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阿根廷民間舞曲風格在吉納斯特拉早期鋼琴作品中的詮釋
      ——以《克里奧拉舞曲組曲》為例

      2018-07-14 05:35:00
      浙江藝術職業(yè)學院學報 2018年2期
      關鍵詞:八度舞曲樂段

      向 穎

      阿爾貝托·吉納斯特拉(Alberto Ginastera)是阿根廷杰出的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和音樂活動家。他的作品數(shù)量龐大、種類繁多、創(chuàng)作領域十分寬廣,被譽為“二十世紀拉丁美洲最重要的三位作曲家之一”。

      吉納斯特拉出生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父母是西班牙后裔。7歲開始學習鋼琴,12歲便進入威廉姆斯音樂學院進行專業(yè)音樂學習,1935年畢業(yè)時曾獲作曲金獎。次年起到1938年在阿根廷的最高音樂學府布宜諾斯艾利斯國立音樂學院學習,師從阿托斯·帕爾馬(Athos Palma)學習和聲,師從何塞·希爾(José Gil)學習對位法,跟隨何塞·安德烈(José André)學習作曲。1937年大學還沒畢業(yè)的時候,他就創(chuàng)作了他的第一部芭蕾舞劇《帕南比》(Panambi),并在阿根廷科隆劇院上演,在這部作品中顯示出南美音樂節(jié)奏的靈活和活躍,加上作者華美的配器,給他帶來了全國性的榮譽。此后在第二屆美洲音樂節(jié)上,《鋼琴協(xié)奏曲》和《奇妙的美洲》的完美演出奠定了他在阿根廷的作曲地位。1958年他的《第二弦樂四重奏》由美國著名的朱利亞德四重奏組演出,更使國際音樂界認識到他的杰出才華。吉納斯特拉曾是阿根廷、智利和巴西藝術學院的教授,美國耶魯大學名譽教授,他也是世界音樂協(xié)會的委員。他是拉普拉塔(La Plata)音樂學院的創(chuàng)始人;1963年,他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迪特拉研究所(Institut Di Tella)內創(chuàng)辦了拉丁美洲音樂進修學院,并擔任院長職務;1958年任阿根廷天主教大學音樂藝術和音樂學系主任[1]。

      吉納斯特拉的作品大概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分別是:客觀民族主義時期(Objective Nationalism,1934—1947)、主觀民族主義時期(Subjective Nationalism,1948—1957)和新表現(xiàn)主義時期(Neo-Expressionism,1958—1983)。第一時期,他在創(chuàng)作中采用了大量的民間音樂素材,完美地呈現(xiàn)了阿根廷民族音樂特色。第二時期,他依然保留了民間音樂素材為基礎的創(chuàng)作原則,但是在素材、節(jié)奏、旋律方面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創(chuàng)新,用一種抽象性的手法體現(xiàn)了阿根廷的民族精神。最后一個時期,作品中體現(xiàn)了很多新的創(chuàng)作技巧,比如加入了十二音、復調、序列音樂、微音程及機遇音樂等,通過不確定性和復雜節(jié)拍產生更為飽滿的音響效果。[2]

      《克里奧拉舞曲組曲》(Suite de Danzas Criollas Op.15)又被大眾稱為《阿根廷鄉(xiāng)村舞曲組曲》(Suite of Argentine Rural Dances),該曲創(chuàng)作于1946年??死飱W拉(Criollas)是阿根廷的少數(shù)民族,吉納斯特拉運用丹迪民間音樂素材,將傳統(tǒng)寫作技法與其獨特的充滿現(xiàn)代感的音樂語言完美融合在這部作品中,生動展示了阿根廷民族的迷人魅力。這是一首帶有三聲中部的復三部曲式結構的作品,其呈示部、中部和再現(xiàn)部都屬于再現(xiàn)的單三部曲式。恰卡雷拉、加托舞、馬蘭波、恰馬梅舞曲的風格在呈示部與再現(xiàn)部中不斷體現(xiàn),使得整部作品節(jié)奏活潑,充滿著熱情。而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中部則采用了探戈、贊巴舞曲風格,速度緩慢,充滿了憂傷。此套組曲由五首舞曲和終曲共六個部分組成,區(qū)別于這一時期的其他鋼琴作品每個舞曲都有一個標題的情況,作者在每首舞曲前都標上了速度、表情,由此可見吉納斯特拉的創(chuàng)作風格正由客觀民族主義時期向主觀民族主義時期進行過渡。

