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瑩
(大慶市三永學校 黑龍江大慶 163711)
在德育工作中,向學生灌輸什么樣的價值觀、以什么方式促使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價值觀,這是兩個相互支撐、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重要問題。學校德育工作應當以生本教育的德育觀為基本視角,通過多種方式對學生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推動學校德育工作不斷取得實效。[1]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它是具有普遍適用性和價值理念,基本特征包括三個方面。[2]
1.時代性。社會價值觀念因社會生活日漸繁榮而日益多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24字的高度概括不僅僅是表述方式的變化,實質上是確立了一種進步性發(fā)展理念。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折射出歷史時代的發(fā)展變遷和人民群眾的內心期冀。
2.先進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要求,它融匯了多種社會價值理念,尤其是把中國執(zhí)政黨提出的建黨立國的各項理論、觀念、目標,加以有機整合提升,是更加符合中國實際的先進價值理念。[3]
3.現實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執(zhí)政黨對經濟社會發(fā)展實踐的基本經驗的高度濃縮,同時又對各項社會事業(yè)具有指導性、引領性。它之所以能夠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要求,根源就在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源于經濟社會發(fā)展實踐。[4]
生本教育是以生命為本的教育,生本教育的德育觀,強調的是以學生的思想內化提升道德教育的現實成效,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在校園活動中真正發(fā)揮主導作用。生本教育的德育觀具有三個特征。
1.選擇性。價值觀比較抽象,正義、邪惡、善良、丑惡并不是輕易可以做出描述的。學校德育的對象是在校學生,年齡、閱歷、身體上的不成熟,導致學生對各種價值觀念很難做出準確評判,面對各種相互交織的價值觀念,學生的盲目性無法避免。因此,教育工作者向學生灌輸價值觀時,要縮小價值觀的規(guī)定性,擴大價值觀的選擇性,在眾多價值取向中,努力促使學生“擇其善者而從之”。
2.體驗性。主觀能動性對個人價值觀具有重要影響。只有在思想認識上與所倡導的價值觀基本一致,學生才會用該價值觀指導自己的行為,從而構建一個知行合一的價值認知體系。這種自身體驗方式具有獨特性、唯一性。只有對公正、善良、誠信、正義等價值觀念親身進行實踐,才能領會其中要義,才可能將其變?yōu)樽陨韮r值認知的一部分。
3.主動性。各種社會事件的主人公都存在一定的價值取向。見義勇為、拾金不昧隱藏的是正義、誠信,打架斗毆、偷雞摸狗隱藏的是暴戾、貪財。學生面對動態(tài)變化的社會現象,一方面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另一方面也會主動進行判斷取舍,并且“擇一而從”。因此,對教育工作者而言,要引導學生主動體驗感悟真善美、主動克服抵制假惡丑。
學生德育工作有兩方面重點。一方面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本內容,另一方面要以生本教育的德育觀為基本視角,促進價值觀內化。兩方面相互推進,實質是以生本教育的德育觀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現學校德育工作方法與內容的統(tǒng)一。
1.采取案例教學,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吸引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比較抽象,中小學生難以深入理解。在德育工作中,可以采取案例教學方式,目的是減少說教性、增加趣味性。比如,向學生講述傳授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時,與其頗費唇舌地向學生講解中華文化的獨特創(chuàng)造、鮮明特色這些抽象詞語,不如繪聲繪色地講述“鑿壁偷光”、“囊螢映雪”、“聞雞起舞”等具體故事,后者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心理態(tài)度更加契合中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更易引發(fā)學生的共鳴和效仿。[5]
2.開展志愿活動,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各個層面的內容都有賴學生自身體驗,志愿活動能夠將體驗性充分發(fā)揮出來。比如,組織學生開展“光盤行動”,參加“學雷鋒”活動,創(chuàng)建“共青團路、紅領巾街”,可以為學生體驗勤儉節(jié)約、樂善好施、文明禮貌等價值觀念創(chuàng)造物理場景,這種親身感受本質上就是價值觀的內化過程。[6]
3.強化家庭教育,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承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不僅是來自教育工作者的教誨,還來自成年人的行為影響。價值觀教育不能單純依靠教育工作者每天8小時的常規(guī)推進,還必須依賴家庭教育。一方面學校要普及家長委員會和家長學校制度,鼓勵家長參與學校管理;另一方面家長要致力于培育良好家風,彌補學校教育不足,推動家庭美德傳承。
生本教育的德育觀為廣大教師提供了推進德育工作的新方式、新路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則深刻闡明了學校德育工作的精神實質、思想內核和引導方向。因此,學校德育工作應當以生本教育的德育觀為基本視角,通過多種方式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注重發(fā)揮學生的選擇性、體驗性、主動性,從而推動學校德育工作不斷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