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瑤
摘要:思維導圖是一種思維可視化方法,是一種思維工具,同時也是一種學習策略,正與英語科目核心素養(yǎng)下對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培養(yǎng)任務相符。本文主要從四個方面闡述:“運用思維導圖,訓練表達、寫作能力;運用思維導圖,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運用思維導圖,輔助語篇復述”。相信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思維品質(zhì),幫助學生根據(jù)一定的邏輯順序建構(gòu)知識網(wǎng)絡(luò),從整體上把握所學的英語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他們的英語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關(guān)鍵詞:思維導圖;思維品質(zhì);小學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10-0015
《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基本英語素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思維導圖幫助我們思考,理清條理和思路的思想線路圖,它是一種“知識圖表化”的表達方式,它可以將隱形的思維顯性化,從而有效構(gòu)建知識,發(fā)散思維,提高學習力。小學生的有意注意是很短暫的,思維導圖順應大腦的自然思維模式,也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習慣,可以幫助學生從繁雜的信息中迅速地發(fā)現(xiàn)概念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從而實現(xiàn)知識的可視化學習。如何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通過對現(xiàn)有的主題與語篇的理解,在不斷的語言與思維活動中,逐漸形成良好的知識結(jié)構(gòu),并學會創(chuàng)新遷移。筆者身為小學一線英語教師,嘗試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
一、巧用思維導圖,訓練表達、寫作能力
運用思維導圖教師可以更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教學意圖,學生可以更有條理地學習,幫助學習者獲取和鞏固知識,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邏輯性,嚴密性的有效途徑。執(zhí)教PEP5Unit1 Read and write(P9)時,可以用樹形思維導圖呈現(xiàn):
在Design a robot of your own.Draw and write about him/her環(huán)節(jié),孩子們就可以用樹形圖從外貌特征、性格特征以及由性格特征引出的行為、愛好等方面,設(shè)計自己的機器人,并用句型,He/She has ... He/She is... He/She can...等句型進行介紹,在學生思路打開后,筆者讓學生畫思維導圖,并四人小組跟同學交流介紹自己的機器人,讓每個學生都有練習口語的機會,最后請各組派代表介紹組內(nèi)的最佳機器人,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課后布置小練筆,寫六句完整的話,寫一篇介紹自己機器人的小廣告。下一節(jié)課再展示作業(yè),進行交流。這樣,學生的口語和書面表達能力都得到提高,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巧用思維導圖,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合理運用思維導圖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如孩子在學完P(guān)字母的lettle sound 后,可以讓學生找找P發(fā)/p/的單詞,并把它們用思維導圖畫出來。
把同類的單詞歸類到一塊,并附上相應的物品圖畫,孩子們邊找邊畫時,增加了不少的樂趣,在畫的過程中,孩子就能記住很多的單詞。
三、巧用思維導圖,輔助語篇復述
復述的過程,是學生對于所學內(nèi)容的內(nèi)化的過程,是學生對語言材料的吸收、存儲、思考、整理和表達的過程。
在教學 PEP6 Unit4 Read and write(P43)時,利用流動式思維導圖,對小貓成長過程進行排序,提煉每篇日記小貓的生長變化,并配以課文情境圖。在鞏固操練階段,筆者引導學生觀看思維導圖,鼓勵他們在思維導圖及主要枝干的提示下,邊看PPT邊描述,將整篇文章以敘述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
思維導圖對于教師來說,它除了記錄信息本身,還可以展現(xiàn)影響學習者思考的因素,揭示思考過程。教師可以利用它及時了解學生的思維動態(tài),有針對性地調(diào)整教學方法和策略,使得教學過程更合理,更有效。而對于學生來說,它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更加開闊,幫助學生理清知識脈絡(luò),提高學習能力,提升核心素養(yǎng)。
(作者單位:浙江省浦江縣大溪中心小學 3222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