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會艷
摘要:小學語文教育在教授學生基本語言知識的同時,傳授學生認識事物的方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提高學生思想品德素質也是教學的重要內容。兒童文學作為一種以兒童為對象的文學形式,因其教育作用,審美作用和娛樂作用,及對語文教師自身起到的積極作用,與小學語文教育目的很好地貼合,因此兩者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隨著新課標的實施,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發(fā)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如何將兒童文學的益處最大程度地應用到小學教學中,用以提高教師素養(yǎng),創(chuàng)建“快樂課堂”,也越來越成為人們的關注和研究的重點。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兒童文學;意義作用
一、兒童文學簡介
廣義上的兒童文學指專為少年兒童創(chuàng)作的文學作品。兒童文學特別要求通俗易懂,生動活潑。不但要求作品的主題明確突出,形象具體鮮明,結構單純,語言淺顯精練,情節(jié)有趣,想象豐富,還要使其內容、形式及表現手法都盡可能適合于少年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為他們所喜聞樂見。
在小學語文教育中, 兒童文學的身影幾乎可以說是隨處可見。小學語文教育的對象, 是七歲到十二歲的兒童;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 80%以上的課文屬于兒童文學作品。所以, 兒童文學的讀者對象和小學語文的學習者屬于同一人群。比較其他的兒童讀物,兒童文學對于小學生語文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兒童文學對小學語文教育的作用
(一)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的作用
1.教育作用
兒童文學是從兒童生理心理特征出發(fā),貼近兒童閱讀需求,滿足兒童身心發(fā)展需要的文學讀物,其所塑造的一個個個性鮮明的藝術形象,更是受到孩子們的喜愛。因其存在的廣泛性和兒童對其較高的喜愛程度,兒童文學成為小學語文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輔助工具。兒童文學在為小學語文教育提供教材資源的同時,其作品中的潛在意義是對學生的人格發(fā)展具有深遠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以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的課文《“紅領巾”真好》,通過童謠的形式,塑造了一群有愛鳥護鳥的意識的“紅領巾”,讓學生們感受到做“愛鳥護鳥小衛(wèi)士”的快樂與自豪,以“紅領巾”為榜樣。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 兒童文學中的經典藝術形象具有感化孩子心靈的力量,在對兒童的品德引導起到積極作用的同時也為兒童提供了價值了解的途徑。從這里不難看出,兒童文學可以促進小學生人格的發(fā)展。培根說:“閱讀的意義在于造就完美的人格?!笨梢婇喿x之于人的重要性,而這也可以說是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育作用的終極體現。
2.審美作用
文學作為一種藝術展現形式,有著相當強的感染力和表現力,是場上的適合于兒童閱讀的讀物。學生在小學階段好奇心旺盛,求知欲旺盛,但由于他們生活的圈子較狹窄,能接觸到的事物并不多的,這些豐富多彩的課外兒童文學讀物,可以擴大小學生的視野,增長其知識儲備,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保障。
(二)兒童文學對小學語文教師的作用
1. 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課程資源的重要性越來越被人們認識到。兒童文學作為小學語言的寶貴課程資源,對其的開發(fā)和利用對于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兒童文學素養(yǎng)具有深遠意義。
被譽為“兒童文學”之父的埃里希·凱斯特納論述道:“在我們當下這個世界里,只有對人類持有信心的人才能對少年兒童有所幫助。他們還應當對良知、榜樣、家庭、友誼、自由、懷念、想象、幸福與幽默……的價值有所了解?!眱和膶W這一文學分支的存在,不僅僅是因為以兒童為本位的出發(fā)點,其作品中蘊含的“真善美”的意境,優(yōu)良的品德和正確的價值觀導向,也可以提高教育者的素質。只有教育人士先具備了種種優(yōu)良品質,才能在教授知識的時候得到學生的認同,成為榜樣力量。多了解一些中外兒童文學史, 了解中外兒童文學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 了解兒童文學欣賞與批評的規(guī)律和標準, 閱讀一定數量的兒童文學作品, 能夠提升小學語文教師的兒童文學鑒賞力。這樣, 才能更好地進行課堂教學和課外閱讀的指導, 才能成為指引學生走向兒童文學園地的領路人。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 學生們也確實迫切需要這樣的領路人。由此看來,兒童文學的發(fā)展和小學教師自身素質的發(fā)展是相輔相成的。
2.拉近師生關系,營造“快樂課堂”
小學教育的順利實施,與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建立密不可分。周作人曾說“世上太多的大人,雖然都親自做過小孩子,卻早失了‘赤子之心,好像毛毛蟲變成了蝴蝶,前后完全是兩種情狀:這是很不幸的?!痹谛W語文教育的過程中,因教師思維的成人化而與其身為兒童的學生之間的交流出現代溝的情況十分常見。兒童文學的存在可以幫助教師弱化這種代溝,彌合因年齡問題而在學生和老師之間產生的思維差異。
通過閱讀兒童文學,教師們可以走進純真美好的童心世界,喚醒泯滅的童心,從而在教學活動中更能夠了解學生的精神世界,更容易和學生產生共鳴。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將兒童文學作品編排成課本劇,并進行演出的方式,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去,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在學習過程中及時得到反饋,制定更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為營造師生關系和諧的“快樂課堂”打下良好基礎。
三、結語
教育教學活動是一個雙邊互動的過程,學生積極活躍的學習態(tài)度是對老師的極大激勵,也是和諧的教學氣氛有助于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果。通過兒童文學這一橋梁的連接,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更加親密友好,有助于更好地激發(fā)教師的創(chuàng)造力,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們在小學語文教育中,要重視兒童文學的重要作用,有效的兒童文學閱讀指導。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激發(fā)學生閱讀兒童文學的興趣并且要重視將學生的低層次閱讀趣味提升到高級的水平;在兒童身心發(fā)展階段選擇恰當的兒童文學讀物;在閱讀教學和評價過程中要注重兒童文學的”文學味”;加強語言教材的質量建設;積極引導小學生閱讀兒童文學名著,尤其重視課外閱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