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立民 郭宗敏
摘要:閱讀關乎個人修養(yǎng)和強國大計,閱讀推廣工作在當下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意義。本文闡述了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必要性,指出當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重點在于激發(fā)閱讀興趣,培養(yǎng)閱讀習慣,提高閱讀水平,探索通過培養(yǎng)學生“悅讀”和“深閱讀”的途徑達成目標,并提出有關閱讀推廣工作長效機制的建議。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長效機制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8.02.011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5707(2018)02-0044-03
Abstract: Reading is about self-cultivation and national benefits which makes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ies extremely significant in the present. This article expounded the necessity of reading promotion in librari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current focus on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ies is to stimulate interest in reading, develop the habit of reading and improve reading level. It also explored the ways students reach the target through the “joy reading” and “deep reading” and proposed suggestions for the long-term mechanism about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ies.
Key words: librari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ading promotion; long-term mechanism
閱讀是人類早已普遍認同與實踐的一種智力活動,閱讀推廣是圖書館、出版機構、媒體、網(wǎng)絡、政府及相關部門等為培養(yǎng)讀者閱讀習慣、激發(fā)讀者閱讀興趣、提升讀者閱讀水平、促進全民閱讀所開展的有關活動和工作[1]。閱讀推廣工作的開展,可以幫助人們認識閱讀的意義,選擇正確的閱讀內容,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水平,在現(xiàn)階段新的形勢條件下對閱讀推廣工作進行深入探究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必要性
經(jīng)典優(yōu)秀的書籍凝聚著人類文明與智慧的結晶,通過閱讀,就個人而言可以積累知識,增長智慧,提高修養(yǎng);對國家和民族則意義尤為重大。一個民族的閱讀水平反映了這個民族在世界之林的生存能力,預示著該民族未來發(fā)展的趨勢。黨和國家
充分認識到全民閱讀的重要性,“倡導全民閱讀”已連續(xù)三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十三五”規(guī)劃綱要中,“倡導全民閱讀”更是升級為“推動全民閱讀”,體現(xiàn)了全民閱讀在國家建設中的戰(zhàn)略高度。
高校是未來人才的主要培養(yǎng)基地,大學生處于人生中最好的階段,他們思維敏捷,精力充沛,熱情洋溢,求知欲望強;他們身負強國重任,理想之光驅動著他們努力提高專業(yè)能力和綜合素質,因此閱讀對這個群體而言更為重要。而當下大學生閱讀存在的一些問題已日益凸顯,這些問題集中表現(xiàn)在大學生閱讀的“碎片化”“功利性”和“膚淺化”等。作為保存和傳播文化遺產(chǎn)和文獻信息、服務于教學和人才培養(yǎng)的機構——高校圖書館,科學有效地開展閱讀推廣是當前最重要的服務工作。
2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工作重點
近年來眾多高校圖書館在閱讀推廣方面已做了許多工作。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共存,高調和常態(tài)并重,可學習和借鑒的經(jīng)驗已有很多。筆者通過研究認為當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工作重點應放在激發(fā)閱讀興趣,培養(yǎng)閱讀習慣,提高閱讀水平,引導學生讀者群“好讀書”“讀好書”,最后達到“讀書好”,使自身素質得到全面提升。具體途徑就是圖書館要幫助有閱讀問題的學生克服自身和環(huán)境的各種障礙,通過“從‘閱讀到‘悅讀”,“從‘淺閱讀到‘深閱讀”的過程轉變成一名優(yōu)秀的“讀者”。
