓練綜合技能??己朔椒ǎ河山M內學生扮演仿真患者、醫(yī)師兩個角色,完成體格檢查、病史采集等項目。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臨床技能考核結果、其他變量考核結果。對照組在2017年4月30日-5月1日、觀察組在2018年4月30日-5月1日對本組醫(yī)學生的綜合技能訓練結果進行考核,其中臨床技能考核評分包括醫(yī)患溝通、病案分析、病歷書寫、系統(tǒng)體檢、病史采集,其他變量考核評分包括鑒別診斷、檢查熟練度、手法規(guī)范、人文關懷、主訴,將兩位考核者的平均分作為最終的考核分數(shù),各考核項目分值均為0~100分[6-7],以高分為優(yōu)勢。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 20.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 觀察組男596名,女397名;年齡18~23歲,平均(22.15±1.10)歲。對照組男712名,女551名;年齡18~24歲,平均(22.20±1.15)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臨床技能考核成績比較 觀察組學生的醫(yī)患溝通、病案分析、病歷書寫、系統(tǒng)檢查以及病史采集五個臨床技能考核成績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其他變量考核成績比較 觀察組學生在疾病鑒別診斷、輔助檢查、檢查熟練度、手法規(guī)范、人文關懷以及主訴成績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醫(yī)學是需要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的復雜性學科,大多數(shù)醫(yī)學院都采取五年制,主要是由于醫(yī)學生需要學習的專業(yè)知識較多[8-9],涉及醫(yī)學倫理學、生物醫(yī)學、社會科學等,在掌握基礎技能外,溝通能力等方面也需要重視教育[10-11]。傳統(tǒng)教學在問診方面一般只涉及現(xiàn)病史、主訴等概念,缺少問診實際技巧,并且在醫(yī)患溝通方面也缺少訓練[12-14]。
目前,我國大部分臨床醫(yī)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差,尤其是在信息管理、溝通技能、團隊協(xié)作及批判性思維等相關領域。臨床教學作為培養(yǎng)醫(yī)學人才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如何積極提高臨床教學質量作為目前醫(yī)學教育面臨的主要課題。在醫(yī)學本科生綜合技能訓練考核中展開標準化患者教學法和考核法作為拓展是臨床教學的發(fā)展趨勢,其中發(fā)展醫(yī)學模擬教學為臨床教學的客觀要求。標準化患者教學法和考核法可縮短臨床帶教老師在實驗教學和臨床實踐間的距離,進而提升教學效果,促進臨床教學的進步。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學生的醫(yī)患溝通、病案分析、病歷書寫、系統(tǒng)檢查以及病史采集五個臨床技能考核成績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學生在疾病鑒別診斷、輔助檢查、檢查熟練度、手法規(guī)范、人文關懷以及主訴成績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應用學生標準化患者,學生滿意度高,學生認為這種考核方式效果較好,有利于自身綜合能力的提高,故而考核成績較好。學生標準化患者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能夠為醫(yī)學生標準化病史采集和其他方面訓練提供幫助,并且參與技能考核評分中,面對標準化患者,可以獲得與教師指導不同的感受[15-17],能夠更加準確掌握臨床問題。標準化患者通過逼真模擬臨床就診環(huán)境以及實際病例的模式,為學生完成體格檢查、病史采集提供支持,結合量表指出操作過程中遺漏的事項以及不足之處,讓學生在學院中也可接觸到“真正的患者”,訓練醫(yī)患溝通技巧,不僅如此,標準化患者還有助于監(jiān)督學生操作狀況,在臨床思維能力、態(tài)度行為舉止、溝通表達能力等非量化評估項目中(筆試無法評估的項目),標準化患者可作為評估者,客觀分析問題,給出評估結果[18-21]。在教學過程中開展標準化患者教學法和考核法可及時反饋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而將技能培訓的內容逐漸的分解簡化,使得醫(yī)學生能夠較好地了解每一步操作重點,同時可借助高清的攝像技術對學生的詳細的操作過程進行記錄,及時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且展開積極有效的討論,交流出解決問題的相關措施,加深學生的記憶,在提高理論知識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實踐能力,從而為臨床上培養(yǎng)出大量的優(yōu)秀人才,積極的促進醫(yī)院的和諧發(fā)展,樹立良好的醫(yī)院形象等。
綜上所述,學生標準化患者在醫(yī)學本科生綜合技能訓練考核中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醫(yī)學生綜合技能訓練成果。
參考文獻
[1]王金霞,吳晶,范琳琳.標準化病人結合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在健康評估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7,34(4):99-103.
