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梅
摘要:隨著科技發(fā)展和教育方式多元化,結合網絡的課堂教學方式近年來備受關注,出現了如慕課、翻轉課堂等新興教學方法。我國中小學已經在逐漸開展各項智慧項目,許多公司也開發(fā)智慧課堂APP,高校中開展智慧課堂必然會成為一種趨勢。
關鍵詞:智慧課堂;翻轉課堂;高校教育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8)07-0131-02
智慧課堂的定義是利用校園內的計算機、網絡通訊等方式對課堂內的學習情況、教學效果、管理等信息進行大數據的記錄和管理。一方面學生需要使用移動設備得到學習任務和完成任務,教師通過網絡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在講課過程中可以“因材施教”。
1 智慧課堂開展思想支持
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提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學生的
學習和發(fā)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huán)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1]。這給許多高校進行教學方法改革提供了一個方向。
在高校已有的一些網絡教學平臺中也顯示學生的積極性的提高和教師的努力。下表為某高校網絡教學平臺剛開始一年學生訪問情況表:
教學網絡平臺只是課堂一方面,就可以積極調動學生熱情。上述兩方面原因為高校進行智慧課堂試點提供了支持。
2 智慧課堂的起源
智慧課堂中,其中一項是翻轉課堂,而翻轉課堂起源于國外的一所小鎮(zhèn)中學。當時一位學生因為生病而錯過課程,教師想到一個幫助學生補課方法,就是把每一堂課內容錄制下來,提供給學生,可反復循環(huán)學習。結果發(fā)現,學習效率大大提高。因而覺得這種“翻轉課堂”方式值得推廣。
3 智慧課堂的智慧設計
智慧課堂具有自身的特色,當然也有一些小缺點,總的來說,智慧課堂的試點還是具有非常大的積極意義。本文以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的第一章內容,直流調速系統的基本概念為例說明智慧課堂設計。直流調速系統的基本概念主要講介紹直流電動機的幾種調速方法以及每種方法的特點,提出了調速系統的性能指標,對開環(huán)直流調速的性能進行定量分析等,該章節(jié)課時共5課時,具體內容建設如下:
第一小節(jié)為直流調速系統的基本概念: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進行課前預習,10分鐘內完成預習。課內20分鐘講解學生不理解的知識點,加強理解系統結構。游戲環(huán)節(jié):將學生分成三組,一組提出問題,一組回答問題,一組評價,控制在10分鐘內,過程中可以使用電子產品。智慧設計:游戲環(huán)節(jié)過程借助電子產品,學生思維更寬,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都是自主完成,實現課堂翻轉。
第二小節(jié)為直流調速方法介紹:總結上節(jié)課內容和本節(jié)的預習,控制10分鐘。中間20分鐘講解三種不同的調速方法。思考時間:思考題,學生描述自己的做題思路和知識的運用,記錄并發(fā)送給老師。挑選錯誤的思路和正確的思路做對比。10分鐘完成。智慧設計:描述思路若為正確,別人可以借鑒,若錯誤,自己可以糾正。
第三小節(jié)三種調速方法應用及MATLAB仿真:學生總結上節(jié)課內容和本節(jié)的預習,控制10分鐘。中途20分鐘講解應用以及MATLAB程序導入。發(fā)揮環(huán)節(jié):不知道結果的情況,讓學生用不同的調速方法模擬仿真,做出仿真圖,圖形比文字更易于被大腦接收,自己總結調速方法的特點,最后對比正確結論。10分鐘完成。智慧設計:沒有既定的結論地做研究替代傳統參照結論調整參數,讓學生有更多創(chuàng)造性和嚴謹性。
第四小節(jié)直流調速系統性能指標:總結和預習10分鐘。中間20分鐘講解各個性能指標。思考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分組,做出仿真圖,可以從仿真圖看到參數A(調速范圍)和參數B(靜差率)之間關系圖,通過仿真總結各個性能指標的作用,最后每組以作業(yè)形式把結論上交。智慧設計:不要給結論,學生自己通過仿真圖知道參數間比例或其他關系;聯系實際應用,知道如何擴大系統調速范圍、提高精度以滿足工藝要求。
