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暉
(晉城市中等專業(yè)學校,山西 晉城 048000)
德育教學是中專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著學校教育的基本目的,貫穿德、智、體、美、勞教育實踐的各個方面,統(tǒng)領著整個學校的教育。尤其對于在校中專生來說,德育教學,對他們的健康成長起著導向、動力和保證的作用。但是反觀我們的教學實踐,學生們似乎對德育課不感興趣,在上德育課的時候,昏昏欲睡,老師只好強制教學。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只會扼殺學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學生對德育課不感興趣,那德育課的教學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如何在我們的課德育課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
中專學校的學生大多是因為中考成績低,上不了普通高中而上的中專。這部分學生在初中就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自律性很差,基礎差。這種“得過且過”的思想,在上了中專之后,仍會延續(xù)。除了學習成績差,中專生中思想品德不好的學生也占不少。打架斗毆,抽煙酗酒等不良習慣都沾染不少。對于這種學生,你跟他們講品德,講素養(yǎng),他們會從內心產生抵制情緒,認為老師講的太“假大空”。
中專學校的學生大多數來自于農村,父母親文化程度不高,對孩子品行的養(yǎng)成處于長期忽視狀態(tài)。有的父母自身品行就存在問題,父母的不好行為,在長期的家庭生活中,對孩子已經產生了影響。
一方面,德育教師的選拔任用太過隨意。有些人認為,德育課誰都可以教。其他學科不行的老師可以教;非政教專業(yè)畢業(yè)的領導可以教;甚至對政教專業(yè)不通的理科教師也可以教。任課教師的不專業(yè)性,直接導致在德育課上空洞的說教,嚴肅的批評,照本宣科,死記硬背的問題的出現。
另一方面,德育教師在思想上并未認識到德育課的重要性。他們覺得德育課不比專業(yè)課,在學生找工作的時候,并不能起到幫助作用。這種觀念的存在,使得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產生敷衍情緒,只是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教學,空談課本上的大道理,不將理論聯系實際,課堂教學效果很不理想。
如何激發(fā)學生在德育課上的學習興趣,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
在教育教學中,有這樣的一個規(guī)律:如果一個老師受學生歡迎,師生感情好,那么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的時候,學習勁頭就很足,教學效果就很好;反之教學質量就很差,這就是教育中的“情感效應”。
其實,“情感效應”在教學中發(fā)揮的作用不能理解。學生喜歡老師在心理距離上就會縮短,在上課的時候,老師講的,學生愿意聽,喜歡聽,老師的情緒感染了學生,師生之間會產生一種教學中的默契。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了,教學質量自然提高了。反之,學生不喜歡老師,學生和老師會產生一種心理上的隔閡,盡管老師口若懸河,但學生一字未聽。一旦學生對老師產生這種厭煩的抵觸情緒,那無論這個老師水平再高,也收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積極利用師生之間這種良性的“情感效應”,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
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內心認識到,德育課并不是空洞的說教,那么我們必須讓德育課走進生活,讓學生覺得德育課并不遙遠,它對于我們的生活非常有用。在德育教學中,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對現實中的問題不回避。比如:中專學生要不要具備科學的世界觀?要不要懂得客觀經濟規(guī)律?針對這些問題,我不會馬上給出結論,而是讓學生開展討論,通過聯系實際,準備案例,準備辯論,學生在討論中得到正確的結論。這會大大激發(fā)學生學習德語課的興趣和熱情。
德育課最省事的方法就是照本宣科,考試時把重點畫畫,要求學生死記硬背。這種方法只會讓學生聽而生厭,聽而欲睡。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運用靈活多樣的方法,采用不拘一格的形式來進行教學,不要一味的照本宣科,平鋪直敘。在德育教學中,討論法,讀書指導法,專題演講,辯論會,社會調查,寫小論文等,都是不錯的方法,也可以借助錄像電影等多媒體教學手段來豐富教學過程。
課堂上,教師要運用合適的教言教語來開展教學活動。這個“合適”不僅是指語言表達的準確精煉,更是指語言的生動形象,風趣幽默。老師在講課時不能語言太過隨意。像“啊、嗯、呀、這個、那個”等詞語不能使用的太過頻繁,也就是說要避免“口頭禪”。這種口頭禪式的詞語會使學生產生疲勞感、厭惡感,會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處理一個知識點時,如果教師能做到抑揚頓挫,松弛有度,該激昂時激昂,該輕快是輕快,該低沉時低沉,該嚴肅時嚴肅,那何愁抓不住學生的注意力?何愁與學生達不成共鳴?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入門的向導。如果我們每一堂課都能積極調動學生的興趣,那么學生在知識,能力,覺悟等方面何愁沒有大的提高。
[1]丁麗.把握課改契機提高中職德育課學習興趣[J].江蘇教育(職業(yè)教育),2014(1).
[2]王福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德育課教學質量[J].信息化教學模式,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