2.1 從“閱讀”到“悅讀”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所謂良好,最大的特征是這種習慣最好是長久的,終身的,而不是附庸風雅,湊一時熱鬧。讀書歸根結底是個人的事,應該成為一種伴隨終身的習慣,深入人的思想和骨髓中去,而一種能伴隨終身的習慣必然是愉悅身心的某種行為,不只是“閱讀”,更應是“悅讀”。
2.1.1 深入研究學生閱讀心理 根據(jù)教育學和心理學原理,終身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和習慣養(yǎng)成取決于有效的早期閱讀,如果能夠在青少年時期就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更有利于樹立終身閱讀意識和終生學習觀念[2]。習慣的養(yǎng)成有賴于興趣的支撐。要想通過閱讀推廣引導學生從“閱讀”達到“悅讀”,就要采取豐富多彩、生動有趣、靈活創(chuàng)新的活動形式和活動內容來吸引讀者,引導讀者。大學生活主要內容圍繞學業(yè)功課、求職深造、社會熱點、興趣愛好、人生思考等諸方面,對學生閱讀心理、興趣需求應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才能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正確引導。大學圖書館應遵循科學原理對學生讀者潛移默化地發(fā)揮影響作用,爭取讓每個學生離開大學前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讀者”。
2.1.2 努力保持傳統(tǒng)項目活力 圖書館傳統(tǒng)閱讀推廣項目包括書目推薦、書展、講座、征文、讀書比賽、演講比賽等。在現(xiàn)階段此類推廣項目要保持活力,繼續(xù)發(fā)揮作用,就必須結合時下背景,利用新理論、新技術做出新意。在活動開展前要通過網(wǎng)絡問卷、學生座談、專家論證、社交媒體交流討論等方式,充分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閱讀心理)和真實需求?;顒又小⒒顒雍蟮倪@種交流互動要一直保持,以保證對活動形式和內容不斷改進修正爭取最大的效益。以往有些單位只是為了完成任務,搞一些“廣場效應”的活動,今后應摒棄其中華而不實的成分,堅持“將讀者放在第一位”的服務意識,做到不是一時吸引讀者而是將他們永久留下,讓他們在書中流連,讓好的書籍真正成為他們的精神家園。
2.1.3 全方位設計打造精品推廣活動 高校圖書館應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學生閱讀心理特點的基礎上,結合當下學生青睞的網(wǎng)絡閱讀、移動閱讀、多媒體閱讀等閱讀形式全方位設計打造各種精品推廣活動,以趣味形式吸引眼球,以豐富內容營養(yǎng)讀者。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很多高校每年的讀書節(jié),讀書季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形成一定的品牌效應。比如舉辦特色書展,一改單調設置展板,只做簡單介紹的陳舊模式,設計閱讀攝影展、經(jīng)典電影選映、講座視頻點播等多樣化的形式,豐富讀者的觀展體驗[3]。配合節(jié)日和活動節(jié)點舉辦各種讀書競賽,而競賽方式的投票和選拔、演講和討論等都可以線上線下同時展開,參賽作品既可以用讀后感書評等文稿形式,也可以用多媒體圖片、聲頻、視頻方式提交。網(wǎng)絡多媒體等現(xiàn)代技術支持下的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不受時空人員限制,讀者參與度高,互動交流密切,學生自我認同感強,興趣和熱情隨之增強。也有一些學校則利用青年人的偶像心理,通過選拔閱讀推廣人,甚至設立閱讀推廣大使,以形象代言的新穎模式推廣校園閱讀,打造本校的閱讀品牌[4],引領閱讀效果非常明顯。
2.2 從“淺閱讀”到“深閱讀”
“淺閱讀”是當代大學生群體的閱讀硬傷。當代大學生一方面受教育程度高,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強,重視個性;另一方面生活優(yōu)越,缺乏歷練,部分學生喜歡享樂,性格中惰性成分大。互聯(lián)網(wǎng)數(shù)字閱讀尤其是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閱讀方式的便捷性、社交性、娛樂性等特點,正滿足了這個群體新信息環(huán)境下的文化消費需求。但網(wǎng)絡信息龐大蕪雜,良莠不齊,移動閱讀等更是存在碎片化、淺顯性的弊端,圖書館針對這種局面,必須合理利用新技術支持的多元閱讀方式,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
2.2.1 開展宣傳講座等活動,積極倡導“深閱讀” 圖書館承擔著思想導向、信息導播的教育職能,可以通過邀請教育學及心理學專家、名人學者開展講座活動,深入剖析“淺閱讀”的弊端,宣傳“深閱讀”的意義。“淺閱讀”因其信息的分散、缺乏系統(tǒng)性、內容膚淺等缺陷,導致閱讀者無法集中注意力,更談不上深入思考,難以實現(xiàn)知識結構的豐富和提升,加之休閑娛樂性強,往往導致浪費大量時間。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棟梁,應將讀書放置在國家強大和民族復興的理想制高點上,延續(xù)“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先輩遺志,系統(tǒng)閱讀有深度有價值的經(jīng)典、專業(yè)文獻,深入思考,增長知識,提升思辨能力,使“深閱讀”成為提升自我人文素養(yǎng)、綜合能力的重要方式。