      一、《克里奧拉舞曲組曲》中阿根廷民間舞曲各風格的運用

      阿根廷是一個多民族、多種族、多語言國家,所以其文化內容也是極其豐富的。西班牙音樂和舞蹈對阿根廷的音樂風格有著很深的影響。阿根廷多樣化的民間舞曲風格在《克里奧拉舞曲組曲》中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這些方面:[3]

      (一) 加托舞曲(Gato)

      “加托”在西班牙語中的意思為“貓”,所以又被稱作貓舞(cat dance),通常由幾對男女圍繞著圓圈跳舞,通過互動,表達男士對女士的愛慕之情,整體看起來就像是貓一直追逐著獵物的樣子。[4]它的節(jié)奏有點類似下文提到的馬蘭波舞曲,但有所不同的是馬蘭波舞曲通常用的是八分音符,而加托舞曲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則運用了大量的四分音符。

      加托的舞曲節(jié)奏感非常強,演奏起來熱情奔放,富有激情,一般都會采用3/4拍和6/8拍相結合的方式,在《克里奧拉舞曲組曲》的第五首諧謔曲中得到了體現(xiàn)。這首舞曲有著強烈的切分效果,速度達到了160,演奏的時候要注意重拍的位置,才能演奏出加托舞曲的效果,讓人感覺仿佛置身于一場熱鬧非凡的鄉(xiāng)村舞會之中(見譜例1)。

      譜例1:克里奧拉舞曲組曲V·諧謔曲

      (二) 馬蘭波舞(Malambo)

      馬蘭波舞起源于17世紀阿根廷的大草原,是一種專適于男性跳的舞蹈。

      此舞曲的創(chuàng)作一般會采用6/8拍,速度要求高,節(jié)奏復雜。1940年,吉納斯特拉直接在馬蘭波舞曲的和聲和節(jié)奏的基礎上,創(chuàng)作了一首鋼琴舞曲,就命其為《馬蘭波舞曲》,在《克里奧拉舞蹈組曲》的第五首中,吉納斯特拉在原有的拍號上,又穿插加入了5/8拍和7/8拍,作曲家稱這種創(chuàng)作形式為“升華的馬蘭波”。由于拍號的不同,每個小節(jié)的第一拍重音出現(xiàn)的位置感覺也就不一樣,這導致了音樂的律動性更強,舞曲效果強烈(見譜例2)。

      譜例2:克里奧拉舞曲組曲V·諧謔曲

      (三) 恰卡雷拉舞曲(Chacarera)

      恰卡雷拉起源于阿根廷,屬于一種民間音樂體裁,當代的恰卡雷拉有著獨特的切分節(jié)奏,曲風歡快活潑。一般運用一個八度范圍內的遞減小調寫法。[5]

      在《克里奧拉舞曲組曲》的第五首諧謔曲中,從第13小節(jié)開始,多種拍號交替出現(xiàn),變換到6/8拍后,左手聲部運用了兩個附點四分音符,雖然在譜子中,左手兩個附點四分音符的柱式和弦都標示出了重音符號,不過根據(jù)資料文獻里所顯示的,可以按照恰卡雷拉舞曲的特點,將后一個和弦比前面一個演奏得力度更強(見譜例3)。

      譜例3:克里奧拉舞曲組曲V·諧謔曲

      (四) 贊巴舞曲(Zamba)

      贊巴舞的舞步較緩慢,是一種緩慢的3/4拍舞曲,其舞步是行走步,速度是慢板到中板之間,但吉納斯特拉給出的速度標記則更慢,很多贊巴舞曲以一兩小節(jié)的節(jié)奏形式為基礎,然后進行擴充和變化。比如在《克里奧拉舞蹈組曲》中的第一首,便采用了贊巴舞曲的基本節(jié)奏,為了使我們感覺到詩意如畫的景色,演奏速度也放慢了很多(見譜例4)。

      譜例4:克里奧拉舞蹈組曲I·很弱的小柔版

      而在《克里奧拉舞曲組曲》中的第四首,全曲28個小節(jié)也是用這個節(jié)奏型貫穿始終,緩緩地營造了一個浪漫富有詩意的氣氛(見譜例5)。

      譜例5:克里奧拉舞曲組曲IV·平靜而富有詩意的

      (五) 恰馬梅舞曲(Chamame)

