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增吉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2-0075-01
1.了解小學語文識字教學
我國的漢字是世界上最復雜的文字,但是我們的日常生活、學習工作卻都要使用,我們幾乎每時每刻都離不開漢字。如果小的時候不好好學習漢字,后果是相當可怕的。所以,怎樣完美地教好漢字,對于小學語文教師是十分重要的。文字這個基礎打好了,對于學生日后的學習是十分有益的。
1.1 提高交流能力。世界上任何語言都能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陬^語言即口語,是我們日常交流使用最為頻繁的方式。書面語言又可以說是書法,具有觀賞性,不過最主要的用途是表達自己的意思。不難看出,書面語言是十分重要的交流方式,我們只有在十分熟悉彼此文字的情況下才能進行正常的交流。因此,文字的學習需要一系列的教學,這就要求我們要從小抓起,在小學打好基礎,讓學生愛上漢字學習。
1.2 讀書寫字離不開文字。正因為書寫和閱讀離不開文字,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提升語言能力、認識漢字永遠是最基礎、最重要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尤為如此。只有認識了足夠多的漢字,我們才有能力去閱讀,去學習其他的知識。因此識字可以說是所有課程的基礎。
1.3 鍛煉學生的思維。大腦經過不斷思考和各種運轉變得更加靈活,而文字是鍛煉思維的重要方式。不斷地寫字除了鍛煉手指的靈活度之外,還能使大腦不斷地重復記憶,靈活運轉,擴大思維。所以合理運用文字,勤加練習,可以鍛煉大腦,使我們的腦容量擴大,思維更加活躍。
1.4 提升我們的審美觀。漢字具有觀賞性,并由此衍生出書法這一藝術。學生學習漢字,本身也是對審美感的一種培養(yǎng)。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充分欣賞漢字的部首、結構等,認識到漢字的形體美和內涵美,進一步了解漢字的意義。在學習的過程中,除了了解漢字本身的美,學生自身的審美觀也逐步提高。
2.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策略應用
2.1 教學方式多樣化。在任何一門學習中,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興趣都是最重要的。小學語文教師在教漢字的時候,要使用多種方法混雜嘗試,避免學生感到厭煩,從而提高教學質量。與此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于文字的興趣。在教授書寫的同時,對于文字的音、形要達到兼顧,做到多樣性發(fā)展,各項都不能落下。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合理的安排,不可光顧練字學習而忽略了放松娛樂。在學習過程中,要經常鞏固已經學過的漢字,以防"學了,忘了"的情況。
2.2 合理利用資源。在教授書寫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好學心理來源于對于未知的好奇心,小學生尤為如此。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通過看上去很奇妙的方式引發(fā)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認真學習漢字的一筆一劃,達到教學目的。
2.3 聽說讀寫同步進行。無論是識字還是寫字,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交流。交流缺少聽說讀寫的任何一項都無法進行,所以我們學習的時候,識字和寫字都不能放松。當認識一個字的時候,學生就會想方設法學會書寫這個字,學會寫字之后,又想知道這個字的含義和使用方法。全方面的提升達到完全了解字的效果,還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認識到,漢字是一種樂趣而不是負擔。
2.4 要遵循識字規(guī)律。識字沒有一步登天的捷徑,我們要一步步來。對于小學生來說,我們要教授常用的、簡單的文字,不可以一開始就教授文言文。在日常交流、玩耍時用到的漢字是最容易教授的,如果能把教授的文字運用到日常交流和玩耍中就更好了。這一切,都要看教師和家長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