2.2.2 開展網(wǎng)絡導讀服務,走出新技術閱讀誤區(qū) 互聯(lián)網(wǎng)上信息資源豐富,但數(shù)量龐大,良莠不齊,缺乏有序性,要得到合理運用,圖書館必須做好網(wǎng)絡導讀工作。網(wǎng)絡導讀就是以網(wǎng)絡為平臺,以館藏資源、數(shù)字化資源、網(wǎng)絡信息資源等為基礎,經(jīng)過一定加工整理,形成系統(tǒng)的導讀資源,為讀者更好地開發(fā)和利用網(wǎng)絡資源提供幫助[5]。高校圖書館要重視電子資源建設,遴選優(yōu)秀的館藏實體資源進行數(shù)字化,同時搜尋整理適合的網(wǎng)上讀書資源,如優(yōu)秀的讀書網(wǎng)站、免費電子書刊、高水平的學術專業(yè)論壇等,建立起高效便捷的網(wǎng)絡信息資源導航;還可以在圖書館主頁上開設一些讀書專欄,開展網(wǎng)上讀書活動。
2.2.3 深入加工推廣內容,優(yōu)化碎片化閱讀 大學生學業(yè)功課緊張,利用碎片化時間來接收信息,從理論上而言的確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方式,然而這只是技術提供的便利,最關鍵的還在于接收內容的質量。圖書館可以借鑒一些教育類、閱讀類應用程序(APP),還有一些微信訂閱號及新聞類閱讀器的做法,將信息點從閱讀對象體系中抽取出來,重新組織成小的知識單元進行主動推送,采取閱讀周期的方式,在周期內每日或定期推送有限長度的信息。學生通過積累此類信息,既能保證學習的體系化,又能利用碎片時間,一舉兩得,有效解決用戶的知識系統(tǒng)化需求和時間管理碎片化之間的矛盾;在學生方面因為用時少,容易完成,個人成就感高,有利于鼓勵用戶養(yǎng)成閱讀習慣[6]。在推送時還可以設置一些鼓勵方式,比如簽到集獎等,提高閱讀的趣味性。
3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長效機制
3.1 堅持與創(chuàng)新理念
當前高校閱讀推廣工作開展效果大小不一,“流星”現(xiàn)象和“睡眠”現(xiàn)象多有存在。高校圖書館要保障閱讀推廣工作的活力,需實行“堅持”和“創(chuàng)新”并舉。所謂“堅持”,就是摒棄“嘉年華”式的活動方式,將閱讀推廣設為常規(guī)服務,保證工作的持久開展;同時保持“創(chuàng)新”意識,精心設計,推陳出新,提升活動的品質,打造明星品牌活動。通過特色活動打造品牌效應,通過常規(guī)服務保持活動的持續(xù)性,兩相配合,以點帶面,層次分明,才能持續(xù)吸引讀者的注意力,真正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3.2 服務與保障機制
要保證閱讀推廣工作長期有效地開展下去,首先要打造一支服務意識超前、服務力量過硬的團隊。閱讀推廣作為圖書館的一項常規(guī)工作,要有專設的閱讀推廣部門,并且嚴格按照有關要求對館員進行選拔和繼續(xù)教育培訓[7]。館員自身更要加強學習,提高業(yè)務水平,掌握較高的閱讀推廣工作能力和技巧,不斷提高服務水平。
高校圖書館還要增強閱讀推廣宣傳力度,擴大影響面,爭取學校管理層的重視與引導,積極謀求與學校其他部門、學生團體的合作,以及社會力量的支持,保證政策、資源與經(jīng)費的支持。
3.3 理論與實踐研究
近年來全社會各領域閱讀推廣實踐工作開展活躍,發(fā)展態(tài)勢強勁,相較之下理論研究比較薄弱。閱讀推廣是一個應用性領域,要謀求進步發(fā)展需要科學的理論指導。圖書館界應認真總結實踐經(jīng)驗,梳理與發(fā)掘閱讀推廣的內在規(guī)律,加強閱讀推廣領域的基礎理論問題的研究,包括閱讀推廣的概念、價值、方向等,使理論研究步伐及時跟上迅速發(fā)展的實踐,并在新的高度上不斷指引閱讀推廣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 王丹,范并思.圖書館閱讀推廣基礎理論流派及其分析[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6(4):24-29.
[2] 楊英華.淺談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J].科技展望,2016(3):212.
[3] 劉雅瓊,張海艦,劉彥麗.創(chuàng)意為先,實效為王——北京大學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的案例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5(3):77-81.
[4] 楊曉菲.全民閱讀背景下圖書館閱讀推廣人的培育方式及策略[J].圖書館學刊,2017,39(2):27-30.
[5] 韓鳳偉.新媒體時代高校讀者閱讀行為改變與圖書館應對策略[J].中華醫(y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3,22(8):42-44.
[6] 王淼,王洪祿,牛國強,等.移動閱讀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策略研究[J].中國中醫(yī)藥圖書情報雜志,2016,40(6):36-40.
[7] 王宇,王磊,胡永強,等.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和理論的新進展——東北地區(qū)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研討會綜述[J].大學圖書館學報, 2016(4):17-22.
(收稿日期:2017-11-06)
(修回日期:2017-12-06;編輯: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