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標
摘 要:在學生學習中一直有一個很值得關注的問題,那就是學習效率。畢竟保質保量才能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所以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就成了現(xiàn)在教師和家長共同關注的難點。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在課題導入方面增加一些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課程的一開始就對本課要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還可以設計一些課堂活動環(huán)節(jié),比如課堂討論、多媒體教學等以此提高上課的趣味性與互動性,加大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力度。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學習效率;課堂教學
也許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數(shù)學是一門枯燥乏味的課程,不僅沒有語文那樣生動活潑,具有趣味性,更不及美術音樂這些有趣。但是,數(shù)學是一門可以啟迪人的智慧,培養(yǎng)人的邏輯性的學科。在教授小學數(shù)學時,除了要讓學生學會知識,架構知識體系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邏輯的嚴密性,感受到數(shù)學獨具一格的學科魅力。從這一點來說,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就不僅僅是傳道受業(yè)解惑了,更應該注重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能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一、導入課題趣味性,抓住學生注意力
數(shù)學教材其實和其他學科教材是一樣的,每個單元甚至每一課都有相關的主題,所以在新課開始的時候,課題導入就成了一個很重要的點。教師要有針對性地設計課題導入的環(huán)節(jié),在不同的課題上有不同的導入方法學習目標,使之可以立足在與課題有關的內容上。除此之外,在導入課題環(huán)節(jié),還要重視學生的年齡層、心理狀態(tài)以及數(shù)學基礎、興趣愛好等,以免環(huán)節(jié)的設立與學生的需求不符合,使學生產生矛盾心理,從而對數(shù)學失去興趣。在導入課題時,應該注意提高師生之間的互動,要在教師做主導的情況下提高學生的配合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才能使學生對課題產生真正的興趣。
課題導入的方法有很多種,并非一成不變的,因地制宜、靈活應用就成了重點問題,如何能在巧妙導入課題的同時,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為教授新課奠基良好的底子,以蘇教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為例,在學習《重量單位》這一節(jié)時,讓學生從家中帶來相關的物體,比如蘋果、橘子等現(xiàn)場進行稱量,讓學生對重量單位有一個直觀的認識。而且將課本上幾個簡單的數(shù)字轉化到現(xiàn)實生活中,會讓學生覺得生活中處處都是數(shù)學,更加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注重教學靈活性,激發(fā)學生思維的火花
在授課時,最忌諱的就是生搬硬套課本上的內容和例子。誠然,課本上的知識都是總結好的,有體系的,使用起來十分方便,但是如果一味地照本宣科,就會使學生一直活在課本中,喪失了學習的靈動性。而要刺激學生的思維,就要由教師自身做好引導,利用教材這個載體,充分調動學生和自身的知識儲備,共同進行深層次的多維思考,提高有關內容的學習效率。這種學習方法其實是將學習的主動權和質疑權都交給了學生,讓學生從被動到主動,從封閉到開放,打破以課堂教學為中心,以教材教學為主導的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自己學著去摸索、探究知識的深層含義,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使學生內心產生對數(shù)學的認可感和歸屬感,加強學生對教師授課的期待以及對數(shù)學的重視,為提高學習效率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小組合作高效性,有效拓展課堂深度
對于小學生來說,單個的學習難免有些枯燥乏味,和同學一起討論比較能勾起學生的興趣。所以在課堂上可以設立一些討論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各抒己見,然后由小組長總結出各組的問題焦點或者討論結果,與班級同學一起再進行討論。但是在合作討論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一定要控制好時間和方向,不能有太久的討論時間以免浪費課堂時間導致內容講不完,也要注意將學生的討論重點牢牢把握在問題中心。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的邏輯性并不是很強,很容易在討論問題時走偏了方向,若是偏題,那討論就失去了意義。而且教師還要注意,最好要等學生進行過充分討論,再進行總結,不要輕易打斷學生的討論,也不要輕易否定學生的討論結果,通過小組合作討論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對當堂學習的知識有充分的認知,也可以培養(yǎng)出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而且通過學生的各抒己見,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敢于發(fā)言。最重要的是,通過討論,使學生積極參加課堂活動,有效拓展了課堂的深度,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堪稱是一舉多得。
四、加入新型授課模式,提高學生直接體驗
所謂新型授課方法,有很多種,包括實踐教學、多媒體教學。而多媒體教學在日常教學中又是比較容易實現(xiàn)的,其中隨著近幾年課改的推行,普及率最高的就是微課。在數(shù)學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jù)當堂的教學主題,選擇合適的時間將錄制好的微課插入教學過程中,可以加強數(shù)學教學的標準化、數(shù)學原理的通俗化。同時將多媒體教學插入教學課程,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處在活潑的學習氛圍中。以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為例,在學習“三角形”有關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前通過微課動畫制作好直觀的三角形分類與每種三角形的特點,讓學生可以感受到幾種三角形的不同。除此之外,還可以列出幾種特殊的三角形,如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等,讓學生了解一些特殊三角形,便于之后上課做詳細講解。
作為一名教師,在當代對學生教育越來越看重的情況下,應該不斷學習新型教育方法與新的教理念,并通過大量的實踐總結出策略技巧,將理論與課堂相結合,積極提高小學生數(shù)學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朱煒.如何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聽課效率[J].教育科研論壇,2010(7).
[2]張梅.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效率[J].數(shù)字化用戶,2013,19(35).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