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敏
【摘要】在腦卒中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中,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其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遵醫(yī)行為以及生活方式,關系到疾病的治療效果及患者的預后,做好腦卒中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時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本研究結合腦卒中患者的特點進行分析,探討健康教育在臨床護理中的功能價值。為了進一步提高腦卒中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需要從功能恢復、日常生活管理等方面入手,并將中醫(yī)理論融入進來,通過視頻演示、微信不同形式的的健康教育,幫助腦卒中患者盡快擺脫疾病的困擾。
【關鍵詞】腦卒中;健康教育;行為生活方式
腦卒中是嚴重、危急的腦血管疾病,患者腦血管出現(xiàn)栓塞或出血等病變情況,繼而引起局限性腦功能障礙,癥狀持續(xù)時間越長,腦部病變和神經(jīng)功能缺損也就越為嚴重,需要及時、有效的接受治療。經(jīng)治療后,腦卒中患者將會進入到較長時間的恢復期,改善和消除其后遺癥,逐漸恢復其神經(jīng)功能和肢體運動功能,幫助患者盡快回歸到日常生活當中。在漫長的恢復期,腦卒中患者的情緒和精神狀態(tài)、遵醫(yī)行為以及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恢復效果,為了有效予以調節(jié),需要圍繞著疾病防治和康復保健等方面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能夠為患者的康復提供良好的幫助。筆者查閱近年來關于腦卒中康復護理的相關報道,對各種形式的健康教育進行總結,探究健康教育在康復護理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綜述如下。
1 腦卒中健康教育的重要價值
在腦卒中患者的臨床治療和康復護理過程中,需要將健康教育貫穿始終,用以提高患者的疾病認知和遵醫(yī)行為,糾正其不良生活方式,對于患者的治療與康復有著積極的幫助。在漫長的恢復期內,受到肢體運動功能障礙的限制,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多有不便,期間還會受到相關并發(fā)癥的影響,患者往往會產生一定的心理負擔和精神壓力。由于康復進程較為緩慢,腦卒中患者對于康復缺乏堅定的信念,產生消極、悲觀的情緒,其遵醫(yī)行為和生活方式也會受到干擾和影響。這就需要采取健康教育的方式,對治療和康復期間的要點與注意事項進行指導,幫助患者正確認識和了解疾病,掌握康復鍛煉技巧,并糾正其錯誤的認識和觀念。該過程中,患者對于治療康復的信念更加堅定,能夠以平和、穩(wěn)定的心態(tài)來面對疾病。在此基礎上,患者能夠積極的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認真遵醫(yī),形成健康、規(guī)律的生活方式,進而加快患者的康復進程[1]。
2 腦卒中患者的健康教育
2.1 康復訓練指導
在康復訓練指導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一對一的健康宣教,早功能恢復選了方面給予相應的指導。腦卒中患者經(jīng)過有效的救治后,仍需要持續(xù)進行病情監(jiān)護,確認其病情和體征穩(wěn)定后,可進行早期康復訓練。腦卒中患者的功能康復訓練需要循序漸進的進行,從良肢位擺放做起。在護理人員的指導和幫助下,調整患者的休息體位,進行側臥位、平臥位以及坐立位相互變換,避免長期保持相同體位,以緩解局部受壓,有助于促進肢體血液循環(huán)。該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考慮到患者的感受,正確擺放體位的同時,提高患者的舒適程度。早期以床上被動訓練為主,按摩患者的患肢,活動患肢關節(jié),以內收、外展運動為主。待患肢活動障礙逐漸改善后,患者可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進行自主翻身(患側向健側)和坐位平衡訓練,通過軀干挺直、身體承重、盆骨前傾、以及坐姿對稱等訓練,并有靜態(tài)訓練向動態(tài)訓練進行過渡,有助于促進患側軀干、下肢肌力的恢復[2]。在訓練過程中,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體征狀態(tài)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了解其是否存在不適。經(jīng)床上訓練一段時間后,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逐漸得到改善,可以進行站立和行走練習。在站立和行走訓練過程中,一般選擇在床旁進行,患者可以借助床欄、拐杖行走,護理人員必須在旁邊陪護。身體重心在健側和患側之間轉換。待患者能夠獨立行走后,逐漸增加訓練難度,進行上下樓梯、負重行走等練習,并逐漸脫離助行設備[3]。
2.2 視頻教學
在語言功能訓練的過程中,為了方便患者進行學習,采用視頻教學方法。根據(jù)語言功能訓練內容,制作講解視頻,患者可以通過觀看視頻,自主進行張口、伸舌、抿嘴和咀嚼等動作的學習,進行口型和發(fā)音練習。護理人員在一旁進行指導,糾正錯誤發(fā)音。發(fā)音訓練應做到從易到難,最初以字母為主,然后逐漸進行單詞、句子進行練習。語言訓練宜在上午進行,患者能夠集中精力投入到恢復訓練當中[2]。另外,在語言功能的恢復訓練中,還需要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腦卒中引起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往往會引起舌肌、口面部肌肉的功能障礙,影響患者發(fā)音。與此同時,患者的心理因素也是影響其失語的主要原因。
