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娟
摘 要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就是家庭。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孩子成長時期的兩大教育。父母的形象示范,“家校共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不可脫節(jié)、學校教育的主導性、形成整合優(yōu)勢,是新時代面臨的重要教育課題。
關鍵詞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家校共育;整合優(yōu)勢;主導作用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17-0048-01
一、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
首先,家庭是一個人首先接受教育,而且又可以對其終生施教的地方。“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育始于家庭。家長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養(yǎng)方式深深影響著孩子。在一個人的教育中,父母的家庭教育是成功的關鍵,對一個人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當然,家庭教育沒有學校教育系統(tǒng)、專業(yè),但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個性、人格、意志、是非觀念和品性等方面的影響是學校教育遠不能及的。
“廣大家庭都要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習近平總書記還在不同重要場合多次強調(diào)要引導和幫助青少年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圩樱檬滞ㄋ?、形象、準確的語言強調(diào)了對青少年進行正確人生觀教育的重要性。
其次,家庭教育是教育是培養(yǎng)新一代準備從事社會生活的整個過程,學校教育至關重要,但家庭教育更不可忽視學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家庭及他本人的教育功能各有特性,是不可輕視和無可替代的。
家庭教育就充滿了溫馨和種族延續(xù)色彩,具有隨機性、不穩(wěn)定性。所以,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比,更能造就一個個各具特色的個體。
第三,父母要做好示范榜樣、并提升自己的學習。做父母的應明白,教育并不只是認字、讀書、數(shù)數(shù)等,也包括孩子的舉止行為、感知認知等方面。家長在平時生活中應成為孩子潛移默化的行為示范。父母的形象示范,言傳身教給孩子以終身影響。因此,家長要學習家庭教育的科學理念與新知,不斷提高自身素養(yǎng)與育兒能力。
二、學校教育的意義和目的
第一,學校是正規(guī)的教育。學校要幫助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觀念是行動的指南,正確的觀念才能引導出正確的行動,正確的行動才能產(chǎn)生好的結果,人才能擁有圓滿幸福的人生。
第二,學校要通過“家校共育”幫助青少年樹立遠大的理想。觀念重在當下,理想關注未來,要引導學生胸懷大志、放眼世界,腳踏實地,成就未來。
第三,學校要積極組織實施豐富多樣的家校合作、校園文化與公益活動,讓孩子在集體生活中培養(yǎng)能力,在社會實踐中增加才干。
最后,培養(yǎng)孩子自信、悅納,愛思考、善表達之品性。教育最大的成功是培養(yǎng)出自我悅納、充滿自信的學生。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這一道理已經(jīng)成為生動的現(xiàn)實。知識遷移與學習力,獨立思考與表達力,堅毅與執(zhí)行力,自我悅納與抗逆力。
三、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不可脫節(jié)
在家庭教育中,充當重要角色的家長要與學校、孩子的老師時刻保持聯(lián)系,與學校的正規(guī)教育保持一致。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養(yǎng),為了孩子約束自己的言行,為孩子做一個榜樣,使教育保持其完整性。
盡管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有交叉重疊部分,但是,家庭教育無法完全被學校教育所替代,家庭教育作為一切教育的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孩子成長、發(fā)展過程中承擔著獨特的、終身的教化功能。學校教育訓練學生遵循“規(guī)定”、家庭教育則是培養(yǎng)孩子學會“規(guī)矩”。
四、學校教育的主導性:教師幫助家長認識家教,糾偏糾錯
一方面要確立學校教師對廣大家長開展家庭教育的指導地位,另一方面也要處理好家庭家長指導與學校教師指導的邊界。
第一,強調(diào)家庭教育由學校來主導,并不等于家庭教育全部內(nèi)容都由老師來實施,老師也無法承擔這一職責。老師主要任務是幫助家長提高自身素養(yǎng)與能力,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主要由家長來實施。
第二,盡管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邊界,但存在“重疊部分”,因為孩子每天仍有相當多的時間在學校度過,故學校有時空、老師有責任,對孩子開展德育與人格教育。
第三,由于家長的職業(yè)不同、層次不同,教育孩子觀念也不同。為此,教師要懂得與家長溝通的技巧,學會與家長互相配合,和諧施教,達到“步調(diào)一致”。同時,教師要放下“教育權威”的架子,經(jīng)常向家長征求意見,虛心聽取批評建議,才會使家長心悅誠服,積極支持、配合老師工作,維護教師的威信。
第四,學校老師指導家長的重點是:幫助家長認識什么是家庭教育,它的本質(zhì)、特點及規(guī)律;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思想,糾正一些不正確的教育理念;指導家長改變錯誤的家教態(tài)度和方法。同時,教師必須系統(tǒng)地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養(yǎng)與指導能力才能開展科學、有效的家庭教育。
總之,美好的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共性化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個性化教育融合為一體的綜合性教育。家教、家長、學校、教師,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整合優(yōu)勢,是新時代面臨的重要教育課題。
參考文獻:
[1]王金鳳.構建“家校同盟”,促進學生發(fā)展[J].考試周刊,20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