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繼和
摘 要: 教師首先應擺正與學生的關系,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用自己的愛打造最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和諧課堂,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語文老師的重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在美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把握文中涓涓不息的感情激流,領悟字里行間跳動的感情脈搏。
關鍵詞: 語文教學 情感教育 教學應用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動而辭發(fā),情動而理易明。學生的語文學習是從情感激發(fā)開始的,以情感體驗貫穿全過程,并以情感的積淀作為最終目標。小學階段是學生世界觀的養(yǎng)成階段,要特別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在教學活動中應充分開發(fā)利用情感因素,拓展學生的精神空間。將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融入積極、愉悅的情感氛圍中,語文教學不失為一方沃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采用多種有效的手段實施情感教學,從而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情感。
一、熱愛學生,營造情感氛圍
對于教師而言,愛不應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而應該是教育的前提,所有的教育都必須建立在愛的基礎上。沒有愛,教育就無法實施;有了愛,教師才能與學生平等相處,才能真正實現(xiàn)師生間的心心相通、心心互換。因此,要讓學生愉快地接受所傳授的知識或做人的原則,教師首先應擺正與學生的關系,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用自己的愛打造最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和諧課堂,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課堂上不同的情感教學方式會帶給學生和諧而美好的溫暖,也會給他們的人生之路打下好的基礎。教師的愛就像滴滴雨露,滋潤著學生的心田。教師對學生理解、尊重、信任,就能通過自己的情感感染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語文課堂教學是實施情感教育的最佳渠道。要真正實施情感教育,不僅需要教師從審美的角度把握和領會教材,靈活地組織教學,而且需要教師用充滿激情的講授叩擊學生的心扉,撥動學生的情弦。要營造良好的情感氛圍,讓學生處在“我要學”的狀態(tài)下愉悅地學習,而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他特定寫作背景和寫作目的的影響下的特定情感的表達。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chǎn)生的。作者描繪情境是為了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抒發(fā)情感,增強藝術效果,而教師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正是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進入情境。上課導語的設計要從情感出發(fā),以情感作為敲門磚,以情擊情,才能叩擊心靈。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會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產(chǎn)生期待,撥動學生的心弦,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而審美能力的提高標志著學生的思想感情已經(jīng)得到升華。
二、吃透教材,挖掘情感因素
教材是課堂教學進行情感傳遞的重要載體,凝結(jié)了前人的智慧和心血,不僅向?qū)W生傳遞了知識信息,而且蘊藏著豐富的情感因素,如自然之美、社會之美、人生之美等。語文老師的重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在美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把握文中涓涓不息的感情激流,領悟字里行間跳動著的感情脈搏。因此,教師在鉆研教材時,首先自己要有所觸動,對課文的文字、作品的主題、寫作技巧等細細體會,讓作品的思想觀點內(nèi)化為自己的情感。通過對課文思想真情的深刻理解,讓學生充分體會“文章處處皆真情”,對生活充滿向往,對未來充滿遐想,從而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和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
三、注重朗讀,感悟情感信息
表演式教學是一種輕松愉快的教學方法,也是形象化教育藝術的一種具體體現(xiàn)。實踐證明,此法運用得當,確實可起到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的作用。為了使教學情境真切地再現(xiàn)在學生面前,教師可指導學生如同演戲那樣扮演課文中的角色,讓學生站在角色的立場深入課文,展現(xiàn)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如此打破了教師與學生、課內(nèi)與課外、學習與活動的界限,課堂變成了舞臺,師生在舞臺上隨機表演,學生也在角色扮演的體驗中加深了對人物的理解。
“三分詩,七分讀”是我國古代就有的說法。正確的朗讀是視覺、聽覺與情感、思維的全方位投入,能使學生在優(yōu)美的韻味和流動的氣脈中產(chǎn)生妙不可言的感覺。教師的教學語言要生動形象,具有激發(fā)性和感染力,點燃學生心中的情感之火。比如朗讀課文,講解作品時要根據(jù)不同作品的不同情感格調(diào),“因情制宜”,該亢奮時要亢奮,當?shù)统習r要低沉,讓濃郁、飽滿的情感浸入學生的心田。優(yōu)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摯情感的外化,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動學生稚嫩而又單純的心靈。以朗讀傳情,少不了教師對學生富有感情效應的指導。
四、語言生動,打動學生心靈
雖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但適當?shù)亟o學生創(chuàng)設意境,給他們提供閱讀的背景,更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學生很好地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因此,我在上每篇課文前,都要充分準備與之相適應的意境,如優(yōu)美的散文、古詩配以樂器、圖畫,記敘文配以課本劇,說明文設制電動課件等。這樣學生在各種特定的環(huán)境中反復讀課文,既是一種欣賞,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作者的情感,陶冶情操。
語文作為語言文學課,它始于情終于情。在情感教學中,教師要以情感作為敲門磚,以情激情,叩擊學生的心靈。教學中充滿感情的語言、語調(diào)與課文的結(jié)合,創(chuàng)造情感氛圍,這種情感氛圍會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產(chǎn)生期待。當情感被調(diào)動起來時,他們就會沿著這條情感軌道,走進課文,走近作者。這樣的教學言語不僅能傳知,還能傳情,從而使課堂教學實現(xiàn)科學和藝術性的完美統(tǒng)一。教師應盡量用新穎、優(yōu)美、恰當、富有感情色彩的詞匯結(jié)合自己的語言,力求新鮮、豐富、生動、洗練,既有情有味,又有藝術性。還需要注意表情、目光、手勢等非語言手段的輔助作用,增強情感表達的形象性,促進學生熱情的激發(fā)。把有聲語言和無聲語言結(jié)合為文體語言,聲情并茂,“一石激起千層浪”,積極組織、引導學生閱讀、品味教材內(nèi)外的描寫愛情的經(jīng)典作品,學生接受美的熏陶,豐富情感,提高審美情趣。
情感如同一片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土壤里。教師要重視情感教育,注意點燃學生情感的火花,讓學生在情的感召下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學習活動,使語文課堂教學變得生動、輕松。語文課堂教學一旦注入強烈的情感,課堂教學就有了豐富的情味和感人的氛圍,從而使語文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興勝.淺談小學生的情感教育[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1(07).
[2]滕瑞元.淺談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學周刊,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