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靜
摘 要 按照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初中教育要認真落實素質教育的方針,全面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社會培養(yǎng)棟梁之才,我國在新課改中明確要求,初中生物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實現(xiàn)有效的教學,構建初中生生物自主學習的方法。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必須師生的共同努力,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要想達到高效的自主學習效果,除了教師教學得法外,更重要的是要自身具備一些學習生物的方法和技巧,這樣才能事半功倍的學習生物課程,本文針對初中生物的自主學習,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學習方法,希望能促進學生生物課的學習。
關鍵詞 初中生物;引導;自主學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8-0116-01
初中教師只有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使用各種方法,采用各種措施,不斷激發(fā)培養(yǎng)和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輕松愉快自覺地學習,全面提高生物素養(yǎng),適應生物科技新時代的發(fā)展。
一、營造氛圍,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一)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學生自主學習的輕松環(huán)境
要通過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要構建平等信任的師生關系,以和諧的師生氛圍作為課堂教學的潤滑劑。這就需要初中生物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打破傳統(tǒng)師生之間的隔閡,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愛護、尊重學生,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想象,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又不失平等尊重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在此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中,學生才能充分展開想象,活躍自我思維,就生物學科問題積極探索,主動深入,樹立主動意識,從而為自主學習能力的塑造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巧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和主動精神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是一項嚴謹?shù)娜蝿?,它涉及多學科知識,對于提升學生的科學品質,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有著重要作用。因而,科學性是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本質特征。如何在保證生物課堂教學嚴肅性的同時幫助學生更好地接近和理解生物知識成為了初中生物教師必須解決的問題。
二、調動興趣,樹立學生的自主學習思想
托爾斯泰曾經(jīng)說過:“成功的課堂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笨梢?,興趣是學生投入學習的強大驅動力,能夠保持學生對于學習的濃厚興趣,并持續(xù)堅持自我探究、自我思考,使得自主學習能力成為學生的一種內化力。因而,初中生物教師要最大化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保持高昂的學習狀態(tài),自覺深入生物學科,找尋生物的樂趣與奧秘。
(一)巧用懸念,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僅僅是遵循傳統(tǒng)的講授方法,呆板地灌輸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學生往往會感到無趣,漸而喪失對生物學習的興趣。因此,生物教師就應及時轉變,革新傳統(tǒng)的講授式課堂教學模式,在授課的過程中巧用懸念,適時拋出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并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完整闡述自己的觀點,從而在保持學生對生物課堂教學興趣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自我滿足感,給予學生自由的空間,培養(yǎng)其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并最大化地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巧用懸念可以貫穿于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既可以是授課中,也可以是實驗室課堂教學中。
(二)引入現(xiàn)代課堂教學手段,使學生領悟生物奧秘的同時建立興趣。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fā)展突飛猛進,各種現(xiàn)代化科技手段不僅被廣泛應用于社會生活中,還進入了課堂教學領域,為提升教學質量、優(yōu)化課堂教學成果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也應與時俱進,適時引入現(xiàn)代化的課堂教學手段,通過多媒體、互聯(lián)網(wǎng)等使生物從生物課堂教學從書本的平面走向立體,賦予生物課堂教學生動感,使學生感受到生物的無窮魅力,從而產(chǎn)生好奇心,激發(fā)求知的欲望。
三、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課堂教學方法和課堂教學手段是影響教師授課效果的重要因素,直接關乎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必須對教學模式予以革新和優(yōu)化,促使教師以與時俱進的課堂教學方法和科學有效的課堂教學手段開展課堂教學,將著力點置于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之上。
(一)合理設計課堂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求知欲望。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一般遵循著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序。如若課堂教學設計合理妥當,各環(huán)節(jié)銜接緊密,學生就能逐次深入,感受到生物學習的邏輯性,并伴隨著層層相扣的課堂教學步驟走入自我思索和主動探究之中。因此,初中生物教師要合理設計課堂教學內容,通過銜接得當?shù)恼n堂教學安排使學生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保持主動學習的精神。
(二)建立激勵機制,驅動學生自主學習。對于學生而言,適當?shù)墓膭詈唾澰S往往能保護其自尊心,提升其滿足感,并以此轉化為對學生的興趣和動力。因而,初中生物教師要善于運用激勵,激發(fā)學生對于生物的熱情。此外,針對學生的問題,教師要認真對待,悉心講解,正確的要予以肯定,有獨到見解的更需大力表揚;而錯誤的則應在肯定態(tài)度的基礎上鼓勵其再行思考,引導其查閱資料,或向同學求教,不斷修正答案,圓滿地回答和解決生物問題??梢姡⒖茖W的激勵機制,正確地運用激勵評價是引導學生自主思索、自主探究、自主解答的重要方法,也是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
人們在處理、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兩種思維方式有機結合,但更為重要的是發(fā)展人的更具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散性思維。發(fā)散性思維是一種非線性思維,它的思維活動方式是分散的、輻射的、擴散的,主要是形象思維;而收斂性思維是一種線性思維,它的思維活動方式是集中的、輻合的、聚斂的,主要為邏輯思維。我國科學家袁隆平,他偶然在田邊發(fā)現(xiàn)幾棵變異水稻之后,對當時生物界認為水稻是自花傳粉的論點產(chǎn)生了懷疑,從此開始了長達九年艱苦的研究工作,在長期的有種研究中,采用了多種方法,進行了大量實驗,最后,終于培養(yǎng)出了高產(chǎn)抗病的雜交水稻,他也被世界譽為“雜交水稻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