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
摘 要:生本理念的核心思想就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高度尊重與關注學生。本文以此為基礎,結合教學實踐,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進行探索,其探索均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技巧,以有效的方式促進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關鍵詞:生本教育 高中英語 閱讀課教學
一、核心概念界定
生本理念(又稱生本教育理念),是指“真正以學生為主人的,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生本教育實驗在國內百多所中小學學校開展后產(chǎn)生巨大的效果和社會影響,引起了教育界的強烈回響。然而生本教育的管理理念跟傳統(tǒng)教育的管理理念有所不同,生本教育是一種嶄新的教育理念,它能使教育者在生本教育的實踐中充分體會到教育的真諦,享受到教育的樂趣和兒童生命力量的神奇,得到良好的發(fā)展。
本人已從事15年的英語教學活動,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切身感受到高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重要性,特別是閱讀的基本技巧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高中英語課文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方式。本人在結合自己教學實踐的基礎上,通過借鑒現(xiàn)代英語教學中成熟的理論,逐步形成了行之有效的閱讀教學模式以與同行交流和共同進步:
二、具體的方法策略研究
(一)找準精彩的導入點,引導學生帶著興趣和好奇心開始閱讀
巧妙而恰當?shù)膶肽芤龑W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激發(fā)興趣和求知欲,自然而然進入到閱讀教學,這也是生本教學理念的體現(xiàn)。閱讀教學一定要充分調動起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找準導入點,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不同類型的課文可采取不同的導入方式,以保持學生的新鮮感。
(1)設置恰當?shù)囊蓡枌?,激發(fā)學生探究心理
即通過對課文中某知識點進行設定疑問導入,設置疑問的好處就是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好奇心,希望快點進入教學閱讀,了解事件的經(jīng)過及結果,了解相關人員的命運走向。帶著這種迫切心情進入教學,會大大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和積極的探究思維。
(2)借用身邊人或事導入,拉近學生課文距離
通過舉例學生身邊的人、動物或事,可以讓學生產(chǎn)生親切感,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進而以良好狀態(tài)進入教學。如The Olympic Games一文的學習,教師可以安排學生搜集北京奧運會相關的事件的資料,如開幕式的導演張藝謀、開幕式上所運用的特技、在本屆奧運會上獲得金牌數(shù)量、獲得金牌的運動員等,通過這些學生非常熟悉且感興趣的內容,引出本文的學習,使學生提前就熟悉了與奧運會相關的資料,會大大提升他們對本文的閱讀興趣,因為從一開始上課前就參與了教學,并開始文本閱讀,效果一定會比直接進入閱讀要吸引學生。
(3)設定恰當課題辯論導入,激活學生思辨思維
辯論使思想碰撞、思維創(chuàng)新。如同樣以課文“Canada-The True North”為例,經(jīng)過對文章的整體了解和教學中大量關于加拿大的信息的了解,教師可以通過一個問題來引出辯論內容,問學生愿意用哪三個詞語來描述對加拿大的認識?為什么?What three words would you use to describe Canada? Why?要求學生進行分組以正反兩種觀點展開辯論,使學生快速進入文章的閱讀學習情境中。另外教師還可根據(jù)課文的不同題材、不同類型選擇形式多樣的導入點,如音樂導入法、故事導入法、電影導入法等等,使學生經(jīng)常保持良好新鮮感。
(二)巧設閱讀策略,強化培養(yǎng)學生閱讀技能
(1)靈活運用略讀技巧與查讀技巧
略讀是相對于精讀而言的,即學生通過瀏覽文章的標題、關鍵詞,采用跳讀或略讀的方法快速默讀課文,利用這些技巧以更快地了解課文大意,可以明顯提高閱讀速度和效率。查讀是指閱讀時,訓練學生對具體數(shù)字、日期、人名和地名等進行查閱,而與所查閱內容無關的信息,尤其是個別生僻詞要忽視掠過,提高閱讀速度。
(2)利用上下文的關聯(lián)詞來推斷詞意
利用上下文或上下句推斷詞意,也是一種很重要的閱讀技能,其目的在于避免學生在閱讀時受一些生僻詞的影響,以提高其閱讀效率。通過核心詞、核心語句來推斷文章大意或詞意也是很好的方法。
(三)利用課后活動設計,升華對閱讀材料的理解
(1)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對課文進行重新表述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對一篇文章,當我們再用自己的語言對其進行重新敘述時,會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一些新的相關的詞匯和材料。在這個復述過程中,學生對語言的組織和理解能力得到快速提高,包括其對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和閱讀力也會相應得到強化。
(2)運用分析討論方式訓練學生的思辨表達能力
對于課文,不論哪種題材,通常都會有多種不同的角度和觀點,在教學中,學習課文后,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分組討論的形式,每一組代表不同的觀點,雙方進行辯論以論證自己的觀點。在辯論的過程中,學生要圍繞自己的觀點組織語言、搜尋素材、正確表述,有助于強化學生的邏輯思辨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教材中文章主旨的理解和相關知識點的復習和再強化。如,課文琥珀屋Amber Room章節(jié)的學習,可針對目前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社會現(xiàn)象,讓學生分組從正反兩方面去討論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辯論中會加深學生對文章主旨及之外的要意得到明晰的認識。
(3)運用角色代入演繹文章提高學生語言表現(xiàn)力
如對于教材中以小說或戲劇形式體裁出現(xiàn)的課文,可借助角色代入法對文章進行演繹,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語法知識的運用。具體來說,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角色代入,通過角色分工,對文章中對話通過還原文中場景進行演繹。包括在句型、人稱的選定、情感的定位等,學生都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進行合理的重新演繹,在這個演繹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方式、情感表達、豐富語言及故事描述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訓練,學生對文章的閱讀理解和思維延展都會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結語
不同的教師,就會有不同的教學思路和模式。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完全可以打破原文的限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能力及課文的內容,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技能和語言的運用能力為出發(fā)點,師生共同討論設計合理的閱讀方式,共同挖掘出文章的內涵,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并享受創(chuàng)新閱讀、理解的樂趣,進而得到素質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如密,孫元濤著.新世紀教師教學藝術策略[M].中國青年出版社,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