吞咽功能障礙是腦卒中患者的常見并發(fā)癥,會影響其正常的飲食,不利于患者康復期間的營養(yǎng)和能量供給,會在一定程度上延緩患者的康復。為了改善腦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礙,需要進行舌肌訓練。開始以伸縮運動為主,舌僵硬者需要借助適當外力進行牽拉。待患者的舌肌功能得到有效回復后,先后進行咽部冷刺激、空吞咽以及直接吞咽訓練,逐漸恢復正常的進食。在吞咽功能訓練過程中,患者同樣可以通過觀看視頻來進行學習[4]。
2.3 日常生活管理
腦卒中患者的院外康復期間,護理人員需要加強對患者的跟蹤隨訪,通過微信進行聯(lián)系。密切關注患者的日常生活,并給予科學、系統(tǒng)的指導?;颊咴谌粘I罨顒幽芰Φ幕A訓練,如穿(脫)衣、洗漱、進食,開始在護理人員或患者家屬的幫助下進行,然后讓患者自主、獨立的活動,從中鍛煉其生活自理能力。在日常飲食方面,需要嚴格限制鈉鹽、脂肪、膽固醇的攝入。選擇富含優(yōu)質蛋白、維生素和纖維素的食物,食物種類應多樣化,對于谷物、蔬菜、水果、奶制品、脂肪、肉類和豆類的攝入量提出明確的標準,保障健康膳食,能夠充足補充能量,并能夠維持機體的營養(yǎng)均衡,同時還能夠減少卒中危險因素,還需要叮囑患者規(guī)律飲食,忌暴飲暴食。待患者肢體活動功能逐漸恢復后,患者需要適當?shù)倪M行運動鍛煉,以慢跑、太極拳以及上下樓梯等運動形式為主,但要注意控制運動幅度和運動強度,不宜過度疲累。腦卒中患者還要注意作息規(guī)律,形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提高其睡眠質量。另外,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保持室內清潔,勤換衣物、床單和被褥。建立微信公眾號,為患者定期推送健康知識[5]。
2.4 中醫(yī)護理指導
中醫(yī)護理同樣也是腦卒中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從中醫(yī)理論出發(fā),在中醫(yī)護理方法上給予相應的指導。護理人員需要向患者說明腦卒中(中風)的中醫(yī)病理病機,使其對氣血內虛、勞倦內傷、憂思惱怒等疾病誘因有著進一步的認識,了解常見癥候。講解穴位拔罐、耳針治療、中藥熱熨以及溫針灸等治療方法,說明其作用效果[6]。在食療方面,風痰瘀阻者宜食用黃瓜、山楂等食物,以魚頭湯作為食療方,能夠起到祛風化痰的作用效果。氣虛血瘀者宜食用瘦豬肉、大棗、山楂等食物,在飲食中加入枸杞,起到益氣活血的作用。肝腎虧虛者宜食用芹菜、黃瓜、魚等食物,以百合蓮子薏仁粥作為食療方。將中醫(yī)食療與西醫(yī)飲食護理有機結合起來,能夠更好的促進腦卒中患者的治療恢復。在腦卒中患者的治療恢復期,應密切關注其情志狀態(tài),需要將情志調理作為健康教育的主要工作內容[7]。增加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了解患者的想法和需求,為其提供幫助?;颊呒胰硕嗯惆樵诨颊呱磉?,在情感和精神層面予以支持。采取移情易志之法,將患者的注意力轉移至娛樂活動、音樂、書籍之上,能夠有效調節(jié)其情緒,緩解其心理壓力?;虿扇∏橹鞠鄤僦ǎ韵矂俦?、以思勝恐,對于患者的不良情緒起到調節(jié)和控制作用,并讓患者學會自我情緒調節(jié),能夠以更加平和、穩(wěn)定的心態(tài)來面對自身病情,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加快其治療康復[8]。
3 結論
綜上所述,腦卒中患者的健康教育,能夠提高患者對于自身疾病的認知,調節(jié)其心理狀態(tài),改變遵醫(yī)行為以及生活方式,形成“知信行”的護理模式,幫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礙,更好的促進其肢體運動功能、語言功能以及吞咽功能的恢復。基于功能康復訓練,加強日常生活管理,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質量。結合中醫(yī)護理指導,為腦卒中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疾病防治和康復護理知識,為患者的治療康復給予了重要的支持。
參考文獻
[1]鐘代曲,錢春榮,沈盈盈等.腦卒中三級預防健康教育方案的設計與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16,16(10):755-757.
[2]錢敏偉.健康教育在基層社區(qū)腦卒中患者防治中的效果[J].醫(yī)療裝備,2016,29(07):101-102.
[3]謝莉,林秀銘,馬琳嘩,楊榕.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對預防腦卒中健康教育需求的調查與分析[J].護理與康復,2015,14(11):1010-1012+1016.
[4]張偉.思維導圖在腦卒中患者健康教育及健康行為依從性中的應用[J].天津護理,2016,24(05):387-389.
[5]梁嬌,吳小麗.健康教育路徑在中老年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中的效果評價[J].中國健康教育,2015,31(05):490-492.
[6]沈麗娟,韓慧,錢建峰,陳小芳,葉家薇,陸烈紅.視頻信息技術在腦卒中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護理與康復,2015,14(01):10-12.
[7]吉琳,金瑞華,鄭潔.以時機理論為基礎的健康教育在腦卒中患者家庭照顧者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護理,2017,9(03):248-251.
[8]吳瓊華.腦卒中患者中西醫(yī)結合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進展[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7,36(04):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