      恰馬梅舞曲在創(chuàng)作中,吸收了科倫蒂納波爾卡舞曲的一些元素。這是這一地區(qū)傳統(tǒng)的一種舞曲形式,通常伴隨著歌唱,還加入了平行三度雙音的運用。

      《克里奧爾拉舞曲組曲》第五首中的前面11個小節(jié),就是一種恰馬梅舞曲的拓展體現(xiàn)。這一段直接出現(xiàn)了3/4拍對6/8拍的拍號形式,這樣一種混合拍子形成的架構,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赫米奧拉”①赫米奧拉(Hemiola)是古代音樂理論中用來稱謂3∶2比率的一個術語。它首先用在音高方面,指的是兩個音的振動頻率比。15世紀左右,它又被用來稱呼“三連音”之類的節(jié)拍細分現(xiàn)象。見陳世賓《莫扎特鋼琴奏鳴曲中的赫米奧拉節(jié)奏》,《鋼琴藝術》1996年第 。節(jié)奏(見譜例6)。

      譜例6:克里奧拉舞曲組曲V·諧謔曲

      (六) 探戈舞(Tango)

      探戈是大部分人相對來說較為熟悉的舞種,在很多阿根廷的電影中都有出現(xiàn)。由于聽眾對探戈的熟識度較高,這一段的出現(xiàn)也將整首作品推至高峰,為曲子的辨識度加分(見譜例7)。

      譜例7:克里奧拉舞蹈組曲IV·平靜而富于詩意的

      從這里可以看出,吉納斯特拉能夠非常嫻熟地將各種阿根廷民族傳統(tǒng)民間舞曲音樂用多種現(xiàn)代技法融入創(chuàng)作中,體現(xiàn)了作曲家的獨特個性,極具音樂魅力。

      二、《克里奧拉舞曲組曲》的阿根廷民間舞曲元素的演奏詮釋

      《克里奧拉舞曲組曲》的這五首舞曲都把阿根廷的民間舞曲作為素材,旋律、節(jié)奏與現(xiàn)代和聲技法的使用都別具一格,讓人們覺得耳目一新,也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對南美音樂的挖掘。筆者根據(jù)自己演奏《克里奧拉舞曲組曲》這部作品的經驗,加上翻閱的一些資料,談談如何詮釋這首風格迥異的樂曲。[6-8]

      (一) 很弱的小柔板(Adagietto pianissimo)

      這首樂曲優(yōu)美而富有氣質,吉納斯特拉運用了獨特的和聲搭配使得樂曲充滿了現(xiàn)代的氣息,并有豐富的色彩感。此曲為6/8拍,吉納斯特拉運用了前面在第二章中提到的贊巴舞曲節(jié)奏,速度很緩慢,音量要求弱。在前面4小節(jié),右手高度疊置和弦,大拇指要同時彈奏兩個音,以保持和弦整齊,音量控制一致,對技巧有一定的要求(見譜例8)。

      譜例8:克里奧拉舞曲組曲I·很弱的小柔版

      這首舞曲從曲式結構上分為三個樂段,由三個不同的音樂動機組成。曲式圖示如下:

      第一樂段(1~12小節(jié)) 第二樂段(13~22小節(jié)) 第三樂段(23~33小節(jié))a:(1~4)a1:(5~8)a2:(9~12)a:(13~15)a2’:(16~18)a1:(19~22)a2’:(23~27)a1’:(28~30)a’:(31~33)

      這首舞曲是舒緩的,連線占據(jù)重要的地位,注意旋律線的同時要關注強弱變化。在旋律的歌唱性來講,右手高聲部都是二度、三度的音程,又是小幅上行推進的過程,給人一種搖曳的感覺,二度疊加的和弦音塊,使整個舞曲充滿了現(xiàn)代感,而左手低聲部始終以單音進行,充滿了搖曳探戈的節(jié)奏。

      (二)鄉(xiāng)村風味的快板(Allegro Rustico)

