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松濤
摘 要 閱讀是獲取信息的一種重要途徑,閱讀能力一般指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兩個方面。中學英語教學大綱中指出:“側(cè)重培養(yǎng)閱讀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和運用英語切實打好基礎?!遍喿x能力既是英語自學能力的基礎,又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手段。所以中學教學應該重視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 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方法
中圖分類號:F124.6,D43,G623.31,B0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17-0103-01
英語考試說明對閱讀題是這樣闡述的:閱讀理解能力測試的主要要求是:(1)掌握所讀文章的主旨大意,以及用以說明大意的事實和細節(jié)。(2)既理解具體事實又理解抽象概念。(3)既理解字面意義,又理解深層含義,包括作者的態(tài)度和意圖等。(4)能理解某句某段的含義,并能把握全篇的文脈,即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關系,并能據(jù)此進行推理和判斷。(5)結合中學生應有的常識,正確判斷生詞和短語的含義。根據(jù)高考時閱讀理解的測試要求,教師在教學當中應該強化對學生這方面的訓練和指導。
中學生普遍存在閱讀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的現(xiàn)象。導致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當前培養(yǎng)閱讀能力過程中存在著幾個方面的缺陷:(1)落后的教學思想和方法。表現(xiàn)在過多的強調(diào)語言知識的傳授,只讓學生被動地接受一些詞匯語法等知識,忽視了閱讀技巧和方法,忽略了閱讀材料所表達的意圖。(2)語言因素限制了英語閱讀的形式。語言因素指的就是:字母、單詞、短語、習語、語法規(guī)則等。一般說來,一定的信息知識是形成一定語言能力的基礎。(3)非語言因素也阻礙了英語閱讀能力的發(fā)展和提高。非語言因素包括不良的學習習慣、不健康的閱讀心理和貧乏的語言文化背景知識等。
那么如何提高閱讀能力呢?首先,閱讀是一個積極主動地 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過程。從形式上看,它是一種單向的語言交際活動。實質(zhì)是作者和讀者雙方參與的語言交際活動。所以閱讀是一種積極的、復雜的智力活動。因此,理解能力是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其程度可由淺入深的分為三個巧用空白錄音帶為學生拓寬說英后,我給定一個口頭作文的主題:讓你的朋友知道向東小學到你家的路線。
我認為沒有量的積累就沒有積的飛躍,一定要拓寬學生深層理解:懂得文章的字面信息,這是前提;深層理解:清楚地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評價性理解:對作者表達的內(nèi)容說出你自己的看法。在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一部分學生往往只停于表面上的理解,而難以深入到后兩個層次。因此要改變這種狀況,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教師必須改變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應根據(jù)閱讀理解的層次,設計教學過程,由易到難,使學生理解層次不斷深入,逐漸完成由知識層面向能力層面的轉(zhuǎn)化。其次,閱讀中注意運用“歸納法”。閱讀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取書面信息,所以對閱讀材料的處理不應采用逐句分析語法的辦法,而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概括旨意的能力。教學中可根據(jù)材料不同體裁、題材采取以下具體歸納形式:(1)歸納動詞,顯示過程。通過歸納文中的主要動詞,顯示某一事件的全部過程。(2)歸納時間,突出事件。對于某些文章,尤其是反映歷史人物或事件的故事性文章,可用時間線索歸納材料。(3)歸納人物,突出個體。主要是針對人物角色多樣的文章,閱讀時可通過分析人物,歸納其言行,來突出人物的個性。(4)歸納因果,突出中心。對于反映社會、環(huán)境、自然生態(tài)等文章,我們應該根據(jù)其前因后果突出中心。(5)歸納差異,對比理解。這樣可以達到加深理解的目的。再次,學生剛開始做閱讀理解時,往往讀速很慢,對文章的理解能力較差。缺乏有效的閱讀技巧與方法是導致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所以恰當?shù)卣莆占记膳c方法是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閱讀技巧和方法的指導、訓練。主要的閱讀方法與技巧有預測:要抓住文章的中心,就是文章的主題句。從主題句某段預測文章的大致內(nèi)容以及能涉及到的詞匯,然后開始閱讀開篇第一、第二段,從眾多的枝節(jié)中找出它的中心內(nèi)容進行歸納,對文章中事物的本質(zhì)待征和功用有了清楚的認識,抓住主題句和關鍵詞,更好地從整體上理解文章。英語的渠道,讓學生通過“錄音”這個量的積累達到“大膽說”這個積的飛躍。兩年來持之以恒,同學們的語音語調(diào)的模仿能力,以及在情景交流中都有了顯著的進步。
巧用空白錄音帶形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策略,每一次布置背誦的口頭作業(yè)我都要求學生先是模仿錄音機讀熟,為了錄好音,學生通常能做到很認真地準備,反復地錄,以求達到最佳效果。況且每一次的錄音都記錄在磁帶里面,學生很容易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反思、評價和調(diào)整。這樣就使得每一次錄音都能得到一次進步。要求學生錄制改編對話時,讓一成績好的學生與一成績差的學生結對,這樣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了他們的合作學習的策略和主動學習的態(tài)度,另外要求學生互相檢查錄音效果,又很好地培養(yǎng)了他們聽的能力,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學會檢查作業(yè),更正錯誤。
《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形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策略,其中提到的調(diào)控策略:是指學生對學習進行計劃、實施、反田 評價和調(diào)整的策略。確定學習目標、制定階段性學習計劃、學會檢查作業(yè)、更正錯誤等。只要我們充分而有效地使用好錄音帶,長期堅持下去,學生的良好的調(diào)控學習策略就一定會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