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雙遼市永加鄉(xiāng)中學)
情境創(chuàng)設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的一種新型模式,運用創(chuàng)設情境來組織初中語文散文教學,能夠讓學生在一個與散文內容相契合的情境中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體會情感。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師一定要根據散文教學的內容,從初中生認知階段特點出發(fā),創(chuàng)設相關的教學情境,不斷提高散文教學的品質。
初中語文散文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就是在散文教學的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來創(chuàng)設相關的教學情境,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情境創(chuàng)設在初中語文散文教學中的應用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yōu)勢。首先,情境創(chuàng)設能夠讓學生對學習內容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初中階段的學生在社會生活方面的經驗是比較欠缺的,這也就直接影響了學生對散文意境的理解,也很難體現散文教學中的情感和態(tài)度教學目標。而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夠更好地在符合學生認知的前提下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有利于初中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其次,情境創(chuàng)設能夠增加學生學習散文的興趣。散文是比較注重情感表達的,情境能夠為學生的情感體驗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這也為學生未來自主學習散文提供了思路。因此,教師要注重情境創(chuàng)設在初中語文散文教學中的合理應用,提高學生對散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創(chuàng)設散文教學情境,最首要的就是要基于教學內容,嘗試著從學生的生活實際角度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將散文中的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從自身的生活實踐角度出發(fā),對文章進行理解和學習。目前應用的初中語文散文教學內容,其中的人物塑造、場景描寫等幾乎都能夠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或多或少的聯系,即便是在時間跨度或者是事件背景等方面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所差距,仍然也可以從實際生活中找到一兩點的切入聯系。例如,在老舍的《濟南的冬天》這篇散文的教學過程中,不論是學生熟不熟悉濟南的冬天,但是熟悉“冬天”這個季節(jié)特性,這些都可以作為情境創(chuàng)設的切入點。我們知道,老舍在這篇散文中不僅描寫了濟南的冬天,而且還表達了對平凡景物的感受,并在其中寄予了深情。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從引導學生回憶冬天或以濟南的相關景物等角度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回憶在冬天的感受、記憶深刻的場景等,然后回到課文中去尋找老舍的情感寄托,由自身發(fā)展到作者情感體悟,提高學生對老舍在《濟南的冬天》中所表達情感的理解。
多媒體技術是新時期信息化教學手段在教育教學中融入應用的重要技術支持。在初中散文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過程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有助于更加立體、更加形象地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將音樂、圖畫、視頻、動畫等多種元素靈活地應用到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當中,增加了教學情境的豐富性。例如,在《安塞腰鼓》這篇記敘性散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播放安塞腰鼓的相關圖片、視頻,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生動的“安塞腰鼓”場景,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認知這一傳統(tǒng)舞蹈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內涵。在學習朱自清的《背影》這篇課文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抒情音樂,讓學生在音樂情境中更好地體會朱自清在字里行間中和父親的各種背影、動作中表達的濃濃的父愛。
在學習散文的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讓學生按照散文內容來進行角色扮演,能夠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來體悟散文教學情感,同時角色扮演還能夠增加散文教學課堂的趣味度,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例如,在魯迅《阿長與〈山海經〉》這篇散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散文中魯迅先生描寫了一些與阿長有關的生活場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這些情境進行再現,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提高教學效果。
總之,散文是初中語文教學內容設計的重要部分,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方法的應用是有效提升散文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師要從教學實際出發(fā),注重生活情境創(chuàng)設,利用好多媒體教學手段,適時地開展角色扮演,以多種方式開展情境教學,切實提升初中語文散文教學的效果。
[1]梁青.語文味教學法在初中散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教學通訊,2015(35):59-64.
[2]李莉.初中語文記敘性散文情境教學研究[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6(5):51-52.
[3]張兆紅.淺析初中語文記敘性散文情境教學策略[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6(12):159.
[4]魏玲.論提升散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中學語文,2017(15):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