      《克里奧拉舞曲組曲》里五首舞曲都是比較短小的,所以作曲家也給了我們提示,要求每首之間不需要像其他作品一樣比較長的停頓,而是馬上接下去來演奏。這樣的一種特殊的處理方式不管是在速度上還是節(jié)奏節(jié)拍上都會形成一種強烈的對比。第二首從第一個音落鍵,就馬上能感受到這是一首猶如暴風雨般席卷而來的舞曲。第二首作品為快速的6/8拍,由兩組有強烈對比的音樂素材組合而成,運用了馬蘭波舞曲節(jié)奏,塑造了與之前完全不同的音樂風格。一開始,右手就是十個音同時進行,用了完全不協(xié)和的音簇,這是非常現(xiàn)代的寫法。根據(jù)作曲家的提示,十個音一起彈可以將手攤平,直接用手掌去拍打琴鍵,形成“拍奏”的彈法,獨特的音響效果讓還在前面一首樂曲消失的不協(xié)和和弦中的聽眾們,有忽然大吃一驚的感覺(見譜例9)。

      譜例9:克里奧拉舞曲組曲II·鄉(xiāng)村風味的快板

      前6小節(jié)右手從一個開始的不完全小節(jié)最后一拍進,就是用的f的音量,反復出現(xiàn),左手加以變化疊置的純四純五度,并平行上行。左手重音落在第一拍和第四拍上,正好是復合拍6/8拍的節(jié)拍規(guī)律,和弦和音程都要彈得很明顯,很突出,又加上了連線,空拍,讓整個旋律流動起來,又很有節(jié)奏感。這個時候在左手重音處加上踏板,形成跟前一首更大的反差。到了7—12小節(jié),音樂材料發(fā)生變化,旋律通過四個倚音跑到了左手部分,左手在右手切分節(jié)奏的帶領下,很有律動地彈奏,這個部分有三次幾乎完整的重復,與前六小節(ji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學習這首舞曲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將有旋律的律動感表現(xiàn)出來。

      這首舞曲是C大調,6/8拍,由兩組有對比性的音樂材料組合而成,該舞曲共34小節(jié),可分為三個樂段,曲式如下:

      第一樂段(1~12小節(jié)) 第二樂段(13~24小節(jié)) 第三樂段(25~34小節(jié))a:(1~6)b:(7~12)a:(13~18)b’:(19~24)a’:(25~30)b”:(31~34)

      (三) 如歌的小快板(Allegretto Cantabile)

      第三首在非常激烈強勁的第二首之后,馬上開始用比較陰郁優(yōu)美的狀態(tài)來演奏,整曲散發(fā)著一種淡淡的憂傷,旋律十分優(yōu)美。在節(jié)拍上,作曲家運用了11/8的復合拍,沒有使用傳統(tǒng)的固定節(jié)奏模式,使音樂更加富有現(xiàn)代感。

      此曲一共19個小節(jié),為單三部曲式A B A′的結構,如下圖:

      第一樂句為前四小節(jié),也是本舞曲的主題句,演奏這首舞曲時,由于要求要非常連貫,個別部分跨度也比較大,所以要求雙手要貼鍵去演奏,注意旋律線的進行,同時要求表達好連奏,緩慢彈出音色的對比。踏板的運用上,根據(jù)左手三個音為一組去切換。第1、2小節(jié)都是重復的樂句,演奏的時候要通過音量的強弱區(qū)別開來(見譜例10)。

      譜例10:克里奧拉舞曲組曲III·如歌的小快板

      第5小節(jié)到第9小節(jié)這四小節(jié)是前四小節(jié)的高八度演繹,是6+5=11拍的四聲部卡農,中聲部加入了新的旋律。中聲部旋律需要左手的大拇指十分突出,連貫地彈奏出來。此時,須突出右手的高聲部和左手的高聲部,右手一句旋律,左手一句旋律的卡農樂句,一唱一和,一弱一強,就像是高中音聲部的對唱。左手的大拇指要貼鍵連奏出旋律來,下鍵要柔和,旋律音量要強于右手旋律,形成鮮明的兩條呼應線(見譜例 11)。

      譜例11:克里奧拉舞曲組曲III·如歌的小快板

      而從B段開始,旋律起伏更明顯,氣息更加連貫,強度從漸強漸弱的起伏中慢慢推進到中強,這時的彈奏會有一點急促,但是又是非常連貫的急促推進。右手的重心依舊落在四、五指上。

      最后一段A’段為再現(xiàn)部分,再現(xiàn)了A段旋律,從之前B段急促往前推進部分回到了原速。之后開始慢慢地減弱減慢,通過pp的四個琶音的擴充,緩緩地遠去,用左手最后一個低音恢復于平靜之中(見譜例 12)。

