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金梅
摘 要: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在身體生長和健康心理塑造期,此階段的體育學習對于學生的身心成長尤為重要。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影響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積極性的重要因素,其可以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作為一名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結合學生特點,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生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體育;學習興趣;心理特點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缺乏興趣的原因分析
1.學生心理身體素質不足
由于家庭教育方式和學生的年齡特點,現(xiàn)在的小學生普遍心理身體素質較差,在體育教學中有時很難完成老師布置的教學任務,尤其是那些難度大的任務,總是存在畏懼心理。這樣部分體育素質相對落后的學生慢慢對體育學習失去了興趣,存在應付學習的心理,長期發(fā)展下去學生心理和身體素質都無法得到鍛煉。
2.教師教學方法滯后
教師的教學方式直接影響學生對這門學科的學習是否感興趣,小學階段學生年齡較小,古板的教學方法無法吸引學生對體育學習的喜愛。目前,有一部分教師自身專業(yè)素質不高,所以教學方法十分落后,教學內容枯燥乏味,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部分教師缺乏責任心,沒有認識到體育學習對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性,教學不用心,體育教學質量很低。
3.受應試教育模式影響
體育教育與文化課教育有所不同,教學考查方式更加的靈活全面。由于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體育教學的發(fā)展受到了嚴重的阻礙,違背了教學本意。應試教育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打擊,學生也缺乏體育學習興趣,使學校無法根據學生學習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教學方案大同小異,因此通過體育教學無法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心理和身體素質培養(yǎng)。
二、培養(yǎng)小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途徑
1.營造融洽師生關系,創(chuàng)造輕松學習環(huán)境
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不僅是傳授知識過程,更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師生間關系會對學生的學習情緒產生直接的影響,從而影響學生接受知識的效果。尤其是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其思想意識未成熟,如果教師與學生能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那么學生便會喜歡老師所教授的課,對老師講解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學效率得到提升。相反,如果教師無法與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而是十分嚴肅,那么學生便會對教師及教學內容產生畏懼心理。因此,作為小學體育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學生打成一片,關心愛護學生,努力與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首先,在教學中教師要態(tài)度溫和,給予學生鼓勵和支持,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其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鍛煉學生的心理身體素質。學生在出現(xiàn)錯誤時,要用理解和支持去鼓勵學生,引導學生敢于面對困難,帶著愉悅的心情參與體育鍛煉。其次,教師應與學生共同學習體育,使學生感受到教師與自己是平等的朋友關系。如教師可以與學生共同參與體育活動,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想法,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喜歡體育、熱愛體育。
2.結合學生學習特點,制定科學教學方案
由于小學生心智發(fā)育尚未成熟,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有限,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案,使學生的身體機能和心理素質得到鍛煉,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首先,學生間是存在個體差異的,雖然體育教學大綱規(guī)定了體育訓練要求,但是不能對所有學生都制定相同的教學目標和方案,不然對于那些體能較好的學生,體育無法起到鍛煉作用,而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學目標又很難實現(xiàn),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受到打擊。因此,教師應根據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設定教學目標,保護基礎差的學生的情緒,加強對基礎好的學生的要求,確保每位學生都在自身的基礎上有所突破。教師應根據學生喜好和身體特點,設置不同的教學方案,使不同學生都能得到體能發(fā)展。傳統(tǒng)教學方式單一,通常教學手段就是讓學生集體做操、跑圈等。但是小學生是一個特殊群體,呆板的教學方法只能削弱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逐漸逃避體育練習。因此,教師要豐富教學手段,設置學生喜愛的內容,使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得到體育鍛煉。
3.加強學生情感教學,增強學生心理素質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情緒會對學生的學習情緒產生直接的影響,積極的情緒是學生學好體育學科的必備條件。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情感教學,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增強學生心理素質。良好的情感教育能夠感染學生積極情緒,使學生克服畏懼心理,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使其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體育項目中。例如,體育項目跳山羊、撐桿跳、跳高等都是有一定難度的,膽子小的女生會產生畏懼心理,這種心理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效果,學生的心理素質也無法得到鍛煉。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要采取情感教學方法,首先講授自身的真實體驗和經驗,并做正確示范,然后由學生親自試驗并在一旁認真指導,對學生的勇氣和進步給予支持和鼓勵,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這樣學生心理素質便會得到有效的提高,引導學生堅強地面對困難,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有效的教學方法不但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還能夠使學生更加熱愛體育運動,從而喜歡上體育這門學科。小學體育教學方法要適合教學內容、學生特點、教學情境,這要求體育教師具有較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在教學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不斷地創(chuàng)造發(fā)現(xiàn),以興趣促進體育教學,使學生在各項有益的體育活動中得到更好的鍛煉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商輝.淺談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習興趣[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1(2):80.
[2]孫寶全.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yǎng)與疏導[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266-267.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