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玉梅
摘要:英語教學要講究藝術,讓學生在學習中如沐春風,其樂融融,才能夠提高教學效果,完成教學目標。本文從讓課堂教學充滿更多的意義開始談起,論述了復習、教學生活化等問題,最后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終篇。
關鍵詞:小學英語; 教學策略;復習;生活化;綜合語言
一、讓課堂教學豐富多彩
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想方設法讓教學充滿意義,通過豐富的教學手段,促使學生較好地達到三維目標,讓學生達到高效的學習。教師通過將英語用到生活當中,不斷地練習,給學生創(chuàng)造英語的環(huán)境,避免長久被遺忘。教師要對學生說明英語在國際上的重要地位,告訴他們英語的普及性,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習英語的價值。教師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同事交流意見,取長補短,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通過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吸取經(jīng)驗,具備反思的意識,經(jīng)常進行行動研究。
在教學四年級上冊 Unit 5 What would you like?Part A的教學內(nèi)容時,我做了精心的設計,通過模擬“餐館用餐”加深學生對單詞 rice, fish, beef, soup, noodles, vegetable, juice, bread, milk, chicken, hot dog, hamburger和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Can I have some noodles, please?”“Sure. Here you are.”的認識。由于學生對活動的印象深刻,很快掌握了單詞,達到了要求。
二、要認真做好復習
很多教師教學含辛茹苦,可教學效果不理想,原因之一就是忽略了復習。學生學習以后記不住,就等于沒學。前面的記不住,后面的就學得艱難,形成惡性循環(huán),就會有學生厭學,成績下降,繼而影響他人,讓學習氛圍變得糟糕。
復習方法很多,比如鼓勵學生課后一定要復習,自己復習之后,找出重點難點,然后小組一起復習,而且要循環(huán)往復,不斷地提出關鍵性的部分,引發(fā)大家的關注和記憶。復習的次數(shù)越多,記憶愈深刻。除了課后復習以外,還要在雙休日進行定期復習,每個月進行一次階段復習,還要有假期的總復習,年段的功課復習。不僅是學生自己復習,還要在課堂上進行總結樣式的復習,周而復始,將所學的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
(一)注重多樣化
千篇一律惹人生厭,學習、復習也概莫能外,因此復習的方法要多樣化,使之活潑生動,趣味盎然。復習不能夠簡單、枯燥、機械地重復,要適當增加內(nèi)容,改變環(huán)境或者變化形式,力求使學生喜歡,不感覺到死氣沉沉;要注意語言生動詼諧,描述形象,課堂布置有趣,復習進行有效,不潦草敷衍。
(二)復習分量要適當
復習當然不能夠一成不變,比如既要避免過度疲勞,又要適度提倡“過度復習”,反復交叉。在學生過度疲勞的情況下,天氣不好的情況下,可適當分散復習,適可而止。天氣好,時間充足,學生精神狀態(tài)佳,可以進行“過度復習”,也就是指對需要牢牢記住的學習內(nèi)容達到初步掌握后仍不停止,一往直前,繼續(xù)進行學習識記,區(qū)別是變換了形式。這樣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達到完全鞏固的程度,如背一課的英語單詞,背了三四遍就能記住時,還要繼續(xù)背幾遍,這以后的幾遍叫“過度復習”?;ǖ臅r間雖多了一點,但對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很有幫助。
三、英語學習生活化
(一)生活是知識的源泉,沒有生活,知識就成了無本之木。教學,也只有生活化的教學,才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激發(fā)起大家對知識的興趣。學習任何知識,從生活的角度出發(fā),聯(lián)系已有的生活背景,回憶以前的生活經(jīng)驗,這樣學習起來,即使是陌生的知識,學生也感覺到有一定的生活情境,也不是絕對的陌生。
(二)根據(jù)心理學家的研究,根據(jù)教育家的解讀,教育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在生活中也應該充滿著教育。教育的過程與生活的過程合二為一,如果兩者能夠做到桴鼓相應,這將是世界上美好的生活,當然,也是世界上最完美無缺的教育。從生活中學習,從經(jīng)驗中學習,養(yǎng)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學習習慣,促使良性循環(huán)。
(三)學習高于生活
固然,知識來源于生活,但是,知識是生活的精華。知識是“濃縮”了的生活,是表現(xiàn)最本質(zhì)的生活。當學生對知識感覺到陌生的時候,利用學生對生活的熟悉,讓他們通過生活感受到書本的世界。英語的學習更是如此,只有結合學生的直接經(jīng)驗,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景,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內(nèi)容和掌握知識。
四、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一)學用緊密相連
《英語課程標準》的主旨就是讓英語走向生活,融入生活,提倡利用興趣來學習英語,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必須針對每個人的興趣,了解他們的心理活動,從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和認識水平出發(fā),邊學邊用,實現(xiàn)“在用中學,在學中用”的教育目標。
(二)英語學習一定要符合小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千萬不要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學習經(jīng)驗不豐實,思維簡單,缺乏感性經(jīng)驗,教學需要靈活地給予具體形象的支持,不要為了教英語而教英語,為學習而學習,不要讓學生死記硬背。教學可以靈活多變,參考教材內(nèi)容,結合生活實踐,促進學生對英語的喜愛。
(三)掌握、挖掘符合小學生實際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學生有無限的精力,做好引導,每一個孩子都是卓爾不同的,所以,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是未來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總之,英語教學要講究藝術,讓學生在學習中如沐春風,其樂融融,才能夠提高教學效果,完成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