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立足家校育人 改變學生行為習慣

      2018-04-08 10:26:35范鳴軒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8年17期
      關(guān)鍵詞:行為習慣家校習慣

      ◎范鳴軒

      習慣決定命運,一個良好的習慣往往會對學生終生受益,為他們的成長起著指導作用,學生要想有一個良好的習慣就需要從小對他們開始培養(yǎng),對于學生的習慣培養(yǎng)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話題。在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需要老師采用正確的方式去引導他們,同時也離不開家庭中父母的影響。

      教育思想家烏申斯基曾經(jīng)說過:“人的好習慣就像是在銀行里存了一大筆錢,你可以隨時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個人的壞習慣就好像欠了別人一筆高利貸,老在還款,老還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比艘坏B(yǎng)成一個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必須從小抓起,從點滴做起,必須靠潛移默化、日積月累。葉圣陶先生曾說:“習慣是從實踐中培養(yǎng)出來的,知道一點做一點,知道幾點做幾點。積累起來,各方面都養(yǎng)成習慣,而且都是好習慣,就差不多了。”

      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需要依靠老師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教育,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齊抓共管,使學生得到健康成長。加強老師與家長的溝通,通過家校聯(lián)系手冊、家長委員會、班級微信群等多種渠道,密切教師與家長的聯(lián)系,幫助家長提高教育意識,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同步進行。

      日本教育家福澤渝吉說:“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家庭對孩子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品德的形成,個性的發(fā)展有著重要影響。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也不容忽視。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文明習慣都必需從小抓起、從小事抓起。教師如果能在平時的工作中重視養(yǎng)成教育,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對學生以后甚至將來的學習、工作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重視家庭與學校的配合,構(gòu)建良好的教育體系

      學生的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不僅僅需要學校的努力,更需要家庭的配合。因為一個家庭是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場所,家庭屬于社會的一份子,孩子的家庭背景各不相同,他們受到的家庭影響也都不一樣。

      學校在教育學生方面起著主要作用,家庭和社會在教育學生方面也發(fā)揮著重要的意義。在以往的教育過程中,有一部分學生的行為很令人頭疼,比如,他們不按時完成作業(yè),上課遲到等,最后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基本上都是屬于在家里沒有受到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影響,在家里缺乏父母的管理和指導導致這些學生養(yǎng)成了壞習慣。這些學生中也不乏有頭腦聰明的人,如果教師和父母一昧的對他們放縱不管的話,那么他們的表現(xiàn)會越來越差。

      所以這一類型的問題要想得到改善,就必需要發(fā)揮家長在對孩子培養(yǎng)過程中的作用,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需要和學生的家長溝通,向他們及時反饋孩子在學校中的表現(xiàn),并且說服家長與教師一塊培養(yǎng)學生。教師應(yīng)該為家長有做不到的地方提出糾正意見,給出一些培養(yǎng)孩子習慣的正確指導。

      二、教師對學生良好習慣形成感染力和示范性

      良好的習慣屬于人們的道德資本,這個道德資本是不斷增值的。對于人們的現(xiàn)實生存具有非常密切的關(guān)系,人們只是依靠理性進行支配,還要受到思維和行為的制約,使規(guī)范的期待可以變成穩(wěn)定的習慣。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這個階段學生的學習往往從模仿開始。教師是學生心中的楷模,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校園生活的陪伴者,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孔子在關(guān)于教師的論述中提到“以身作則,身教重于言教”,這就要求教師要嚴于律己,身體力行,用自己的模范行為教育學生,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成為學生的表率。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學生暫時做不到的,自己也要先做到。

      三、從小事做起,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

      《老子·道德經(jīng)》中有這樣一句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最有利于習慣的養(yǎng)成。

      教師必須注意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抓起。

      良好的習慣將影響人的一生,生活習慣的好壞直接關(guān)系到一個人生活質(zhì)量的高低,有時也可能成為別人判斷一個人品質(zhì)優(yōu)劣的標準。教師要把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作為教育的著力點來抓。大量事實證明,品德高尚的人,一定是具有良好行為習慣的人,良好的習慣一旦養(yǎng)成,就會成為一種自然的反應(yīng)。在教育過程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學生說話不注意,出口成“臟”;行為習慣不好,到處亂扔;和同學說話方式不注意,發(fā)生糾紛,甚至大打出手等現(xiàn)象。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yīng)積極開展各類有益孩子良好生活習慣養(yǎng)成的活動。如:開展“說說身邊的雷鋒”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向身邊的好榜樣學習的習慣;堅持做“每日一善”小結(jié)活動,培養(yǎng)學生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做好事,幫助他人的好習慣;每周要求學生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wù)勞動,返校后同學間相互交流,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勞動,在勞動中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四、潛移默化、日積月累