      譜例12:克里奧拉舞曲組曲III·如歌的小快板

      (四)平靜而富于詩意的(Calmo e Poetico)

      這是一首帶有搖籃曲性質的a小調慢速舞曲,有著規(guī)整的6/8拍贊巴舞曲節(jié)奏,比第三首速度更為緩慢,雙手高音區(qū)的演繹讓人在音樂中深思、回憶。整首舞曲的基本節(jié)奏型就是以第一小節(jié)為原型,后面都是只變化音而不變節(jié)奏型的重復展開。

      此曲也是分為三段式的結構,共28小節(jié),其結構圖示如下:

      28=A(1~8)+B(9~17)+C(18~28)

      第一樂段A為前面8小節(jié),每四小節(jié)為一句,非常規(guī)整。作品從一開始左右手大拇指都在A這個主音上彈奏大六度音,又加以旋律小調#F、#G的變化半音的進行,讓整首舞曲充滿了一種神秘的色彩,烘托出了一種異域風情。根據(jù)作曲家提示due pedali,第一個音開始就需要加上淺淺的延音踏板,雙手相差一個八度,都在高音區(qū),演奏的時候雙手需要貼鍵緩緩地演奏,四個小節(jié)為一句,把呼吸氣息拉長,按連線標識來演奏樂句,注意高音部分的音色要彈得十分透亮,使得這部作品充滿著縹緲虛幻的感覺。左手要控制住音量,比右手更安靜,仿佛是回蕩于空曠山野的長長回音(見譜例13)。

      譜例13:克里奧拉舞蹈組曲IV·平靜而富于詩意的

      第二樂段是第9小節(jié)到第17小節(jié),第9小節(jié)開始,左手雙音在旋律吟唱,需要左手大拇指突出一點,右手從13小節(jié)開始則是回應,形成一問一答。15小節(jié)要開始速度減慢,在16小節(jié)a Tempo的標記下恢復原速,左手的旋律音剛好是吉他空弦的四個音E—A—D—G,仿佛撥弄著吉他空弦,空曠而又縹緲。

      第三樂段為第18小節(jié)到結束,4小節(jié)+7小節(jié)的結構。從縱向的長琶音開始,要突出右手上聲部連貫的旋律,聲音要透亮,慢慢減弱,最后ppp在屬音上結束。感覺好像是訴說著對故鄉(xiāng)阿根廷那廣裹、遼闊的土地的無盡思念(見譜例14)。

      譜例14:克里奧拉舞蹈組曲IV·平靜而富于詩意的

      (五) 諧謔曲(Scherzando)

      這首鄉(xiāng)村舞蹈舞曲要演奏得詼諧幽默,充滿戲劇性。一開始作者就標注了3/4拍對6/8拍的節(jié)奏,之后又穿插了7/8拍和5/8拍,節(jié)奏運用復雜多變,令聽眾嘆為觀止。在mf開始,左手3/4拍的節(jié)奏一直像鼓點一樣演奏,而右手旋律部分用的是6/8拍,更加活潑律動。從第5小節(jié)開始漸強,到第9小節(jié)為f很強,之后10到13小節(jié),要越來越強,在12小節(jié)加入5/8拍五個八度重音,到13小節(jié)達到最高點ff,八度音要斷開彈,短促、利落,突出10和11小節(jié)的左手低音八度音程。14小節(jié)開始句子用斷奏的彈法,另一個音樂素材開始進入,要彈的非常有力,堅決又粗獷。14—23小節(jié)中在6/8拍、3/4拍的基礎上又加入7/8拍和5/8拍,穿插使用,要把這里的舞曲節(jié)拍韻律彈清楚,氣氛越來越熱烈,一氣呵成。從24小節(jié)開始變成了mf,24—31小節(jié)這八小節(jié)非常規(guī)整,逐漸漸強到32小節(jié)f,32—35小節(jié)要推到高潮36小節(jié),越來越強,以至于到達最強ff的36小節(jié),右手高八度音之后,通過刮奏的演奏方式到第37小節(jié)的高潮部分。而從37小節(jié)開始的雙手都是重音標記,演奏要非常強,37到46小節(jié),右手的八度音必須強調突出,這時因為穿插著多種節(jié)拍變化,也要跟前面的14—23小節(jié)一樣,用斷奏的方式,短促而堅決。在第46小節(jié)整個音域走到低聲部,到第47和48小節(jié),鼓點的節(jié)奏型又出現(xiàn)了,要注意左右手的銜接。在51和52小節(jié)和弦音要突出右手的高音部分,要演奏得比較急切。53到63小節(jié),6/8拍與3/4拍不斷地交替出現(xiàn),雙手都是和弦和八度音,要非常有力的演奏,左手低音部的八度,也是跨度很大,要非常準確不碰錯音地演奏出來,技術上要求很強的力度和爆發(fā)力。從63小節(jié)開始,必須加強每一個音,并加上踏板,從一開始稍稍弱一點,這是為了之后更強高潮部分做爆發(fā)力準備,就這樣做持續(xù)的漸強,到最后的68小節(jié),6/8拍變成了4/8拍,這四個八度音,其實是在為最后一段coda做沖刺預備,演奏時要一下子干脆地結束,收掉,深吸一口氣馬上進入coda(見譜例15)。

