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玲
【摘要】本文在深與細的層次面上,闡述了上一堂生動而精彩的課所需要具備的各種條件、注意的問題。同時也探討了怎樣講課算是好與不好的標準,等等這樣一些具體的細節(jié)問題。
【關鍵詞】語言流暢;聲情并茂;風格獨特;技巧奧妙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2-0126-01
作為一名教師都希望在自己的課堂上學生對學習感興趣。怎樣才能把課上得有趣呢?是不是所有的課都能上得有趣呢?興趣的源泉何在呢?所謂課上得有趣,就是說: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息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chuàng)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
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種表面的、顯而易見的刺激,以引起學生對上課的興趣,那你就永遠不能培養(yǎng)起學生對腦力勞動的真正的熱愛。你應當努力使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興趣的源泉,讓他們在這個發(fā)現(xiàn)過程中體驗到自己的勞動和成就,──這件事本身就是興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離開了腦力勞動,就既談不上學生的興趣,也談不上他們的注意力。
我學習過于永正的老師的優(yōu)秀教學事跡,可以用幾個詞來概括一下他的課———“活”和“快樂”,首先,在于老師的課堂上,或讀或寫、或思或議、或演或畫,不拘一格。有時候一句幽默的笑話會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有時,一副隨手拈來的速寫又會讓學生瞠目結舌……就在這看似閑庭信步之中,一節(jié)課已悄然而逝,難怪有很多同學下課了還依然沉浸在課堂的氣氛中,大有意猶未盡之惑。其次,當前的“班級授課制”中一個很突出的問題便是許多同學都被同化了,很多老師都習慣于用同一個標準衡量每一個學生,于是,班級中便有了“差生”一詞。在于老師的課堂上真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他讓差生讀,讓差生演,讓優(yōu)生幫老師輔導學生,再讓差生比,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每個人的才華都得到施展。于老師一個激勵的眼神,一句勉勵的話或一個詼諧而真誠的微笑都給“差生”們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他們的態(tài)度轉變了,學習的自信心也有了,自然成績也有相應的提高,學生喜歡上了于老師,自然也就喜歡他上的課。
因此,不要使掌握知識的過程讓學生感到厭煩,不要把他引入一種疲勞和對一切都漠不關心的狀態(tài),而要使他的整個身心都充滿歡樂,這一點是何等重要!
我覺得所有的教師都應該好好想想該如何引起學生興趣的問題!
我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會因為喜歡一位老師而喜歡一門功課,一位被學生喜歡的教師,其教育效果總是超出一般教師,同樣,也可能因為討厭一位老師而討厭學習。作為一名教師,當你的學生喜歡你,喜歡上你的課,喜歡聽你的話,那么你的教學也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學生對你反感,即使你把課設計得再漂亮,他們也會不屑一顧的。但是,如何讓學生喜歡你呢?我覺得:要想讓學生喜歡你的課,首先必須讓他們喜歡你。下面就淺談來我的感想:
一、在小事中,體現(xiàn)關愛之情
教育無小事。教師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一言一行都是一種教育,都攝入了學生的眼睛里。因此教師的“情感投資”要從日常的小事做起,要從身邊的點滴做起。教師的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激勵的話語,一次親切的微笑,一回善意的扶肩,甚至是一兩句隨口的詢問,都能給學生留下愉快的回憶,給予情感的滿足。這種情感投資是不費心不費時不費事的,但它卻能樹立教師的良好形象,建立師生的良好關系。
二、在活動中,爭做其中一員
教師都知道,只有走近學生,甚至走進學生,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在課間十分鐘,我經常與學生溝通,跟學生聊家常,抽時間陪他們看講故事,只要教師能經常參與學生的活動,成為學生中的一分子,學生沒有理由不接納你,你的情感投資沒有理由得不到回報。但當你和學生打成一片時,你應該時刻提醒自己:自己畢竟是他們的老師。注意觀察學生的言行中有無對老師的過分接近,如果有,應馬上進行處理,不能使學生覺得你這個老師不兇,是他們的朋友,而忘了是他們的老師。所以我經常對我的學生說:“你們要時刻記住我說的話:在課堂上我是你們的老師,你們要嚴格遵守課堂紀律,認真學習。課下我是你們的朋友,我們可以盡情的玩耍。而且學就要認真的學,玩就要開心的玩?!?/p>
三、批評學生時有“度”
有的老師喜歡一上課就批評某些學生的作業(yè)如何如何。因為你的批評,會給學生繃緊神經,屏住呼吸,好長時間不能放松,只會麻木地坐在那里聽你講課;輕松上課的心情沒了,思維的閘門也關住了。課中更不能隨意批評學生。有的老師喜歡抓住課堂違紀典型不放,一批評起來沒完沒了,甚至讓“肇事者”站在座位上,或站在教室的后面,或趕出教室外聽課,甚至動手拉扯。本來好好一堂課,就這么被攪亂了。對此,教師心中不悅,學生怨氣多多。而我遇到課堂偶發(fā)事件,總會采取“冷處理”的辦法暫時化解一個眼神,走下講臺接近“肇事者”,點一下“肇事者”的名字等都是使教學得以正常進行的有效舉措。對于一些比較嚴重的偶發(fā)事件,一般也是以穩(wěn)定為上,等到下課后再作處理。因為幾乎所有的學生都不喜歡老師在課堂上無休止地批評個別學生,而讓其他同學無辜地“陪批”。要想學生喜歡你的課,最好不要在上課之前批評學生。更不要在所有同學面前批評個別的同學。
四、學會幽默
不少學生說特別喜歡聽我講話,因為我總是喜歡給他們講很多事:有時講我的親身經歷、有時講故事、有時講國家大事、有時講笑話……在講這些事的過程中,還教給他們做人的道理,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慢慢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我還喜歡時不時開開學生的玩笑,所以在我的課堂上總是有笑聲。我為他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有張有弛的學習環(huán)境,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他們說:又怕我,又喜歡我。
說到備課應該是每個老師的拿手好戲,怎么備,怎么上,每個學科都有其自身的特點,要結合課本的實際更要結合班級的特點,一堂精彩紛呈的課,還怕學生不喜歡嗎?
總而言之,每個老師都希望學生喜歡自己的課,都希望把課上好,上課也可以說是一種藝術。許多老師都有一些很好的“絕招”。但任何一種“絕招”都不可能適用于所有的教師、所有的學生、所有的場合。多探索、勤實踐、善總結、好學習,就會有好的辦法,就會有好的效果,讓我們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