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遠
[摘?要]本文在日語教學方法及課堂形式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嘗試,以適應新形勢下高職日語人才的培養(yǎng)模式,達到真正因材施教,提高課堂質(zhì)量,激發(fā)學習主動性的目的。
[關鍵詞]日語教學 ;創(chuàng)新模式; 課堂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8.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4649(2018)03-0031-03
On Japanese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Mode
Ren Yuan
(Shaanxi Business College, Xian 710085)
Abstract:This article tries to make an innovative attempt in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classroom forms of Japanese, to adapt to the training mode of Japanese talents in the new situation, and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as well a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class and stimulating the initiative of learning.
Key word:Japanese teaching;Innovation mode; Classroom reform
近年,“2000后”已經(jīng)悄然長大成人,其中一部分已經(jīng)或即將成為職業(yè)院校的主力軍。當前的高職學生,依然具有學習自覺性差,自我管理能力不強,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等種種弊端,同時也具備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強,對感興趣的事物熱情高,崇尚個性等優(yōu)勢。但是“2000后”的學生有一個很突出的特點,就是他們已經(jīng)不像“90后”那么“難管理”,至少選擇日語專業(yè)的學生很明顯有這方面的趨勢?,F(xiàn)在的孩子主要是思想意識上難以把握,加之他們對現(xiàn)代信息化的掌握相當熟練,對新鮮事物的適應能力很強,所以墨守成規(guī)的固化教學模式不能跟上他們的腳步。同時學校又有著十多年日本酒店研修的項目,在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方面又面臨很大的挑戰(zhàn)。針對這些現(xiàn)狀,我們外語教師創(chuàng)新課堂思想、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在改變原有課堂形式等教學模式上做了許多新的嘗試。
一、句型講解需要“懷舊”
傳統(tǒng)講授新句型的模式為教師解,然后給出例句,最后讓學生造句。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了解新句型用法無可非議,可是學生自身并不善于利用聯(lián)系的方法學習,加之日語語法非常分散,基本為一句話一個語法。所以學生每課所學的知識都是脫節(jié)的,相當于“猴子搬包谷”,學了,理解了,會造句了而已。再學新知識的時候,舊的就忘了,為了避免學著忘著的狀態(tài),就需要讓學生造句時聯(lián)系之前學過的句型,結(jié)合本課內(nèi)容造句。同時,教師在講解句型時,基本構(gòu)造講清楚之后,盡量提供給學生盡可能復雜、將之前舊句型都用在內(nèi)的例句。
以新《標日》(初級上)第14課句型“~~てください”(請……)為例。按教材要求造句,多為以下模式:
例1:この本を読んでください。(請讀這本書)
例2:3時ごろ家を出てください。(請3 點出門)
改變造句模式,將句子變復雜化后,例句可以成為以下形式:
例3:この本はとても面白いですから、ぜひ初めから最後まで読んでください。(這本書非常有趣,請務必從頭讀到尾)
例4:冷蔵庫においしい料理があります、それを食べてから、3時ごろ家を出てください。(冰箱里有好吃的飯菜,請把它吃完然后3點左右出門)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教師的例句還是指導學生造句,雖然盡量要用學過的句型,但不建議使用過多的還沒有講授過的句型,否則純粹為了造句而造句,達不到真正掌握的目的。
二、課堂演講形式需要改變
語言學習者都知道一種方法“課堂演講”。 即每天一個同學輪流進行課前的日語演講,三分鐘左右,題目內(nèi)容不限。這種方法可以提高學習語言的興趣,擴大知識并且練習膽量??墒莻鹘y(tǒng)的演講是以作業(yè)的形式安排下去,第二天學生在準備好的狀態(tài)下演講,這樣不但演講者沒有緊迫感,同時由于演講者是之前準備好的,內(nèi)容里一定有很多自己查的沒有學過的內(nèi)容,聽講者有時候聽不明白,所以演講形式一定要改變。
(一)高年級日語學習者
每天輪一個同學,題目當天上課時給出,即興演講(有一定的準備時間)。這樣才真正能起到口語練習的作用。內(nèi)容最好是日常事物,如天氣、城市、運動、新聞等。但同時也不放棄傳統(tǒng)的非即興演講,即提前準備好內(nèi)容,用一種表演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這就需要學生制作PPT,將內(nèi)容用文字以及圖片、音頻、視頻等各種方式展現(xiàn),同時用純?nèi)照Z為大家講解。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也鍛煉了PPT的制作能力,同時因為是圖文并茂的形式,聽講者也不會由于語言的問題阻礙理解。
(二)低年級的日語學習者