      譜例15:克里奧拉舞曲組曲V·諧謔曲

      這首諧謔曲(Scherzando)共68小節(jié),也分為三個樂段,其結構圖示如下:

      第一樂段(1~13小節(jié)) 第二樂段(14~54小節(jié)) 第三樂段(55~68小節(jié))a:(1~4)+:(5~9)+:(10~13)b:(14~23) +(24~36)b’:(37~46) +(47~54)a’:(55~62) +(63~68)

      這首舞曲要彈得非常果斷,屏住呼吸,一氣呵成,在重復性的旋律樂段,要保持住統(tǒng)一的單位節(jié)拍速度,雙手需要快速地交替、銜接,力量和爆發(fā)力都要達到頂點,刮奏部分要一下子沖到最強處,延音踏板運用要用耳朵聽,使之與音樂完美結合,得到良好的共鳴。節(jié)奏變化比較復雜,不管節(jié)拍如何變化,都要抓住每一個小節(jié)第一拍,并強調出來,使其民間舞蹈的特性顯現(xiàn)得更加明顯。樂曲層層推進,緊張地往前直至最后四個八度音走向coda。

      (六)尾聲Coda:精力充沛的急板(Presto ed Energicoc)

      尾聲是整首組曲最高潮最激烈的部分,是非常強的,極具爆發(fā)力的。整個尾聲部分的雙手都是八度在演奏,節(jié)奏變化多樣,速度很快,跨度也很大,需要雙手放松,句子感要強烈,節(jié)拍變化也非常復雜,融合使用了九種節(jié)拍寫作而成,所以要特別注意節(jié)奏掌控。在13小節(jié)和17小節(jié)的高八度四分音符這個音時,不能有間歇,要迅速移動到低八度。

      第二段從29小節(jié)開始,需要突出左手特殊的伴奏音型,34小節(jié)雙手呈階梯狀向上過渡,更進一步推進到下一樂段主題出現(xiàn)。從35小節(jié)開始,旋律開始轉移到左手,幾乎每一個小節(jié)都在變化節(jié)拍,所以整體的節(jié)奏變化相當大,右手部分都是同音在重復的伴奏,但是節(jié)奏節(jié)拍也在不斷地變化,到了47小節(jié)左手旋律更加明顯,句子感更強,舞蹈的曲風更熱烈,右手推動左手進行。

      從56小節(jié)開始,進入了第三段,也就是第一段旋律線,力度記號到達了fff,從第五首諧謔曲開始,一直都是非常熱烈的強力度的演奏,這個時候,要著重突出八度的連貫演奏,在非常熱烈氣氛下強的直接推到第68小節(jié)。從69小節(jié)開始,進入全曲的最高潮,在第74小節(jié),彈完第一拍的sfff高八度音之后,深吸一口氣,用極強的三個重音直到結束ffff。踏板要收到非常干凈,沒有任何“臟音”出現(xiàn),非常輝煌的完美結束(見譜例16)。

      譜例16:克里奧拉舞曲組曲coda·尾聲

      這首舞曲,共75小節(jié),為單三部曲式,曲式分析如下:

