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近年來素質教育理念在教育領域不斷深化,新課改在全國的各級教育機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在學生的教育生涯,體育教學作為健康教育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在當前的高中教學中,由于我國仍然執(zhí)行應試教育體制,導致很多學生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只重視學習的成績,往往忽略了體育鍛煉。因此,他們的身體素質往往都表現(xiàn)的參差不齊。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體育教師要想提升高中體育的教學效果,就必須及時優(yōu)化和改進教學方式,根據(jù)學生的體質,施行分層教學法,從而不斷促進學生體質的健康。接下來,筆者就詳細談一談在高中體育課的教學中如何組織和實施分層教學。
關鍵詞:高中體育;分層教學;實踐策略
前言:
近年來,國家對學生的健康教育越來越重視。在課程改革中,關注并重視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成為重要的目標。隨著十八大提出“立德樹人”根本教育任務,教育部也于2014年提出了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任務。在高中階段,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增強學生的主體作用,全面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是當前高中體育教學中亟需解決一個問題。在不斷的探索實踐中,分層教學模式,逐漸成為高中體育教學的重要方法。
一、分層教學的定義
所謂的分層教學,也稱分組教學,就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水平以及他們對知識理解和掌握能力的不同,將他們分成幾組水平相近的群體,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從而促使學生在循序漸進中不斷提升成績,進而提高整體的教學成績。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當前的快慢班就是一種分層教學的模式,但這種教學模式并沒有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反而進一步拉大了學生之間成績的兩極分化,因此,快慢班的分層教學做法并不可取。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分層教學應嚴格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遵循新課標“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的理念,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將其劃分成相應的層次,因材施教,從而達到學困生進步,學優(yōu)生更優(yōu)的教學目的,使他們更全面地發(fā)展。
二、高中體育課分層教學組織與實踐的策略
(一)劃分學生的層次
要想要在高中的體育課上實施分層教學,首先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具體學情,根據(jù)他們的體育成績及興趣、愛好進行層次的劃分。正如我們人的十個手指頭不一樣長,學生們在個體發(fā)育上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即使雙胞胎也存有一定的差異。因此,在開展高中體育教學時,體育教師必須詳細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掌握每一個學生的體能素質,然后才能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對學生施行因材施教,這樣才能保證體育教學的全面、順利開展,提升全體學生的體育成績,健康他們的體魄,促進高中體育教學任務的實現(xiàn),同時也能發(fā)展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實現(xiàn)體育教學“立德樹人”的根本教育任務。
比如,我在實際教學中,就根據(jù)學生在體育課上的表現(xiàn),將他們分成三個層次:最高層次的一組學生是平時喜歡運動,而且對各項體育運動的知識與技能掌握得比較好的學生,我將其稱為“學優(yōu)生”;第二層的學生是上體育課時隨大流,也能掌握知識與技能,但不太感興趣的學生,我將其稱為“普通生”;第三層的學生則是身體素質較差,平時不喜歡體育鍛煉,只注意學習的學生,我稱他們?yōu)轶w育“學困生”。
(二)彌補學生的差異,設計分層的訓練
學生的個體差異加上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造成了學生們在體育課的學習方面產(chǎn)生了不同的效果。在傳統(tǒng)的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是采用一刀切的做法,不論學生的體育成績如何,我只講教學大綱要求教授的內容,至于學生的做法和想法,往往都被教師忽略了。由此導致,課堂教學的內容沒有針對性,體育優(yōu)秀生往往都感覺學不到東西,以至于他們喪失了體育的熱情,而身體較差又對體育鍛煉不感興趣的學生就會產(chǎn)生體育好難的感覺,也會喪失體育鍛煉的興趣。從而導致高中的體育教學成績一直提升不上去。如何在整體上提升學生們的體育成績,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呢?在分層教學探索中,我首先向學生明確了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向他們講述了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對于他們個人和國家發(fā)展的重要性,并在實際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體育教學的成績,我采用了靈活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之中。
例如在教授籃球知識和籃球技能訓練時,我顯示利用多媒體教學向學生呈現(xiàn)了籃球的基本運球技巧和投籃技巧,然后將學生帶到籃球訓練場進行實踐操作訓練,然后根據(jù)他們的不同表現(xiàn),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將一些水平參差不齊但又各具特長的學生分配在一個小組,讓他們互相幫助,互相配合訓練,從而提升整個小組的籃球技能訓練效果。對于球類體育運動而言,分層教學法具有極大的提升作用,而且,在小組配合中,還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增加了他們的團結意識,縮小了彼此間的體育技能差距,利于學生們體育的進步以及身體的健康。
此外,在課堂教學中,我還經(jīng)常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內容設計之中。比如在田徑運動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呈現(xiàn)各種運動技巧以后,還鼓勵學生自己設計田徑運動的鍛煉項目或游戲項目,遵循“快樂體育”的理念,讓所有學生都積極參與到體育運動之中,讓他們充分體驗到體育鍛煉的樂趣,在快樂的體育鍛煉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
(三)建立分層的評價
在高中的體育教學中,施行分層教學法,不僅要將學生分層、教學內容分層,對學生的評價也要分層,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興趣,培養(yǎng)他們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而且新課標也要求我們“改進評價體系,促進學生發(fā)展”。因此,在高中體育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構建分層的評價體系。
正如筆者在前文所說的那樣,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將他們分為三個層次,在評價時也應采取不同的評價方式:對于學優(yōu)生,我盡可能尋找他們不完美的地方,從而不斷鼓勵他們繼續(xù)進步;對于普通生,我在指出他們存在的錯誤的基礎上加強了對他們的鼓勵,促使他們更好地進行體育鍛煉;而對于學困生,我則以表揚和鼓勵為主,盡可能地激發(fā)他們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通過這樣分層次的評價,在實際教學中,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們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增強了他們的體育水平,同時也極大地提升了他們的身體素質。
總結: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體育教學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作為學生健康教育的重要課程之一,體育教學必須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積極探索分層教學法的組織和時間,凸顯學生主體的課改要求,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推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根本教育任務。
參考文獻:
[1]倪建軍.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運動,2017(17):112-113.
[2]萬德新.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1):53-54.
[3]史金剛.淺析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7,7(02):121+123.
作者簡介:吳繼清,漢族,女,1966.10,福建莆田人,本科,中學高級,體育教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