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旭東
摘要:文化課程往往是學校和家長更加關注的,相比于文化課來說體育的教學很難得到相應的重視,這種情況給學生一種體育不重要的暗示,最終學生就會忽視體育鍛煉,在很多的體育考核當中可以看見許多的學生體質不能達到基本的要求。為了順應時代的要求,新課標理念提出要培養(yǎng)學生成為綜合性的人才。在這個指導思想下,體育的教學越來越得到了重視,同時學生的體質也越來越受到學校和家長的重視。在這篇文章中,主要就是分析了體育教學中教學效果差的問題,并且提出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措施,希望能夠為體育教學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提升;策略;初中體育;提升
在教學當中對于主動參與的策略的定義是:老師在教學當中運用一定的教學理念進行教學,老師在理解和明確體育課的教學任務之后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目標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并且在設計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擁有一種積極參與的情感。通過這種方式對于學生的自主性進行培養(yǎng)。素質教育已經(jīng)成為了現(xiàn)在的主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學校已經(jīng)越來越重視學生在各個方面的素質。所以體育教學在學校教育當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但是在現(xiàn)實的教學中往往沒有進行相應的改變,教學的方式和教學的理念還沒有進行升級,對于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參與度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在老師的教學中往往會忽視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的培養(yǎng)。所以就需要在教學的策略和手段上進行相應的改變,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最終提高教學的質量。
一、 提高學生在體育教學當中的積極性和參與性的意義
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首先是符合新課改要求的,在課堂中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不僅可以提高體育課的課堂效率,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自主意識,通過這樣的改變最終提高素質教育的效果。在學生時代是一個人鍛煉的黃金時間段,在體育教學中對于學生的教學和訓練將會影響學生一生,所以必須為學生提供參與體育教學的機會。一個課堂的順利進行一定是老師和學生相互默契地進行配合,若是只有老師在唱獨角戲那一定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最后,學生在參與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將會感受到體育的魅力,許多學生可能會因為這一個契機而愛上體育,對于體育的熱愛和激情也會被激發(fā),并且這種熱情將會有利于學生終生體育意識的形成。
二、 現(xiàn)在學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現(xiàn)在的體育教學當中筆者總共總結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在體育教學當中許多的教師忽視了學生在體育學習當中的主體作用。(2)在教學當中許多的教師保持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這樣就會固化教學的特點,沒有辦法對于教學方式進行升級。
很多的學校已經(jīng)開始重視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狀態(tài),并且許多的教師也對于體育的上課方式進行了一定的改良,在教學中許多的老師可能明白要注意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但是在教學中往往會對于這種教學理念進行曲解,就是老師在教學中固定好了教學的模式,這種固化的教學就算加入了學生參與的環(huán)節(jié)也沒有意義,因為這種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自身主體的感受,這種方法只是在形式上對于學生的參與進行了調整,最終學生還是沒有將自己對體育的熱情和感受激發(fā)出來,學生在這種模式下還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所以總的來說雖然這種教學方式往往會有穩(wěn)定的教學體現(xiàn),但是也是不可取的。
許多的老師完全地按照全國教學的教學大綱進行教學,在教學當中設置統(tǒng)一的考核標準,這樣的做法不能符合學生的個性,因為學生在先天條件以及后天訓練的不同將會導致很大的不同,這種教學模式在這樣的條件下進行運用會讓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
三、 在教學當中學生參與度不夠高的主要原因
筆者總結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導致了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參與度較低的情況。首先是學生對于體育的觀念并沒有完全地改變,學生并沒有感受到體育課的教學和在教室中理論課的教學有什么不一樣,學生們大多還認為體育課的教學會和理論課的教學一樣枯燥,這就給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帶來了很大的阻礙作用。這種心理上的壓力主要就是體育課的教學模式造成的,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當中往往是比較枯燥地進行各種重復的訓練,然后在課堂結束以后老師給學生布置相應的任務。這樣的教學方式下進行的只能是一種被動的教學,當然不能讓學生對于體育提起學習的積極性。
