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幸
摘要: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寫作能力是學生語文素質的一種體現(xiàn)。然而現(xiàn)下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學生寫作能力止步不前,為此教師必須要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加以研究,從而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改進。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措施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整體水平和效果能夠直接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展現(xiàn)出來,但是,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制約著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水平和質量的提升,從而影響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因此,針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同時提出幾點具體改善對策,希望對我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質量和水平的不斷提高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寫作教學缺乏技巧性。
很多教師認為,寫作教學并沒有什么技巧可言,每次的作文課,就是教師在黑板上出一個作文題目,給出固定時間,學生就開始寫作。但是,很多學生不理解題目,對于作文的概念脈絡還不是太清晰,寫作上需要注意的問題也并沒有明確的概念,最終寫出來的作文就會文不對題,即使文題相對也會詞不達意。學生的寫作從宏觀和方向上,以及解題思路上缺乏技巧指導,使得學生在這一過程當中感覺自己一直在“憋”作文,沒有方向和頭緒,長此以往導致了學生一寫作文就感到頭疼,寫出來的作文總是跑題等問題,造成了作文學習上的惡性循環(huán)。
(二)教師對于寫作思維存在固定性。
有的老師缺乏對學生進行宏觀上技巧層面的把握,而有的老師卻是對于作文題目上做出了過多的解讀,使得學生的寫作思維存在固定性,所有的作文寫作主題思路都差不多,極大的損害了學生自身對于文章的自主見解和多樣性創(chuàng)新思維。例如,在寫“一件小事”這樣的題目時,很多教師引導學生以小見大,列舉出類似于哪位老師或者同學為你做了一件很小卻很令你感動的事。這種解讀并沒有錯,但是卻過多限制了學生的開闊思路。使得本來可以有更多寫作范圍的學生將思想局限于此,使得所有作文千篇一律,所有主題“天下大同”。
(三)分數(shù)為導向的模板式寫作教學。
應試制度教育使得很多教師陷入了以分數(shù)為導向的漩渦之中,只想著怎么在最快的時間內得到最高的分數(shù),在作文教學上的體現(xiàn)就是作文模板式的教學方式。很多教師在上作文課的時候會明確告訴學生應該怎樣寫才能的高分,還會讓學生背一些優(yōu)秀作文,優(yōu)秀模板,讓學生“借鑒”,致使很多學生只會照搬照抄,在脫離模板和稿子之后什么也寫不出來,長此以往學生就變成了他人作文的“搬運工”和沒有自己思想的“機器”,這對于學生以后的負面影響是巨大的。
(四)對學生的作文缺少及時全面反饋。
很多教師認為作文教學僅僅是讓學生寫作文而已,從而忽視了教師對于學生作文進行反饋的問題。很多教師對于學生的作文通常是只給一個分數(shù),或者是優(yōu)良中差幾個等級,或者讀一讀寫得好的學生的文章讓大家聽一聽,但是,很多學生并不知道自己得分的依據(jù)是什么,寫的好好在哪里,不好是哪里出了問題,有的學生面對一次次的低分卻始終不知道原因,努力之后卻沒有結果,這種教師和學生交流上的缺失使得學生覺得自己的努力得不到肯定,自己的問題得不到重視,最終排斥寫作學習。
二、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的相應策略
(一)選擇適合小學生的內容,引導學生開展廣泛閱讀。
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必須先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根據(jù)小學不同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教師要幫助學生選擇恰當?shù)淖x物進行廣泛閱讀。比如,低年級的學生可以選擇一些淺顯易懂的,貼近日常生活的讀物,讓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中年級的學生可以閱讀一些趣味性較強的少兒讀物或者一些生動有趣的敘事性文章;高年級的學生除了上述內容外,還可以適當加入一些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科技作品、簡單易懂的文言文或者議論文等。總之,讓不同階段的學生都能夠根據(jù)自己已有的語文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讀懂這些文章,讓學生從中收獲到成功的喜悅,這樣便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寫作活動,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我們可以采用讀一讀、畫一畫、演一演、說一說等形式,調動學生表達的欲望,或者使用各種先進的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播放相關視頻,讓學生通過欣賞優(yōu)美的畫面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把讀書當成一種美好的享受,或者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進行讀書活動,如朗讀比賽、讀書筆記展覽、故事會等,通過學生感興趣的活動激發(fā)學生競爭意識,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二)鼓勵學生擁有自己的摘抄本,積累優(yōu)美詞句。
在實際的小學語文寫作當中,教師需要不斷強化學生對于寫作素材的積累,讓學生做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狀態(tài),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有話可說。針對這些情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出發(fā):首先,應當在不斷的閱讀當中積累寫作素材,現(xiàn)在的小學語文課本中包含著很多經典的文章和范本,因此在實際的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定期做讀書筆記,摘抄名言名句,養(yǎng)成學生摘抄筆記的良好習慣。比如在學習朱自清《春》這篇文章當中,通過“朗潤、清新”等詞把春天寫活;其次,在實際生活當中需要細心積累寫作素材,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曾經說過:“生活即教育,而寫作本身就是來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一種藝術”。因此在實際的小學語文寫作當中,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尋找寫作素材,讓學生真正懂得寫作的意義,才能夠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寫作基礎。
三、結語
小學語文教學就需要不斷加強寫作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效果,并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科學的分析研究,同時采取高效的對策和辦法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從而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水平和質量,加強小學生的整體語文能力和文字能力。
參考文獻:
[1]沈玎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應對策略[C]//2016年3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16.
[2]王小鋒。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C]//第五屆世紀之星創(chuàng)新教育論壇論文集,2016.
[3]張躍玲。淺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C]//2014年5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