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艷
摘要:在“師友互助”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不但是學的主體,也是教的主體,不是教師教學生,而是學生教學生。問題由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解決,概念由學生自己去概括提煉,作業(yè)由學生自己去選擇布置;教師只是在關鍵的地方點撥,總結,提升。因此“師友互助”教學模式不僅是學習上的互相幫助,更重要的是個性的張揚互補和人格上的相互影響及共同發(fā)展。
關鍵詞:師友互動;主動學習;合作共贏
為了促進課堂教學的高效化最優(yōu)化,提高教學質(zhì)量,一年前我校到山東即墨二十八中學習了“師友互助”的課堂教學模式。結合本校八年級學生的現(xiàn)狀,我們實行了"師友互助"教學模式,構建了充滿活力的課堂,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校八年級的每一個教師把“師友互助”教學模式的理念貫穿到教學中,從中我也受益匪淺,樂在其中。現(xiàn)在我把自己對“師友互助”教學模式的認識,做法和體會總結如下。
一、和諧互助 主動學習
“師友互助”就是學生同桌兩人為一個單元組,兩人有明確的角色分工,學習優(yōu)秀的做“師傅”,學習較弱的當“學友”,在課堂上,小師傅要做到:耐心的講解,負責的提問、檢查,中肯的鼓勵;小學友要做到:認真地聽講,努力地學習,虛心接受批評。師友互助學習,共同提高。
課堂上師徒互助學習,貫穿始終。共有5個環(huán)節(jié),即“交流預習”、“互助探究”、“分層提高”、“總結歸納”、“鞏固提高”。 “學生問學生、學生教學生、學生幫學生、學生檢查學生、學生影響學生、學生引領學生”,將學習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要將話語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教師要學會傾聽;要將探究權還給學生,讓學生經(jīng)歷探究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
“師友互助”使學生在參與中成長,在互助中發(fā)展,在和諧的課堂組織關系中學會思考、學習、合作、共同成長?!皫熡鸦ブ笔箤W生在參與學習過程中充分調(diào)動與激發(fā)求知欲望,挖掘其智慧潛能,使具有個體差異的學生都能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積極的學習體驗,并在教師指導下,積極主動學習,全面和諧發(fā)展。
師友互助課堂完全凸顯了學生的主體性。一半師傅一半學友占據(jù)課堂的整個江山,師友同桌和諧互助30分鐘,真正實現(xiàn)了生命的狂歡;教師只占15分鐘的授課時間,點撥、總結、提升,真正實現(xiàn)了價值的濃縮。老師集體講解和學生一對一講解結合在一起,實現(xiàn)點對面與點對點的結合。
這樣,通過學生幫助學生,兵教兵,亦師亦友,實現(xiàn)師友雙贏。課堂上,教師以學定教,根據(jù)課堂上學生互助的具體學情進行巡視點撥、引導,當學生遇到共性的問題時,教師才走向講臺講解。當然,學師、學友不是固定不變的,為了保障同伴互助合作的有效性,可以動態(tài)管理。經(jīng)過一段時間,個別學師會因為勝任不了而被調(diào)整為學友,而有的學友會因為進步較大升為學師。
二、制定細則 激發(fā)上進
規(guī)則的詳盡和公平是激發(fā)學生努力的前提。獎勵機制中有三個標準。
第一個標準是隱性的但實際上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老師每一次對進步學生的口頭激勵。在合適的時間你的激勵會是學生努力的原動力。針對已存在著差距,但又有著巨大潛能的學生,努力提高他們的成就動機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每一次口頭激勵都在告訴學生你獲得了一些成就,你有潛力繼續(xù)獲得更多的成就,促使學生提高被激勵的需要,有了一種希望自己取得更大成功的美好愿望。
二是向家長匯報。孩子進步了,每一階段之后將進步明顯的同學以祝賀信的形式傳遞給家長。雖是只字片語,讓孩子帶回的卻是勝利的感覺。作為家長,也激發(fā)了他們要把孩子培養(yǎng)成才的動力,他們愿意花更多的時間教育孩子鼓勵孩子關注孩子。
三是和班級的評比制度掛鉤。將優(yōu)勝組的學生名單匯報給班主任,在班會課上向這些同學表示祝賀,并上墻表彰!以此表明我們的合作學習是一件比較“嚴肅”并且需要每個同學認真去做的事情,讓每個學生更加重視合作的存在以及合作帶給他們學習進步的快樂。
但是,不管是哪一種獎勵,獎勵時都必須整組一起獎勵,榮辱與共。讓學生們知道不僅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而且要為小組負責。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學習對集體負責,主動參與討論學習,不能有消極等待或依賴小組其他成員的思想,而是和組員形成合作共贏的關系。當然不妨以“特別是某某同學表現(xiàn)出色”這樣的話語指出學生中的榜樣,讓別的同學向他學習。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嘗試,班內(nèi)出現(xiàn)了“你追我趕”的學習熱潮---“學友”爭當“學師”; “學師”爭當“名師”。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成績就自然而然 地上升了。
三、因材施教 合作共贏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學生在“和諧互助”的教與學的過程中,“學師”要教會“學友”,必須了解“學友”對知識掌握情況,必須要“因材施教”。
剛開始實施“師友互助”教學模式時,同學們都覺得新鮮。但是中學生的不成熟、不耐挫性很快就表現(xiàn)出來了。因此,合作反反復復,有時也陷入低谷。這個時候我們必須在合作中注入新的方法,新的合作規(guī)則,不使學生倦?。涣硗?,學生的合作處處充斥情感的碰撞,經(jīng)常發(fā)生的就是組員之間合作的矛盾,鬧別扭等。除了組長,作為教師,也應和學生多進行心理上的溝通,不僅僅鋪墊師生合作,生生交流的情感基礎,更要減輕學生心理負擔。
“師友互助”的課堂教學模式,有效克服了傳統(tǒng)班級授課的弊端,巧妙地將孔子教學相長的思想應用于師友合作互助學習中,將個別教學與集體教學有效結合,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是對學校原有的目標教學、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模式的一種本土改良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師友互助”動態(tài)課堂極大地調(diào)動了師友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度,課堂上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學習中的旁觀者,實現(xiàn)了師友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