除此之外,體育教學模式的不恰當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于體育的主觀感受,體育擁有其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體育運用多種的形式,比如各種球類的運動以及各種田徑運動,這些運動都有自己特有的規(guī)則和特點,需要的技巧也不盡相同,它們都運用競技的方式為人們帶來運動的快感和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不能夠發(fā)揮體育的這一優(yōu)點,只是進行單一的教學和練習,最終體育課的模式就變得十分的枯燥和無聊了,學生的熱情和參與度也就很大程度上地降低了。
現(xiàn)實的教學當中,一般都是老師進行動作的講解然后介紹運動的特點,這些將會占用體育課很長的一段時間,學生完全處在的是一種被動接受的情況下,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沒有辦法對于體育項目進行體驗和感受,并且同學之間也沒有互動。體育教學沒有將學生擺在主體地位,就不能奢求學生擁有多強的參與感,畢竟在設計課程流程的時候學生也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教育最主要是要讓學生有啟發(fā)地思考,而不是完全一味地接受。
四、 提高學生參與度的一些措施以及實例的講解
對應于以上教學過程當中的問題,現(xiàn)在提出以下一些措施進行改良,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首先是解決學生不夠主動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第一步要抓住產(chǎn)生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原因在于教學模式,所以在新的教學當中就要改變過去的教學模式和方法。
其次是對于教學內容單一的問題,這一問題的解決方案當然是增加體育教學的項目,并且不局限學生的興趣,最終的目標就是運用多種教學項目同時進行的方法解放學生的個性,將體育的教學氛圍盡量營造得快樂、自由和輕松。老師可以從球類運動和田徑運動兩大部分進行,在教學當中選擇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等多種球類作為學生的選項。endprint
最后針對的是學生主體地位缺失的問題。這個問題應該和前面兩個解決措施相互地結合在一起,在增加學生的積極性,增多學生的學習項目以外,要把體育教學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習球類運動,就應該將球交到學生的手中,就要加強學生自主的練習,增加學生自由學習的時間,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以下是筆者在教學當中的實例:
在教學開始以前,筆者總共選擇了球類和田徑類的項目以供學生選擇。首先在教學開始以前筆者將教學的理念進行簡短的介紹,大致的意思為“體育應該是學生們放松的一種方式,老師作為你們體育的導師主要起到的是引導的作用,而不是灌輸知識的作用?!痹谡n程開始以前,我將各種運動項目的表格交給體育委員,讓他對于全班同學的興趣進行統(tǒng)計。得到統(tǒng)計結果以后筆者進行了課程的設計,一節(jié)課總共為45分鐘,前五分鐘筆者對于學生進行分組,并且分發(fā)相應的體育用具,在進行完熱身以后就讓學生進行自由的活動,接下來筆者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各個組中進行實地的教學,在籃球組中總共分有八名同學,我從球感的練習進行講解,讓學生和我一起進行訓練,最后將他們分組,讓有基礎的同學帶著基礎較為薄弱的同學進行比賽。球類的運動教學大同小異,這里介紹一下田徑類同學的教學方式,選擇田徑類的同學較少,總共有八九個人,我運用一些游戲進行田徑中的訓練,其中常常使用的是“帖年糕”,運用這種游戲的方式訓練學生的彈跳、奔跑以及反應的能力。相比于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一些單一的訓練方法可以更好地保持學生對于學習的關注度,并且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在最后的五分鐘進行集合,講解一下各個組的訓練和學習情況。
在筆者的教學模式中從頭到尾主要遵循的就是不扼殺學生的天性,不約束學生的個性,并且運用一切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興趣,最終將學生擺放在主體的位置,提高學生的教學參與度。
五、 結語
體育教學在素質教育中十分地重要,對于學生一生的教育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這篇文章的主要內涵就是:詳細地分析學生的具體情況,以此為依據(jù)進行課程的設計,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尊重個體的差異,運用一切可以運用的合理的、豐富的、有效的教學手段對于學生進行教學。最終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體育鍛煉,提高體育教學的教學成果,提高體育教學的教學水平。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為體育教學提供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 宋永會.體育教學中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1(21).
[2] 孫小龍.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1(32).
[3] 鈕文勝.如何讓學生主動參與體育課堂教學[J].考試周刊,2011(58).
[4] 孟凡鈞.中學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育興趣培養(yǎng)的調查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1).
[5] 王高峰.轉變教學理念 培養(yǎng)運動興趣——初探“運動式獎勵”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作用[J].新課程(教師),2010(06).
[6] 劉志華.芻議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J].當代體育科技,2015(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