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理論力學》可廣泛應用于許多工科領域,是很多專業(yè)非常重要的一門基礎課,但學生們普遍反映聽課易、做題難,學習難度較大。本文引入“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并在結合近年來的教學實踐、課程特點和學生層次的基礎上,主要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考核方式幾個方面對《理論力學》課程進行改革,較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改革效果良好。
關鍵詞:理論力學;翻轉課堂;教學改革
一、 引言
《理論力學》是土木工程專業(yè)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是后續(xù)課程《材料力學》和《結構力學》的基礎,在工科專業(yè)中占據(jù)著重要位置。但《理論力學》課程中涉及大量的公式推導、例題講解等內容,理論性特別強,同時各章節(jié)的聯(lián)系特別緊密,前邊內容掌握不好將直接影響后續(xù)課程的學習效果。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式極大地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且不能得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為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果,引入“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并在結合近年來的教學實踐、課程特點和學生層次的基礎上,主要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考核方式幾個方面對《理論力學》課程進行改革。
二、 教學內容
(一) 整合教學內容,有效利用學時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培養(yǎng)方案的調整,很多高校都壓縮了《理論力學》的教學學時,為了能保質保量的完成教學任務,一定要優(yōu)化教學內容?!独碚摿W》課程內容多,理論性強,公式推導復雜,在學時有限的情況下,應重點講解基本概念、定理和應用,對于公式的推導和證明可酌情刪減,以突出教學重點,避免學生主次不清。而且《理論力學》和《大學物理》的力學部分有一些重復內容,對于這些重復內容可采取簡化處理,僅作必要的回顧和強調。
(二) 優(yōu)化教學內容,結合工程實際
《理論力學》作為一門經典的、內容體系成熟的力學課程,它的理論性、邏輯性和系統(tǒng)性較強,課程的結構體系、理論框架、基礎知識,多年來沒有太大變化。教材中所舉的例題和習題大都是理想化、抽象化的力學模型,很少引入對工程背景的介紹,體現(xiàn)不出專業(yè)特色,使得學生難與工程實際結合起來,不便于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學內容改革上,應增加有工程背景的例題、思考題等,這樣理論聯(lián)系實際,可以培養(yǎng)學生力學建模能力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讓學生明白學習這門課程的意義,產生學習的動力。
三、 教學方法和手段
(一) 教學資源上線
由于《理論力學》課程內容多,學時相對減少,重點、難點也多,僅依靠課堂有限的時間就想讓學生完全理解和掌握,顯然不太可能。因此,根據(jù)“線上線下,課前課后”的指導思想,在學校的網絡教學平臺上建立了《理論力學》課程的網絡教學平臺,把各類教學資源如:教案、課件、參考教材、教學視頻、習題集、模擬試題等教學資源全部放在網絡平臺上,供學生學習。針對課程中的重點、難點制作一些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每一個視頻都針對一個特定的問題,有較強的針對性,查找起來也比較方便;而且視頻時間不宜過長,應控制在學生注意力比較集中的時間范圍內;通過學校網絡發(fā)布的視頻,具有暫停、回放等多種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
(二) 現(xiàn)代教學手段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結合
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理論力學》課堂教學,不僅可以節(jié)約時間,突出重點,而且可以將機構運動和工程實例等生動而直觀地表現(xiàn)出來,便于理解掌握,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但力學課僅用多媒體授課也有很多弊端,如教學信息量大、換屏速度快、部分學生的思維跟不上講授速度,就漸漸失去了學習興趣。因此,一定要將現(xiàn)代教學手段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對于該板書的內容(如受力分析、點的合成運動等),一定要在黑板上一步一步地畫出來、講清楚。
(三) 成立學習小組、建立學習交流QQ群,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新學期第一次上課前,讓學生以宿舍為單位成立課程學習小組,組內成員 6~8 人,并選1名組長。在課堂學習過程中,讓小組成員盡量集中坐在一起,便于課堂討論、協(xié)作學習。同時我們還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布置一些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的拓展訓練題目,讓小組成員互相合作、互相探討共同來完成,而后利用上課時間盡量讓每個小組都講解一下自己組所做的PPT,讓同學們拓展知識,共同提高。平時的習題課也是以小組為單位,先進行討論,再由小組派出1名同學上黑板講解,最后由老師進行點評和補充,這樣確保大部分學生都參與進來,聽其他同學講解時比較認真,積極性也高,效果更好。
由于網絡教學平臺交流還是不夠方便,因此還建立了《理論力學》學習交流QQ群,教師不僅可以向學生分享各種學習資料,還可以在網上及時解答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同時也加強了學生間的相互交流。
四、 考核方式
該課程的傳統(tǒng)考核方式是期末考試成績和平時成績相結合的方法,考試成績占80%,平時成績占20%。這次將改為考試成績占70%,平時成績占20%,翻轉課堂成績占10%三者綜合的方式。本次考核方式的改革將引入學生自主打分,互相評價的翻轉課堂成績,體現(xiàn)出學生的自主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翻轉課堂成績由兩部分組成,個人成績和小組成績,各占一半比例。個人成績由組內同學根據(jù)每個人在小組學習中的積極主動性互評;小組成績由各個小組之間互評,組內成員成績相同,但各小組之間成績不同。
五、 總結
以前在講授《理論力學》時,學生們總是反映聽課易、做題難、學習難度較大,這是因為上課大部分時間是由老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積極性不高,概念掌握不清楚導致的。本文引入“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考核方式等幾個方面進行改革,不斷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激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韓憲軍,王欽亭,藺海曉.“理論力學”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2,(17):66-67+69.
[2] 徐桂弘.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工科《理論力學》教學改革探索[J].中外企業(yè)家,2015,(22):215+233.
作者簡介:
張揚,講師,陜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學建筑工程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