      尾聲部分,速度非??欤钟蟹浅6嗟奶S八度、連續(xù)八度、長距離八度移動,幾乎是一部八度練習曲。加上復雜的節(jié)奏節(jié)拍,在練習這段的時候,必須要數(shù)清楚,并且先通過慢練,注意手的支撐力。必須掌控好節(jié)拍,突出民間舞曲的音樂形象。

      三、結 語

      通過對《克里奧拉舞曲組曲》的整體分析,我們了解了這部作品的獨特之處,這五首舞曲和尾聲獨具風格的藝術特性。作曲家在阿根廷獨具風格的民間舞曲風格基礎上,在傳統(tǒng)寫作技法上加入了很多現(xiàn)代元素,從多個角度描繪出南美民族民間舞曲的音樂形象,是二十世紀音樂創(chuàng)作的大膽創(chuàng)新和嘗試。

      《克里奧拉舞曲組曲》是吉納斯特拉的早期創(chuàng)作階段的作品,其寫法可以看出作曲家在早期音樂創(chuàng)作階段并沒有脫離歐洲文明創(chuàng)作的傳統(tǒng)。其創(chuàng)作根植于阿根廷的民間音樂,運用本民族語匯,凸顯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個性,發(fā)揚和傳播了本民族具有特色的音樂,與20世紀的現(xiàn)代音樂巧妙融合在了一起。特別是對于本民族豐富的舞蹈舞曲節(jié)奏的運用,表現(xiàn)了立體生動的阿根廷民族音樂形象,使我們充分感受了阿根廷民族的傳統(tǒng)音樂特色。表達了他對祖國的熱愛與歌頌,為阿根廷音樂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現(xiàn)代作曲家不一定要完全摒棄傳統(tǒng)技法,一味地去追求創(chuàng)新,突出標新立異,而是一切要從音樂本身出發(fā),音樂畢竟是人類的精神追求。像吉納斯特拉這樣將需要繼承和發(fā)揚的民族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與傳統(tǒng)結構原則和現(xiàn)代創(chuàng)作技巧相融合,正確認識和處理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關系,使得本國的民族音樂文化與世界音樂文化相融合,同時又保持民族民間音樂元素的相對獨立性,從而凸顯文化的特殊性,交融性及多元化趨勢。

      吉那斯特拉的這種植根于本民族的創(chuàng)作方法對于我國作曲家創(chuàng)作富有民族特色的現(xiàn)代鋼琴作品有很大的借鑒意義。中國華夏文明數(shù)千年文化和悠久的歷史,傳統(tǒng)音樂、民族民間音樂都是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國優(yōu)秀的作曲家們也應該多采用我國各民族的音樂元素,結合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的多元化技法,創(chuàng)造出富有中國特色的鋼琴作品。中國音樂創(chuàng)作只有扎根于豐富的傳統(tǒng)民族音樂元素,才能走得更遠。

      猜你喜歡
      八度舞曲樂段
      冬的舞曲
      瑤族舞曲
      美學視角之樂段辨析
      黃河之聲(2019年24期)2019-12-16 01:11:52
      江南絲竹器樂合奏曲《三六》
      長江叢刊(2018年28期)2018-10-31 08:51:22
      論曲式學中復樂段的辨析問題
      北方音樂(2017年11期)2017-01-28 22:52:47
      爛漫舞曲
      風采童裝(2016年7期)2016-09-21 11:15:10
      鋼琴演奏中的八度技巧
      ——探究李斯特鋼琴曲《魔王》
      北方音樂(2016年11期)2016-08-12 09:19:03
      芻議音樂表演與鋼琴演奏中的八度技巧
      試論音樂表演中如何進行鋼琴演奏中的八度技巧
      音樂作品分析教學內容中的“非常規(guī)”曲式類型
      ——以樂段范疇為例
      文教資料(2012年13期)2012-08-15 00:42:55
      汾阳市| 迭部县| 永兴县| 泰来县| 宣武区| 肇庆市| 杂多县| 东乡族自治县| 黄陵县| 金山区| 安阳县| 西盟| 济宁市| 柳江县| 惠来县| 中西区| 楚雄市| 铁力市| 清流县| 肥西县| 营口市| 日土县| 临澧县| 镇远县| 金川县| 固镇县| 离岛区| 沅陵县| 新泰市| 澜沧| 罗田县| 右玉县| 台南市| 通江县| 张家界市| 长治市| 柳林县| 杭州市| 龙山县| 郧西县| 双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