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光屏
摘 要:朗讀是閱讀的一項重要技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舉足輕重。朗讀有助于培養(yǎng)閱讀理解能力,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學生的朗讀水平高不高,很大程上取決于教師的朗讀水平,因此,教師必須掌握一定的朗讀技巧。
關鍵詞:朗讀技巧;停頓;重音;速度;語調;節(jié)奏
朗讀是把書面語言轉化為發(fā)音規(guī)范的有聲語言的再創(chuàng)造過程,是一個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要在重視原作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運用各種技巧進行語言藝術的再加工。朗讀有助于培養(yǎng)閱讀理解能力,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學生的朗讀水平高不高,很大程上取決于教師的朗讀水平。
一、加強對朗讀的認識
朗讀是學生閱讀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閱讀教學中最經(jīng)常最重要的基本訓練。它是指書面語言轉化為出聲的口頭語言的閱讀,是發(fā)聲閱讀。教學法理論中對朗讀有過這樣的論述:文章的講解是分析、朗讀是綜合;講解是鉆進文中,朗讀是躍出紙外;講解如同進行解剖,朗讀卻如同給作品以生命;講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讀能使人感受。朗讀是學習語文的一扇窗口,是感知教材內容的第一步,通過朗讀可以了解到作者的深思匠心及文章的要義,對于課文難點,妙處,只有通過反復朗讀才會體味到,對于各種語文知識,技能的獲得也靠反復讀。學生可以通過朗讀理解課文的詞句篇章,領會文章的主旨、神韻、風格,受到熏陶感染。其次,朗讀有助于語言的積累,在反復的朗讀吟誦之中,詞、語、句、段、篇能夠順利地進入學生的語言倉庫,能鍛煉學生用語言描繪事物、表情達意的能力,以致能提高聽、說和寫作水平,加大語文為生活服務的力度。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朗讀,檢查他們對課文的理解程度、感情傾向、認識水平和運用程度。所以,在教學中狠抓朗讀,的確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注重朗讀的訓練形式
(一)停頓
指語句或詞語之間聲音上的間歇。停頓一方面是由于朗誦者在朗誦時生理上的需要;一方面是句子結構上的需要;再一方面是為了充分表達思想感情的需要;同時,也可給聽者一個領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余地,幫助聽者理解文章含義,加深印象。
1.生理停頓。即朗誦者根據(jù)氣息需要,在不影響語義完整的地方作一個短暫的停歇。生理停頓不妨礙語意表達,不割裂語法結構。
2.語法停頓。在書面語言里就反映為標點。一般說來句號、問號、嘆號后的停頓比分號、冒號長;分號、冒號后的停頓比逗號長;逗號后的停頓比頓號長;段落之間的停頓則長于句子停頓的時間。
3.強調停頓。即為了強調某一事物,突出某個語意或某種感情,在不作停頓的地方作了停頓,或者在書面上有標點的地方作了較大的停頓。強調停頓主要是靠仔細揣摩作品,深刻體會其內在含義來安排的。
(二)重音
指朗誦、說話時句子里某些詞語念得比較重的現(xiàn)象。一般用增加聲音的強度來體現(xiàn)。
1.語法重音。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況下,根據(jù)語法結構的特點,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讀的,叫語法重音。語法重音的位置比較固定,常見的規(guī)律是:①一般短句子里的謂語部分常重讀;②動詞或形容詞前的狀語常重讀;③動詞后面的形容詞、動詞及部分詞組充當?shù)难a語常重讀;④名詞前的定語常重讀;⑤有些代詞也常重讀;如果一句話里成分較多,重讀也就不止一處,往往優(yōu)先重讀定語、狀語、補語等連帶成分。值得注意的是,語法重音的強度并不十分強,只是同語句的其他部分相比較,讀得比較重一些罷了。
2.強調重音。指為了表示某種特殊的感情或強調某種特殊意義而故意說得重一些的音,目的在引起聽者注意自己所要強調的某個部分。何時該用強調重音并沒有固定的規(guī)律,而是受說話的環(huán)境、內容和感情支配的。在朗誦時,首先要認真鉆研作品,正確理解作者意圖,才能較快較準地找到強調重音之所在。
(三)速度
用于烘托氣氛,突出內容發(fā)展變化,增強文體表達效果,可以從四個方面把握。
1.區(qū)別氣氛??熳x表達熱烈、快樂、緊張、恐怖,慢讀表寧靜、莊重、沉悶、凄涼。
2.人物性格。年輕人說話快;開朗活潑,勇敢機智,或狡猾奸詐者講話速度宜快;老年人講話,或者誠實淳樸、沉著鎮(zhèn)定、愚昧遲鈍者,講話宜慢。
3.人物心情。心情愉快歡暢或緊張焦急時話速度較快,心情沉重悲哀或者表緬懷心情的話速度較慢,抨擊痛斥敵人時候語速度更快。
4.區(qū)別題材。抒情性強的詩文,語言速度不宜過快,慷慨激昂的文章和激情奔放的詩歌,語言速度不宜過慢。
(四)節(jié)奏
課文所表達內容由思想感情決定的快與慢、抑與仰、輕與重、虛與實等回環(huán)交替的聲音形式就是節(jié)奏。朗讀時先要了解該文屬于哪一節(jié)奏類型,如輕快型、低沉型、舒緩型等。然后才選擇合適的語調。朗讀《梅花魂》中的語句:“是啊,鶯兒,你要好好保存!”(低沉型,用激動的語氣。)再如“她是最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的呢!”這一句應用凝重型、贊美、自豪的語氣。“一個中國人,無論在怎樣的境遇里,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應用高亢型,堅定的語氣。
三、結語
朗讀是語文課的靈魂,學生朗讀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學的訓練方法,掌握一定的朗讀技巧,那么,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是指日可待的。
參考文獻
[1]蘇發(fā)柱.中小學閱讀教學“讀”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革新,2006,(1).
[2]王宇紅.朗讀技巧[M].湖北:廣播電視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