第五小節(jié)直流調速工程應用實例:串講一遍本章知識,給學生引導一個直流調速系統運用的方向,上網搜索相關資料,10分鐘。中間20分鐘讓學生講解應用例子和其他學生評價,重要的是鼓勵提出自己看法,教師也把自己的工程實例運用在課堂上。智慧設計:借助網絡,理解知識點工程應用,學以致用,更好接軌社會。
在整個章節(jié)的學習過程中,在課堂上涉及學生積極性的問題,可以通過微信紅包、發(fā)糖果、給學生名稱升級等的方式激勵學生多發(fā)言,表達想法。同時,上課允許使用電子產品。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而與工程實際對接起來,讓學生感受到所學知識的實用性,增加學習興趣和提高對專業(yè)自信。
關于考核,考試次數不再局限于一次期末(或課末)考試,而是多次變末端考試為過程監(jiān)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最后將整個章節(jié)內容錄制成教學視頻,上傳至云端,方便學生下載,使學生隨時隨地觀看,實現移動教學。
1)智慧課堂的智慧科學性
智慧課堂中要求教師有備課記錄,課前給學生提出預習要求。教師的一些教學安排就是來自于智慧課堂的一些學生預習情況、自習、學習時長等大數據的。教師進行的智慧課堂的教學工作是考慮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的科學性的。學生以前看見老師過來可以假裝很認真學習的樣子,教師判斷的平時分不見得絕對真實科學,智慧課堂的預習、考勤等都成為教師科學評價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依據,有據可依,較為科學。
2)智慧課堂的高效性
智慧課堂的教學目標一方面,教師需要跟學生互動,除了完成“教”的內容,還要交流“學”的情況,那么對學生的課堂管理和時間的控制都是有計劃地安排和隨機應變才能保證課堂高效性。比如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只顧著自己完成教學任務,不知道學生接受知識情況,上完課就離開,有可能是學生掌握的反復講,沒掌握的一帶而過,這個就是45分鐘講了很多,學生掌握的很少。教師經常強調自己所認為的知識重點,單方面認為的重點,實際上的工程應用不見得是最多的。教師在智慧課堂強調是在45分鐘內如何找到學生的興趣點,將其引導到課堂上,激發(fā)學生的能力的發(fā)揮,提高課堂效率。
3)智慧課堂的創(chuàng)造性
智慧課堂內的創(chuàng)新是課堂的方式。比如師生角色的調換,注意發(fā)散思維的引導和鼓勵。師生角色調換,比如學習一個知識點后,將學生分成三組,由一組學生提出問題,一組學生回答問題,再由一組學生評價兩組學生表現。當然智慧課堂是借助于網絡平臺,提出的問題不僅是課本上的,也可以使能看到的能想到的,借此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是學習的靈魂,只有創(chuàng)造性,才有可能使“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智慧課堂的特色很多,也有些小缺點,就是在改變的過程,可能需要借助于網絡、電子產品等,如果偶爾缺乏條件,我們就再回到傳統的教學方式吧。而且,不能確保每位師生都對智慧課堂的新方法可以適應,很多老教師可能更青睞傳統教學方式。
4 智慧課堂的宗旨
不管是傳統的教學方式還是新興教學方法,目的都是實現“教”要懂,“學”得會。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學”得會為關鍵。所以一切是要以人為本,以生為本,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感受到教師的對自己充分的關心、理解、尊重。充分體現教師的人為關懷,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性,智慧課堂還有很大的發(fā)揮空間和提升空間,值得高校教師的進一步努力探究和學習。
參考文獻:
[1]國內外翻轉課堂知識圖譜研究[J].數字教育,2015(3):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