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永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言能力,并為他們的語言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語言的學習并不能只局限在教材上,因此,我們要從閱讀、語言、寫作等方面進行拓展和延伸,幫助學生更好地發(fā)展思維,形成語言體系,提升他們的表達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拓展;閱讀;寫作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8-006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8.037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應該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從而使語文課程的內涵變得更加豐富。所謂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就是對語文教學的拓展。一個科學而有效的拓展可以將學習由靜態(tài)變?yōu)閯討B(tài),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自己現有的基礎上獲得實實在在的提升。
一、 閱讀拓展,發(fā)展思維
閱讀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閱讀教學中展開拓展,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智力的發(fā)展,開拓學生的思維。因此,我們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課外拓展閱讀,以大量的閱讀為學生帶來豐富的精神生活,讓他們的大腦更充實。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終身受益,還能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對于當今的課堂教學可謂是一次“大解放”,教材已經不再具有唯一的權威性。各種各樣的讀物中的價值正在被人們所認知,并運用多種途徑引入到教育教學中。也就是說,語文教學的拓展首先是從形式上發(fā)生的。當這種形式落實到課堂中,最顯見也最快捷的表現就是“讀”。通過閱讀拓展學習,課堂實踐邁出了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的第一步。比較慣常的閱讀拓展形式是由課內的一篇文章引發(fā)出課外的諸多相關性文章。例如在學習了《美猴王》之后,為學生推薦長篇小說《西游記》與《封神演義》?!段饔斡洝泛汀睹篮锿酢酚兄苯拥年P系,《封神演義》作為古代神話小說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為學生閱讀體系的完整貢獻了重要的力量。這樣一來,一篇文章變成了一部小說,一部小說變成了一套體系,閱讀拓展活動就從一維直接邁向了三維,學生的閱讀內容和閱讀能力就形成了同步伴生的向上的“沖力”。
課后閱讀也是發(fā)揮拓展作用的最佳時機。在課內學習的資源畢竟是有限的,具備創(chuàng)新意識的教師更加善于“以一個基點撬起一個地球?!崩缱鳛槲覈鴤鹘y(tǒng)文化精華的古詩詞,歷來都是教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還能陶冶學生的品格情操。但是教材中選取的畢竟是極少的一部分,要想讓古詩詞的價值“發(fā)揚光大”,課后還是應該多多地創(chuàng)造機會。借助當下大火的中國古詩詞大會,在校園內打造一個賽詩平臺,可以激發(fā)學生在課下大量而充分地閱讀,積累深厚的古詩詞底蘊。
二、語言拓展,形成體系
語文培養(yǎng)的是學生聽說讀寫四方面的能力。所以僅僅停留在讀上的拓展顯然是不夠的。如何將別人的思想變成自己的語言,是在閱讀拓展之上需要進一步培養(yǎng)的能力。而語言能力進一步來說就是一個人的交往能力。小學階段是語言爆發(fā)的第二個重要時期,注重對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依靠一節(jié)課40分鐘完成幾十個學生的語言訓練,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教師的拓展就要本著“無孔不入”的原則開展下去。首先讓學生從“說”課文的訓練開始。北師大版的小學語文課本中有許多文言文,但是他們大多很簡短?!冻鯋奂氀穬删湓?,《東施效顰》三句話,這些短小精悍的文本正是鍛煉學生語言能力最好的載體。把一個短短的文本結合自己的理解擴充成一個事理具備的完整的故事,甚至加上自己的想象力,讓其藝術風格更加突出,這就是一個完整的語言訓練過程。
針對低年級的語言訓練,復述童話故事就是很好的形式。安徒生童話是學生們耳熟能詳的經典讀物,不妨把它們納入到拓展訓練中,利用每天的早讀和午讀,讓學生輪流復述里面的故事,教師再布置一些雖不是很有名,但是趣味盎然的童話故事,讓學生回家復述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例如《尼爾斯騎鵝歷險記》《“小不不”施努策爾》等,讓學校和家庭連成一個完整的體系,通過復述,規(guī)范學生的口語表達,全面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
三、 寫作拓展,表達提升
當前,“讀寫結合”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流行的一種方式。將教材中可讀可寫的點挖掘出來,把它們結合在一起讓學生練習寫作,可使語文能力獲得全面的提升。因為是綜合性較高的訓練,所以寫又被看作讀的拓展。為了讓寫的訓練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在形式上也要進行多種開發(fā)。首先可以進行仿寫,《海上日出》《雅魯藏布大峽谷》等名篇都是可以被用來進行仿寫的優(yōu)質文本。通過對場景描寫的揣摩,學生的觀察能力會得到提高。
最為常用的寫作拓展訓練形式是續(xù)寫。它一方面依托著現有的文本,又充分地展現學生自主的思想。續(xù)寫大致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學生獨立完成的,另一種是以小組的形式,通過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來共同完成。無論哪種形式,最終都是以全面開啟學生的思維為目的。例如在學習了《窮人》一課后,教師可以布置學生們續(xù)寫漁夫和桑娜在收養(yǎng)了兩個孤兒之后的生活,教師不要為學生表達的主題設限,只要是學生想到的,都可以寫下來,最后在全班進行展讀和交流。為了完成高質量的續(xù)寫,學生會自然而然地拓展自己的閱讀范圍,從而使閱讀與寫作之間形成一個高質量的閉路系統(tǒng)。這樣看來,有效地拓展訓練就不能只是以模塊的形式存在了,更多的是緊密相連的,甚至可以說,從本質上它們就是緊密相連的。
綜上所述,我們會發(fā)現,有效地拓展首先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那就是它是真正為了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要而進行的。其次,有效地拓展,必須貼近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的需要,既能尊重學生的認知特點,又能體現學科的本質屬性,然后讓學生主動地投入、深入地思考、積極地探究、合理地建構,最終形成屬于自己的,受益終生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胡振燕.有序·適度·高效——談小學語文拓展閱讀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中小學教材教學·小學版,2005(1).
[2] 祝云姣.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語文拓展課程的實施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4).
[3] 徐佳.尋快樂之跡 拓誦讀之法——基于校園文化建設整合思想下的小學語文拓展性誦讀方法指導[J].語文教學通訊(D),2017(2).
[4] 高紹莉.關于小學語文拓展式課外閱讀的思考與實踐[J].當代教育科學,2012(16).
[ 責任編輯 張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