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安杰
摘要:“住”是龍州白話表示持續(xù)體和進行體的常用標記,可用作動詞、介詞、動詞補語以及動態(tài)助詞。本文主要是對龍州白話“住”的用法進行分析,并將其與普通話、廣州話中的“住”進行比較,說明他們的異同。
關鍵詞:龍州白話;“住”;用法分析;比較
龍州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西南部,隸屬崇左市,地處桂西南中越邊境。全縣總?cè)丝?7萬,有壯、漢、瑤、苗、回、侗等民族,壯族人口占總?cè)丝?5%。龍州縣的通用語主要是壯語和粵語,即當?shù)厮f的“土話”和“白話”。龍州白話,屬于廣西粵方言四個片之一的邕潯片。龍州白話中的“住”[?i22]與普通話中的“住”讀音不同,用法也有差別,龍州白話的“住”可以用作動詞、介詞、動詞補語以及動態(tài)助詞。本文介紹的僅限于縣城龍州鎮(zhèn)居民所使用的“龍州白話”中“住”的用法。
一、龍州白話“住”的用法分析
(一)“住”用作動詞,表示“居住”
(1)你住邊哋?。浚悻F(xiàn)在在哪里???)
(2)我屋住營街。(我家住在營街。)
(3)個間屋住得三個人。(這間屋子可以住下三個人。)
例(1)中的第一個“住”相當于普通話中用作介詞的“在”,在句中作狀語,“住邊哋”就是“在哪里”的意思,第二個“住”則是作動詞,“居住”義。例(2)、(3)的“住”也表示“居住”,這個用法和普通話用法一樣。
(二)“住”用作方位介詞,構成“住+處所詞”的格式,相當于普通話中的“在”
(1)而家我住超市買嘢。(我現(xiàn)在在超市買東西。)
(2)阿爸企住門口。(爸爸站在門口。)
(3)我住圖書館睇書。(我在圖書館看書。)
以上例句中的“住+處所名詞”可以放在動詞前,也可以放在動詞后,修飾和補充謂詞性詞語,表明動作發(fā)生的處所,這時“住”的語義和用法相當于普通話中用作介詞的“在”。
(三)“住”用作動詞補語,表示“禁止”,還可以表示“穩(wěn)固”、“牢固”,即對受事賓語的固定
(1)企住,冇得育。(站住,不能動。)
(2)細梁執(zhí)住細莫嘅衫領。(小梁抓住小莫的衣領。)
(3)大家捉住佢,佢系賊佬。(大家抓住他,他是小偷。)
例(1)的“住”與普通話中用作動詞補語成分的“住”意思基本一致,表示禁止。例(2)、(3)中的“執(zhí)”、“捉”動詞性比較強,屬于獲取類動詞,“住”作為補語成分,表示前一動作使所獲取的事物處于“牢固”的狀態(tài)。
(四)“住”用作動態(tài)助詞,表示動作正在進行或者動作狀態(tài)的持續(xù)
1.表示動作正在進行
(1)佢食住飯。(他正吃著飯。)
(2)我上住網(wǎng)。(我正在上網(wǎng)。)
(3)阿紅睇住電視。(阿紅正在看電視。)
以上幾個例子中“住”的用法在龍州白話里是最常見的,往往構成“V+住”的結構,相當于普通話表示正在進行的“正(在)……(著)”,表示動作或變化正在進行的過程中?!癡+住”結構中的V必須是表示延續(xù)性的動態(tài)動詞,而不能是瞬時性的動詞。此外,“住”也可以放在句末,如例(1)可以說成“佢食飯住”。
2.表示動作狀態(tài)的持續(xù)
(1)放放住,冇得育佢。(放著,不能動它。)
(2)記記住,下次你冇得系咁做。(記住,下次你不能這么做。)
(3)個盞燈一直開住。(這盞燈一直開著。)
(4)我仲留住你送俾我嘅生日禮物。(我還留著你送給我的生日禮物。)
例(1)、(2)中的“VV+住”的結構是龍州白話“住”與其他方言中“住”的用法的一個非常顯著的區(qū)別。這一結構是一個動詞重疊的復合形態(tài),“VV”重疊之后必須加上動態(tài)助詞“住”,否則在整個句子在句法上是不成立的。“VV+住”結構主要是表示經(jīng)過動詞“V”處置后,受事會形成動詞“V”所表示的狀態(tài),且會持續(xù)保持這種狀態(tài),一定時間段內(nèi)不變。能用于這一結構的動詞往往帶有處置義,如“放、堆、擺、綁、裝、開等”,同時也可以是一些心理活動的詞,如例(2)中的“記記住”。
例(3)中的“住”,表示動作發(fā)生后,動作所形成的狀態(tài)仍然持續(xù)下去。例(4)“住”表示一種相對靜止且持續(xù)的狀態(tài)。“留”是“送”這個動作之后,一直持續(xù)的相對靜止的狀態(tài)。
二、龍州白話的“住”和普通話“住”、廣州話“住”的比較
龍州白話是屬于粵方言的一個分支,而粵方言又屬于漢語里的一部分,龍州白話中的詞匯不僅與共同語有交集,與粵方言也有聯(lián)系。