針對低年級學生,建議最好在零起點后的第二個學期開始進行課堂演講,這個階段學生對日語以及日本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由于語言的局限,這個學期的課堂演講采用漢語或者日漢混合的方式,不過需要限定內(nèi)容,必須與日語或者日本相關。同樣要求學生制作PPT,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以有效的方式傳遞給其他同學,進一步提高大家學習語言的興趣。我所教授的一年級學生中就有談論日本料理、日本服飾、日本動漫的。PPT制作精心,圖片視頻時尚,引人入勝。現(xiàn)場效果不錯,能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三、檢查背誦的方式需要創(chuàng)新
眾所周知,語言的學習沒有捷徑,需要從單詞積累、句型掌握開始,并且日語當中所有的知識點都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每一個“螺絲”都要擰緊,所以背誦是必須的。初級階段老師一定要一一檢查,否則教學與掌握就會脫節(jié)。墨守成規(guī)的檢查背誦的方法就是教師聽,學生背,然后給予評價。這種方法能夠讓教師了解到學生的發(fā)音語感以及流利程度。但由于學生是完全的死記硬背,所以單從背誦是看不出來他們對知識的掌握和對課文的理解。這就需要創(chuàng)新檢查背誦的方式,讓學生通過背誦,真正達到對課文的理解和掌握。
例1:布置給學生的是整篇課文,但是檢查時教師只挑選其中的個別段落現(xiàn)場指定給學生,并且學生背誦完成后一定要針對該課文的內(nèi)容進行現(xiàn)場提問,問題也是即興的,不是提前布置好的,這樣既聽了語音,了解了熟練程度以及學生對課文的掌握,而且還進行了聽力的訓練以及反應能力,另外也節(jié)約了檢查的時間。但是這要求教師要充分準備足夠多的問題,避免重復。實踐證明,這種方法的確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 2:在檢查學生單詞背誦的時候,改變原有日漢互譯的模式,即老師說漢語單詞,學生將日語單詞說出來,或者相反。創(chuàng)新后,改成用日語句子來提問,問題里面包含所需要掌握的詞匯,讓學生同樣用日語來回答。這樣不僅靈活地掌握單詞,拒絕死記硬背,而且同時也起到了聽力的訓練作用。
四、設置分組,嘗試課堂討論的教學方法
語言的學習本身就很枯燥,傳統(tǒng)的語言教學方式時間久了會使學習氣氛平淡無趣,但完全的翻轉(zhuǎn)課堂對于職業(yè)學校學習外語的學生來比較難以實現(xiàn),所以針對我們的教學對象,可以嘗試傳統(tǒng)教學和課堂分組討論相結(jié)合的方法。教師先通過各種形式講授給本課內(nèi)容,然后根據(jù)全班人數(shù)將學生分組(與成績好壞無關),并指定組長(可以每次輪換),針對老師剛剛講過的內(nèi)容進行討論、分析、總結(jié)。組長的任務是主持討論,組織每位組員發(fā)言,并做好記錄,安排組員上臺發(fā)表。上臺的組員負責將大家總結(jié)好的觀點,做公開演講。這樣可以將本課內(nèi)容傳遞到每一位同學,讓所有人都能參與到課堂中來;并且大家各盡其職,訓練了團隊協(xié)作的能力;公開演講的形式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提高了膽量和自信心;各組相互競爭,活躍了課堂氣氛。例如,日語聽力課上,一些帶有文化趣味的內(nèi)容,經(jīng)過粗聽(整遍播放,粗略了解內(nèi)容)、細聽(逐句翻譯,句型講解)后,在不提供聽力原文的基礎上開始分組討論。每人發(fā)言,必須為日語,由組長組織、總結(jié),并且選擇代表發(fā)言。經(jīng)過實踐,這種方式深受學生喜愛,課堂氣氛顯著提高。
五、課后也要善于利用現(xiàn)代化信息手段
現(xiàn)代化信息手段對教學的幫助大家已經(jīng)不陌生了,但走出課堂我們也要善于利用這些手段為課后服務,尤其是外語的學習,很多學生都是課堂上的內(nèi)容能理解并掌握,即短時記憶都能達到很好的效果,但由于自覺性和學習能力不足的特點,在課后無法完成大量的反復訓練,所以不能好好的鞏固,長時記憶就無法達到應有的效果。所以我們更應該有效利用各種信息手段,來“監(jiān)控”學生的學習。QQ及微信的照片功能強大,學生將作業(yè)拍照發(fā)來,教師可以直接在學生交來的圖片當中進行修改,然后發(fā)回給他們。作業(yè)的內(nèi)容還可以是語音、視頻等等。還有很多軟件也可以達到這個效果,還可以統(tǒng)一布置作業(yè),分享資料、提問等。同時一些軟件還有統(tǒng)計的效果,教師可以看到后臺統(tǒng)計的學生完成作業(yè)的情況,有數(shù)據(jù)參考,便于更好地了解學生對所授內(nèi)容的掌握情況,同時進一步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進行教學。
以上各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從思考、研究到實踐應用,效果顯著,能夠吸引“2000后”的學生。課堂上時常會讓學生出其不意,用他們對傳統(tǒng)語言教學方法的應對方式來接受這種創(chuàng)新的模式,有時還會“措手不及”,所以新鮮感十足。學生學習勁頭很高。收獲是看得到的,可是創(chuàng)新思考的腳步不容停歇,還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思考,去研究,去實踐??傊?,日語課堂,我們拒絕一切枯燥。
[參考文獻]
[1]李悅.80后班級導師如何針對90后學生的特點開展工作[J].科技教育,2014(16).
[2] 楊慧.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日語學科教學設計[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 2016(03).
[3] 魯文靜.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日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黑龍江科學, 2017(22).
[4] 高子卉.論網(wǎng)絡資源在高職日語教學中的運用[J].亞太教育, 2016(28).
[5] 李瑩.高職院校一年級日語精讀課課堂教學探微[J].天津市財貿(mào)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