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仕川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nóng)村勞動力流入城市,越來越多的農(nóng)村孩子成為留守兒童。培養(yǎng)留守兒童高度的自覺性和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學業(yè)進步、成才尤其重要。文章從六個方面就如何落實留守兒童意志力的培養(yǎng)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留守兒童;意志力;培養(yǎng)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nóng)村勞動力涌入城市。由于父母外出務工,大部分孩子留在家中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看而成為留守兒童。而留守兒童長期缺乏父母的關懷、引導,加上監(jiān)護人大多文化素養(yǎng)不高,缺乏適當?shù)慕逃捅O(jiān)管,導致農(nóng)村留守兒童存在堅持力差,吃不得苦,意志力薄弱,做事沒有耐心,得過且過等問題。 大多數(shù)孩子學習上自覺性差,紀律性不強,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被動地學習,學習成績較差。而培養(yǎng)這些孩子高度的自覺性,持之以恒的、堅韌的意志力,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學業(yè)進步、成才,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尤其重要。對于如何落實留守兒童意志力的培養(yǎng),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做。
一、樹立理想和人生目標
遠大的人生理想和目標是落實意志力培養(yǎng)的根本動力,目的明確的人必然會有旺盛的熱情、堅強的毅力和高度的責任感驅(qū)使、鼓舞著他堅持到底,從而完成艱巨的任務。教師要從留守兒童的客觀生活環(huán)境入手,引導孩子們改變現(xiàn)狀、改變環(huán)境,以此來確立他們的理想和人生目標并為之付出努力。如生活中如何克服思念父母之情,并把它轉(zhuǎn)化為學習的動力,用優(yōu)異的成績和良好的表現(xiàn)讓父母放心打工掙錢。
二、從小事入手,科學教育,循序漸進
第一,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先從學習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安环e跬步,無以至千里?!币髮W生必須做到按時到校,上課專心聽講,認真完成課內(nèi)外作業(yè),上課時不講閑話,不搞小動作,在校團結(jié)同學,熱愛班集體,在家孝敬父母,尊重長輩,長期堅持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等。
第二,培養(yǎng)留守兒童良好的意志力要有科學得當?shù)姆椒?。留守兒童由于長期缺少父母對其學習生活的指導,需要教師科學地指導。
第三,培養(yǎng)留守兒童的意志力要循序漸進。有一句話叫“欲速則不達”,教師在磨煉留守兒童意志力時,要有目標有步驟地進行。如給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制定寫話的目標時,首先是寫一句完整的、通順的話,不寫錯別字,并標上合適的標點符號;接著是寫幾句連貫、通順、意思清楚的話;最后才是寫一段層次清楚、主題鮮明、有真情實感的話。這樣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就能增強學生的信心,從而更好地完成下一個目標,學生的良好意志力才能逐步形成。
三、注重留守兒童良好品行的遷移
