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英
【摘要】目前,在許多初中學校的英語學習教學中都存在著相同的問題。首先,在初中的英語教學中,由于班級人數眾多嚴重制約課堂教學模式,多數英語教師仍然采用“填鴨式”教學;其次,對于英語的教學方式,很多英語老師在課堂上是主導者,而學生處于被動學習地位很少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再者,對于英語教學的觀念,老師多數還是控制者的角色較少考慮到學生的需求。因此,對于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需要正確的認識,采取有效的教學法促進學生的參與,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地位。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 學生 主體作用
一、強化學生的目標意識
一個人做任何事情,只要有了目標就能夠很快的朝著方向進行努力,最終實現自己的目標。對于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而言,需要通過各種方式教育他們,讓他們明白自己作為學習的主體應該承擔何種責任和義務,對于學習英語應該有怎么樣的目標。
對于學生的學習目標,首先要讓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在當今社會中,學習英語是為了讓自己能夠與世界交流,增強自己的交流溝通能力和擴寬自己的知識面。學生只有這樣才能將英語學習作為自己的目標之一,增強自己的學習主體意識,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例如在仁愛版英語七年級上冊Getting to know each other中,對于自我的介紹進行了一個開展,培養(yǎng)學生如何用英語進行自我介紹,這對于學生今后的英語交流溝通有著重要幫助。其次,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需要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作用,看到知識的獲取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夠得到的。再者,老師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了英語學習積極性,學生就能夠主動地投入到英語學習過程中來。對于學生主動性的調動,老師可以從整個英語學習計劃來進行,幫助學生確立學習目標,制定相關的學習計劃,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
二、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對于初中英語的教學模式和環(huán)境,老師要改變過去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因為這種模式忽略學生的學習主體,也沒有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就是需要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想法,這樣才能夠讓學生進行主動性學習。
首先,在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創(chuàng)設愉悅的氛圍,讓學生都能夠在英語的教學中主動參與進行。老師在這個過程中也需要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地位,應該與學生進行積極溝通和交流,營造一個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這樣學生也才能夠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例如,在仁愛版英語七年級Unit 1Making new friends中,老師可以開展一定的教學小游戲,隨機點取兩位同學分別進行人物外貌的描述,然后讓大家來進行點評看描述的是否正確。其次,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生有了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 就會更加積極的學習,更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在英語的教學中,老師應該將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練習和運用,這樣才能夠很好的讓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
三、采用新型的教學方式
對于初中英語的學習,應該是老師和學生雙方的一個交流互動式,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有較高的興趣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也更能夠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水平。
首先,老師在進行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選取合適的內容,只有貼近生活和富有趣味的教學內容才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良好的教學內容也能夠幫助學生開闊視野,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識,體會到語言知識的學習給學生帶來的快樂。老師就可以選擇一些藝術作品給學生進行欣賞,豐富審美體驗,也能夠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課文知識學習。其次,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采取觀看圖片、講故事、小組活動和自由討論等等形式來進行教學,可以很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故事情節(jié)較強的課文就可以采用角色表演的方式進行教學,讓不同的學生分別扮演一定的角色,根據課文內容來進行表演和對話。
四、更新教師的教學觀念
想要在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的主體作用,一方面是加強和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另一方面則是需要老師轉換教學觀念,認識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在之前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老師多數是扮演者一位領導者和掌控者的角色,對于整個課堂的教學有著決定權,很容易忽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對于老師而言,需要認識到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對于學生的培養(yǎng)更不僅僅是局限于基礎知識,也應該重視能力的發(fā)展。例如,在英語教學的課堂中,老師可以讓學生來進行2.3分鐘的即性演講,題目可以是圍繞所學的課本知識。比如,在學習仁愛版七年級英語下冊Present continuous tense的時候,就可以布置正在做的事情演講題目,讓學生很好的發(fā)表自己的想法。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得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口語表達,鍛煉了口語能力。因此,對于英語的教學,需要老師很好的轉變自己的觀念,多多考慮到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五、結語
總之,在初中的英語教學中,要改變過去以教師為主動的課堂教學模式,采用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發(fā)揮主體作用。在課堂上如何促進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我認為首先應該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和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其次,對于教學內容要采取貼近學生生活的;最后,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運用多種新型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這樣才能夠很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參考文獻:
[1]邱文麗.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J].社會科學:引文版,2016(8):199-1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