      養(yǎng)成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心靈喚醒另一個心靈。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向上的價值觀是“讓孩子健康成長”的重點保障。習慣是一種行為模式,是反復(fù)“操作”的基礎(chǔ)上建立起來的條件反射。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必須從小抓起,從點滴做起,必須靠潛移默化、日積月累。學生良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yǎng)成的,必須依靠學生多次反復(fù)的實踐,要從小培養(yǎng),從點滴處培養(yǎng)。在培養(yǎng)過程中,教師不應(yīng)太過于看重成績、疲于應(yīng)付考試而忽略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一項行為習慣至少要經(jīng)過21天不間斷的訓練才能形成。可見,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須長期堅持,反復(fù)訓練。

      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發(fā)展,作為教育工作者需要放下分數(shù)的壓力,更多地去關(guān)注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培養(yǎng)積極、樂觀、健康的人才,讓每一個孩子在校園里昂首闊步。

      提倡家校共育,教師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梢酝ㄟ^“電話”、“家校聯(lián)系手冊”、“微信”的方式及時與家長進行交流,了解孩子在家的行為,并給家長提出一些指導建議,幫助家長正確引導、培養(yǎng)孩子的行為習慣。此外,我們要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將行為習慣教育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各個細節(jié),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優(yōu)良品德。

      五、家校共育的途徑

      1.家訪 家訪是學校和家長聯(lián)系的重要渠道,是教師了解學生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以及獲取真實信息的主要途徑。班主任每年對學生要家訪一次,家訪過程中要作好家訪記錄,切實尋找問題,解決問題,促進學生發(fā)展。家訪時,一定要讓孩子在場,教師要有誠心和愛心,要多表揚孩子的進步,真正起到教師、學生、家長之間建立合作關(guān)系。

      2.家長會 建立家長委員會,定期召開家長會以促進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交流與合作。家長會是爭取家長配合的有效途徑。

      3.建立家校聯(lián)盟微信群,讓家長參與教育 請家長進群參與學校教育活動,以了解學校,認識學校與學校保持一致。家校聯(lián)盟群的建立,就像在家庭和學校之間架設(shè)了一座彩虹橋,使家庭教育研究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家庭育人環(huán)境明顯改善。

      家校合育,強調(diào)的是家庭和學校要共同承擔對學生的教育工作。立足家校育人,就是要做到家庭和學校心手相牽、和諧共進。作為學校,正確處理好與家長的關(guān)系也是教育學生、密切師生關(guān)系的一個重要方面。家長和教師在教育目標上其實是一致的。實踐告訴我們,學校要搞好學生的教育工作離不開家長的密切配合。因此,只有立足家校育人,充分發(fā)揮家庭和學校的教育優(yōu)勢,使之形成互補,才能改變學生行為習慣,實現(xiàn)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雙贏。

      [1]劉鶴.小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

      [2]劉曉.基礎(chǔ)教育“家校合作”的探析[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2.

      [3]陸春曄.影響小學家校合作的主要因素及應(yīng)對策略[D].蘇州大學,2010.

      [4]方舟.好習慣改變孩子的一生[M].中國時代經(jīng)濟出版社,2011.

      [5]楊艷.有效家校合作途徑探索[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4,(5):36.

      [6]方華.家校共育贏未來——對家校合作教育的思考[J].江西教育,2014,(1):11-13.

      猜你喜歡
      行為習慣家校習慣
      家校距離
      良好的行為習慣要從幼兒抓起
      甘肅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6
      上課好習慣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教書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18
      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探討
      教書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16
      體育課中留守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
      甘肅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40
      當你不喜歡,你就不習慣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2
      你總要習慣一個人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8
      好習慣
      家校合作,讓“名著導讀”落到實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
      揭阳市| 肃南| 宜川县| 囊谦县| 苏尼特左旗| 嘉鱼县| 萝北县| 姚安县| 临澧县| 广东省| 铜梁县| 界首市| 武川县| 富源县| 上杭县| 视频| 鹤岗市| 监利县| 治县。| 独山县| 电白县| 五指山市| 镇雄县| 彭泽县| 黑龙江省| 兰西县| 运城市| 都兰县| 杭锦旗| 铜山县| 新兴县| 若羌县| 北票市| 甘南县| 石棉县| 图木舒克市| 昆明市| 凌云县| 略阳县| 贡山| 花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