農(nóng)村留守兒童大多需要做家務事,有的還要照顧弟弟妹妹、老人等,可以嘗試將這些好習慣遷移到學習中來。如有一個孩子才十歲,在家是老大,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幾個月才回家一次,年邁的爺爺只會做飯,他在家要照顧妹妹,每天都要給妹妹洗臉,梳頭,送妹妹上學,接妹妹回家,還要做很多家務事,但他不喜歡學習,經(jīng)常不完成作業(yè)。教師在了解情況后,告訴他學習就像照顧妹妹一樣,只要每天堅持就會學得好,每當他想偷懶不完成作業(yè)時就提醒他,就像今天不給妹妹洗臉,梳頭,不送妹妹上學,不接妹妹回家一樣是不可以的。同時,教師要不斷鼓勵表揚,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及時調(diào)整和完善學習動機,快樂學習。通過一學期的堅持,這個孩子漸漸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成績有了大幅度提高。像這樣把留守兒童好的生活習慣慢慢引導遷移到學習上來,讓他們堅持自我鍛煉,做事有始有終,堅持不懈地努力達到目的,有利于良好品質(zhì)和堅強意志的形成。
四、利用好資源宣傳,樹立榜樣作用
教師要利用好學校的各種資源,讓學生了解良好意志力的典范,發(fā)揮榜樣作用,如 “懸崖村的孩子怎樣克服困難進校讀書”,還要善于用集體的力量鼓舞孩子們克服和戰(zhàn)勝困難,培養(yǎng)他們的堅強毅力。對留守兒童所表現(xiàn)的勇敢行為 ,教師要及時表揚和鼓勵,從而使留守兒童在教師的監(jiān)護下逐步培養(yǎng)起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
五、加強自我意志的培養(yǎng)
如何加強留守兒童意志的自我培養(yǎng)呢?我認為主要是培養(yǎng)留守兒童自我要求、自我管理、自我監(jiān)督的能力,并進行自我暗示的訓練。
第一,自我要求。要求留守兒童對自己嚴要求,高標準,不要輕易降低要求和難度。如有個留守兒童在做長跑運動時,想法是只要參與就好,不要求自己的運動量。這時教師要了解情況,用優(yōu)秀運動員孫楊帶傷堅持訓練比賽為國爭光的事例,激勵他奮勇前進,不要降低要求。
第二,教會留守兒童自我管理,自我監(jiān)督。要求留守兒童長期堅持做到教師和家長在和不在一個樣。尤其是農(nóng)村留守兒童沒有父母管,大部分都是和年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親友生活在一起的,這些監(jiān)護人文化水平低,沒有能力教育孩子,重養(yǎng)輕教。如有個留守兒童和班上的同學打架,打傷了同學,請家長來,他外婆說:“只有別的孩子打他的,她家孩子從不打架。”類似這些情況屢見不鮮。面對這些情況,教師需要耐心教育,并在以后的學習中讓他們做好自我管理和監(jiān)督。這也是形成堅強意志力的關鍵,是將來成才的保證。
第三,自我暗示。教師要注意對留守兒童進行自我暗示的訓練,這對培養(yǎng)學生意志,提高成績都是有利的。如當孩子想“放縱一下”自己時,教師發(fā)現(xiàn)后要及時教育,讓他們想到只有自己表現(xiàn)好了,父母才能放心,他們就會暗示自己該怎么做,從而放棄“放縱一下”的念頭。
六、教師的引領、關心和心理疏導
農(nóng)村學校教師會直接面對留守兒童,留守兒童家庭職能的缺失應當由教師去填補。教師要及時掌握留守兒童的心理和思想動態(tài),代行家長職責,從學習到生活全面負責,去關心他們,有了問題及時關注并疏導。如有一個留守兒童有幾天上課總是打瞌睡,沒精神,還不完成作業(yè),亂罵人。在教師的耐心說服下,他才說出原因。他三周沒和家長聯(lián)系上了,很擔心父母的安危,夜里睡不著覺,上課注意力沒辦法集中。后來教師安慰他:“有可能你父母太忙,沒顧上打電話,或者他們剛好在沒有信號的地方。說不定今天就會給你打電話,而你太擔心,吃不好,睡不著、上不好課,成績下降了,不是讓你父母更擔心你嗎?”在老師的耐心勸導下他才沒有繼續(xù)胡思亂想。第二天他高高興興地來告訴老師,他媽媽打電話回來了,還說自己差點就去找媽媽了,以后有事要先告訴老師。為了更好地了解留守兒童的詳細情況,教師每周進行一次留守兒童的思想交流活動,讓孩子們說說自己這周最想給父母說的話,如父母最想看到自己怎么樣,我的進步,我的愿望等。這樣能更好發(fā)揮教師的引領作用,可以更多地了解他們,關心他們,有了問題能及時疏導。這些都是留守兒童形成堅強意志力的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李潤蘋.家園共育的關鍵在于有效的溝通[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幼教研究),2013,07(02):55.
[2]游達,沈麗麗.家園合作有效途徑新探[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2,10(20):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