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德志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小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的主體地位逐漸被重視起來。在小學教學階段,學生正處于對知識的空白時期,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語文老師在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同時,其想象力的培養(yǎng)也十分重要。本文將對小學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想象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進行分析,然后探究出具體的培養(yǎng)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想象力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6-0037-01
語文是一門特殊的基礎性學科,其不僅具有情感和個性,而且容易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寫、讀等基礎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也能夠大大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小學教育是學生整個受教育階段的初始,且由于年齡較小,小學生的思維十分活躍,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對小學生加以積極正確的引導,培養(yǎng)小學生的想象力,然后才能提高學生在語文學科上的學習效率。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的重要性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很多教師由過去“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轉(zhuǎn)換為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模式,強調(diào)了學生在教學中主導性的同時,也加強了學生的綜合能力。而語文是一種語言性的基礎學科,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小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還能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教材內(nèi)容。另一方面,小學生年齡較小,其理解能力較差,且在我國應試教育中,大多數(shù)學生學習能力較強但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以至于在以后的實際生活和工作中,使學生對自己所學到的知識不能學以致用,所以說,小學教育作為學生受教育的基礎階段,語文老師在教學中采用各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才能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從而使學生以后能夠有能力對人類的未知世界進行不斷探索。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措施
思考是想象的基礎,在小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中,語文老師要通過一些方法讓學生進行主動思考,才能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讓學生的想象力得到鍛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1.通過語言文字來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語文本身就是由不同的文字語言形成的一門學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老師可以通過朗讀佳句、連詞造句等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語文老師可以在進行教材教學中,對于一些具有好的句子,老師的教學可以“點到為止”,給學生留些“空白”去想象,讓學生反復用心朗讀后說出每個人的想法,培養(yǎng)了學生想象力的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境界。比如,在《五彩池》的課堂教學中,語文老師可以讓學生反復朗讀一些描寫五彩池的佳句,讓學生自己去想象五彩池的樣子,然后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最后語文老師再進行教材講解,讓學生了解到自己想象中的五彩池與實際的五彩池之間的差異。除此之外,在作文訓練中,老師也可以給學生一些詞語,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力把這些詞寫成一個完整的故事,訓練其思維拓展能力和語言能力。
2.通過情景氛圍來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在語文教學中,學生并不能理解教材中所有的文字,尤其在一些古詩詞或者古文的學習中,對理解能力較差的小學生來說是晦澀難懂的,因此這就需要語文老師通過一些方法去引導學生的想象力來理解教材中講述的知識,例如創(chuàng)作教學情境等。對于一些敘事的教材,語文老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進行角色扮演,創(chuàng)作出教材中的氛圍,然后學生發(fā)揮自己靈活的想象力對教材進行理解,或者利用多媒體將文字內(nèi)容動態(tài)化,加強學生在視覺和聽覺上對教材的想象。除此之外,語文老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圖片進行想象,比如在《飛奪瀘定橋》一文的教學中,語文老師可以讓學生看一些插圖,然后觀察并揣摩圖片表達的意思,通過自己的想象力對插圖進行補充和組合,并讓學生能夠感同身受。
3.通過拓展知識來豐富學生的想象力
教材上講述知識是有限的,而學生的想象力是無窮的,因此教材不是學生學習的全部,語文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延伸拓展,讓學生突破教材來理解教材,避免限制學生的想象力,而且還能使學生的想象力更加豐富。例如在《再見了,親人》的課程教學中,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學習和理解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講一下當時的時代背景,或者通過視頻讓學生進行學習,然后在學生朗讀時通過音樂渲染,讓學生們通過自己的所感和想象力對教材的理解上升到新的高度,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語文的樂趣,達到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的教學目的。
三、結(jié)語
總而言之,學生的想象力不是憑空的,而需要語文老師的巧妙設計和苦心經(jīng)營,然后通過各種方法有目的的進行良性引導,活躍學生的思維狀態(tài),然后才能使學生的想象力成為他學習中的助力,讓學生通過“想象力”的翅膀,在知識的海洋盡情“飛翔”,從而有效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zhì)量,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李翠平.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J]. 散文百家旬刊, 2016(5):63.
[2]何先富.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J]. 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 2017(18):56.
[3]宋淑華.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J]. 學周刊, 2014(2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