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戎
摘 要:高效美術課堂是以最小的教學和學習投入獲得最大學習效益的課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構,互動激發(fā),高效生成,愉悅共享”。為美術教學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
關鍵詞:高效 準備 示范 生活 微課
學生認識美術主要是依賴視覺的直覺感知來完成,要感受美術的美,就必須投入到美術中去。在實踐操作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高效美術課堂是以最小的教學和學習投入獲得最大學習效益的課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構,互動激發(fā),高效生成,愉悅共享”。在美術教學中為了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新課程強調:美術教育是以愉悅學生的感受和使其積極體驗、參與為出發(fā)點,以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為目的的基礎素質教育。而樂觀使人充滿朝氣、生機勃勃,是人不可缺少的健康心態(tài)。作為教師,除了教學生學習知識以外,還要培養(yǎng)學生樂觀的品質,讓他們對學習和生活充滿自信。為了使所有學生能充分領悟美術的無窮魅力,在美術教學中,具體探究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課前準備,是高效美術課堂的基礎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彼陨厦佬g課工具很重要,必須在課前要求學生認真準備。然而在現實教學中,往往有一些同學不能把工具準備齊全,為了保證美術課教學任務圓滿完成,創(chuàng)建高效的課堂,人人積極參與,就必須人人有合適的工具材料。今年我在教學中采取了積分的方式,課前有小組長登記,工具準備齊全的記十分,沒有的記零分,準備一部分的記五分,將美術成績由工具材料準備,課中表現和作業(yè)成績結合起來,并且當天公布工具材料準備情況。同時每節(jié)課采取小組比賽,凡是沒有工具的在小組里一人一次扣除五分,每節(jié)課做好記錄,把學習優(yōu)勝小組的成績也和工具材料準備情況結合起來。課前準備除了工具材料的準備,還包括課前收集資料,同樣進行登記。通過建立積分登記制度,學生準備工具材料越來越齊全,齊全的工具材料為每一位學生積極投入美術學習提供了保障。
二、細致示范,是高校美術課堂的導航
美術教學具有形象性和操作性特點,“演示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材料,加強書本與實踐的聯(lián)系,更好的理解各種原理、法則的正確性”。教師演示是課堂中學生直面作品的有效導航。學生通過欣賞,思維處在亢奮狀態(tài)。教師演示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教師的設計創(chuàng)作方式,也有利于幫助學生整理思路,實現構思與創(chuàng)作的無縫對接。
新課程標準指出:“美術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通過美術課程,學生了解人類文化的豐富性,在廣泛的文化情景中認識美術的特征、美術的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特貢獻,并逐步形成熱愛祖國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的價值觀?!庇泻芏嗝佬g老師誤以為美術課程中不必注重技能,很多本需要教師示范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往往不愿意示范,擔心示范給學生約束,其實教師精彩的示范,往往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以積極的情感投入到學習中。在《自畫像》一課,課前我對這鏡子畫了一張自畫像,走進教師對同學們說:“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張畫,看看畫的是誰呀?”學生一眼看出,接著我趁機說:“同學們知道這張畫是怎么畫的嗎?”“是老師對著鏡子自己畫的畫像,叫自畫像。同學們想不想畫一張自畫像呢?”于是引出課題隨機板書。在課中引導學生觀察怎樣在紙上畫時又直接找班里的一名模特兒,教師現場示范,講授構圖要點,畫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畫像。學生一邊看,一邊驚嘆著老師的技藝,“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師示范非常細致,基本步驟清晰可見。學生大膽落筆,勾畫頭型、發(fā)型、五官、衣服,并進行細節(jié)描畫,畫出了非常生動的自畫像。教師的細致示范是高效課堂中的導航,作業(yè)效果非常好。
三、融與生活,是高效美術課堂的延伸
生活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唯一源泉。法國羅丹曾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泵佬g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要把學到的運用于生活,它可以幫我們美化生活。
所以,要將學生的作業(yè)發(fā)揮最大效用,可以更好的激發(fā)學生保持對美術學習的滿腔熱情。每個學期舉辦一次優(yōu)秀美術作品展覽,讓孩子們明白作品裝飾生活所看到的“美”。展覽過后我把優(yōu)秀作品作為學校廊畫進行裝飾,或者稍加修改參加各級比賽,及時的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創(chuàng)作。另外,我校還專門開辟了一個“神韻靈州勞動創(chuàng)造美展廳”。在各類器物上進行裝飾,力求多參差、立體化創(chuàng)意元素,讓優(yōu)秀作業(yè)成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服務生活,通過多元化的展示方式來讓學生感受成功,收獲喜悅。
四、運用微課程、課件是高效美術課堂的升華
當美術教材中出現重點、難點,需要學生探索理解、主動掌握,而學生“啟而不發(fā)”、“思維受阻”時,教師可借助電教媒體、微課、課件,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再現情境,把教材、教師所講和學生的思維融在一起,幫助學生使其受阻思維順暢發(fā)展,達成對事物深刻理解,突破學生的思維定勢,進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增強理解效果。
微課程、課件的有效運用,化難為易,更加增強了學生自主探索的信心。學生認為微課程提高了美術學習的興趣,信息技術圖文并茂、豐富多彩的知識表現形式,極大地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學生借助信息技術通過自主探究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成為學習資源的擁有者和選擇者,成為積極的合作者,成為平等的參與者。教師則由原來的主宰者轉變成教學活動的平等參與者、指導者、信息資源的設計者與管理者,同時為了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教師也是學習者與研究者,師生關系更趨平等、寬容與和諧,在平等交互中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從而實現了教學方式的轉變。從而升華了高效美術課堂。
參考文獻
[1]小學美術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張亞民.新課程(小學).2014(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