(一)龍州白話的“住”與普通話的“住”的比較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于“住”的解釋(1):
1.居??;住宿:你~在什么地方;~了一夜。
2.停住,止?。骸?;雨~了。
3.做動詞的補語:
a.表示穩(wěn)當或牢固:拿~;捉~;
b.表示停頓或靜止:一句話把他問~了;當時他就愣~了;
c.與“得”或“不”連用,表示力量夠得上或夠不上:支持不??;禁得住風吹雨打。
可以看出,龍州白話的“住”做動詞、動詞補語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的“住”意義和用法相當,而現(xiàn)代漢語的“住”沒有做動態(tài)助詞和方位介詞的用法。用作動態(tài)助詞,是龍州白話“住”的最主要的用法,這一用法,在普通話中與之相對應的是“著”,但是兩者的用法也有區(qū)別。
普通話中的“著”的語法意義更側(cè)重于表示持續(xù)狀態(tài),它通常與“正”、“正在”等連用才能準確地表達“進行態(tài)”,如:
(1)他正寫著作業(yè)。
(2)他正在寫作業(yè)。
從上面的兩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普通話中真正表示持續(xù)進行態(tài)的是“正(在)”,普通話的“著”使用受到限制,它不能自由、獨立地表達動作的持續(xù)和正在進行的語法意義;而通過以上的分析可知,龍州白話中做動態(tài)助詞的“住”,語法意義相當于普通話的“正(在)……(著)”,它是可以獨立地、自由地表示持續(xù)態(tài)和進行態(tài)。這是龍州白話的“住”與普通話的“住”的一個非常顯著的區(qū)別。
(二)龍州白話的“住”與廣州話的“住”的比較
廣州話中“住”[t?y22]表示“持續(xù)態(tài)”,另用“緊”表示“進行態(tài)”。廣州話中表持續(xù)義的可分為靜態(tài)與動態(tài)兩大類。廣州話的“住”表示的是靜態(tài)的持續(xù),指在說話時或在某時間參照點觀察所論述的事件時,該狀態(tài)一直是持續(xù)不變的。如:
(1)佢哋掛緊燈籠。他們正在掛燈籠。
(2)樹上掛住燈籠。樹上掛著燈籠。
顯然,例(1)中“掛”的動作還沒有完成,表示正在進行;而例(2)中的動作已經(jīng)完成,表示動作結束后,動作的結果存留在某個位置上,即“燈籠”已經(jīng)存留在“樹上”,并且這種狀態(tài)會一直持續(xù)下去,是一種靜態(tài)的持續(xù)。
三、結語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龍州白話的“住”用法較多,能表達較為豐富的語法意義。與普通話的“住”相比,龍州白話的“住”除了能做動詞,表達“居住”義;做動詞補語,表達“禁止”、“穩(wěn)固”義外,還可以做動態(tài)助詞,表示持續(xù)態(tài)和進行態(tài),這時,普通話與之對應的是“著”。但是,普通話的“著”往往要與“正”、“正在”等搭配才能很好地表達進行義。與廣州話的“住”相比,廣州話中的“住”只表示“持續(xù)態(tài)”,且是靜態(tài)的持續(xù),而表示“進行態(tài)”則用“緊”。龍州白話的“住”,可以獨立自由地表示動作的持續(xù)和進行,是龍州白話中表示進行態(tài)和持續(xù)態(tài)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體標記。
注釋:
(1)《現(xiàn)代漢語詞典》,修訂本,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1998年,北京。
參考文獻:
[1]龍州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龍州縣志[M].廣西人民出版社,1993.
[2]麥穗.廣西貴港方言的“住”[J].語言研究特刊,2002.
[3]彭小川.廣州方言表“持續(xù)”義的幾種形式及意義的比較分析[J].語文研究,2003,4.
[4]彭小川.廣州話表示“進行體”的動態(tài)助詞“緊”[J].語言研究增刊,2001.
[5]楊敬宇.廣州方言動態(tài)助詞“住”的歷史淵源[J].學術研究,1999,4.
[6]羅自群.現(xiàn)代漢語方言持續(xù)標記的比較研究[M].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廣西民族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