[2]鈕林霞.教師標準化病人在應用于外科護理實踐教學中的價值探討[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7,23(1):142-145.
[3]白蕊,陳文輝,李雙蕾,等.PBL與“標準化病人”相結合模式在中醫(yī)內分泌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7,28(5):1221-1222.
[4]李曉婷,呂璐.簡易標準化病人應用于本科醫(yī)學生臨床實踐教學探討[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7,35(10):51-52.
[5]涂麗霞,汪婷,鄒晶瑩,等.學生標準化病人在護理大專生綜合技能訓練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7,17(7):490-492.
[6]劉芳,黃麗群,馬艷艷.學生標準化病人在基礎護理技能三站式考核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7,35(9):79-80.
[7]姚秀鈺,秦雪蓮,繩宇,等.同步臨床實踐合并標準化病人考核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技能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護理學報,2017,24(13):33-36.
[8]范柳笛,張巖,郭小慧.標準化病人應用于醫(yī)學專科院校診斷學教學及考核中的調查分析[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7,15(1):41-43.
[9]宋麥芬,薛茜,王曼,等.標準化病人在南洋理工大學雙學位留學生診斷學教學中的研究探討[J].中醫(yī)教育,2016,35(6):75-77.
[10]王鳳華,石統(tǒng)昆,謝宏,等.標準化病人在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生溝通能力評價的應用研究[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10):1392-1393.
[11]萬文慧,鄭玉,劉力戈.標準化病人應用于醫(yī)學留學生畢業(yè)實習考核中的實踐[J].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17,30(3):297-299.
[12]陳愷,馬秉福,李瑞豐.應用標準化病人對醫(yī)學生醫(yī)師職業(yè)精神的評測方法初探[J].醫(yī)學與哲學,2016,37(11):37-40.
[13]金華,成濤.學生標準化病人應用于人文護理課程教學的效果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8,47(8):1137-1140.
[14]郭小蘭,姚潔,王萍麗,等.應用學生標準化病人對護生護患溝通技能的影響[J].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16,29(1):136-138.
[15]劉暢,張瑩瑩,張海龍,等.學生標準化患者在中醫(yī)外科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17,24(3):117-120.
[16]許靈芝,張繼興,左紅英.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在獨立學院護理本科生崗前培訓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66):184-185.
[17]李偉嘉,梁正忠,張晉,等.SSP/OSCE對非臨床醫(yī)學生外科臨床技能評估的應用效果調查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26(3):180-181.
[18]陳愷,馬秉福,李瑞豐.應用標準化病人對醫(yī)學生醫(yī)師職業(yè)精神的評測方法初探[J].醫(yī)學與哲學,2016,37(11):37-40.
[19]徐蓓莉,黃一沁,張艷,等.情境模擬和行為糾正教學在醫(yī)學本科生人文實踐技能培訓中的探索[J].中華醫(y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5,14(11):1125-1129.
[20]李華,劉陽,黎一鳴,等.學生標準化病人在醫(yī)學教學中應用效果的系統(tǒng)評價[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12):13-15.
[21]何建明,胡可錦,徐敬湘,等.標準化操作規(guī)程(SOP)在地方醫(yī)學院校外科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y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6,15(12):1233-1238.
(收稿日期:2018-09-11) (本文編輯: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