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感教育作為與認知教育相對的概念,是實現(xiàn)完整教育所必不可少的部分。而小學語文教學作為融入情感教育的重要平臺,是素質教育的主要實踐對象。本文將以小學語文學科特點為基礎,探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意義及途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情感教育;作用;途徑
一、 引言
在新課改大背景下,素質教育的推行使得情感教育與認知教育被放在了同樣重要的位置,情感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而小學語文教學因其學科特點,更具融入情感教育的優(yōu)勢。
二、 情感教育概述
情感教育是完整教育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近年來,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教育改革的方向朝著促進素質教育的發(fā)展不斷推進。從當前的教學現(xiàn)狀來看,無論是哪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其厭學情緒、唯“分數(shù)”學習觀念以及學校德育工作的不足,都說明了情感教育的不深入。因此,在今后的教學改革中,應當將情感列入教育目標系列之中,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注重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課堂氛圍。注重培養(yǎng)和豐富學生的情感,促進他們形成健全的個性和人格特征。
三、 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的作用
小學語文教育因其自身的學科特征,成了融入情感教育的優(yōu)勢平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推進情感教育,具有以下現(xiàn)實意義:
(一) 幫助學生調節(jié)情緒: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生活經(jīng)驗和人生閱歷非常少,因此,他們缺少對自己情緒的控制方法,對于不良的情緒或許會選擇不恰當?shù)男狗绞?。同時,小學階段是學生心理性格特征形成的重要時期,如果不能及時合理對待出現(xiàn)的不良情緒,可能會因此對學生的情感養(yǎng)成產生不良影響。小學語文作為小學階段重要的學科之一,將情感教育融入小學教學中可以幫助老師及時把握學生的情緒變化,引導學生正確處理不良情緒。同時,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課堂氛圍也有助于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二) 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情感體驗是指用感性帶動心理的體驗活動,進而對客觀環(huán)境產生特定的主觀感覺體驗。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豐富多彩的故事情節(jié)正是提供情感體驗的重要來源?;蚴羌顚W生奮發(fā)向上,或是宣揚孝道與友愛,通過語文教學,小學生可以增加情感體驗,進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明辨是非對錯,養(yǎng)成堅定的性格和善良的品格。
(三) 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審美能力是學生綜合能力組成的重要部分,將情感教育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語言文字、閱讀寫作、文化傳統(tǒng)等共同構成了小學語文的主要內容,而這些元素中都具有美的體驗。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情感教育可以使學生將自身的情感植根于語文審美之中,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習慣和審美能力。
四、 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的途徑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貫徹情感教育,需要教師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循循善誘的引導以及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啟發(fā)??傊?,情感教育應當貫穿于課堂教學的每一部分。
(一)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注重情感導入:要進行有效的情感教育,情感導入是關鍵。如何將學生的情感導入到語文教學課堂上,關系到學生的課堂情感感知和對教學內容的情感體驗。而情感導入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即通過創(chuàng)設與生活相關的教學情景來引入教學內容,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認知更為清晰和感性。例如在《金色的秋天》一文中,為了引導學生感受秋天的美麗景色,為了使學生身臨其境領略到文章中所描繪的景象,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放映秋天的美麗景象畫面,通過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學生可以加深對文章的感悟,也更能領會文章的美感所在。
(二) 體驗情感教育,注重情感深化:在情感導入之后,已經(jīng)為學生營造了一定的情感氛圍。在后面的課堂教學中,一定要圍繞既定的情感氛圍展開,注重情感深化。例如在《三個兒子》一課中,教師以“同學們認為怎樣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這個問題進行情感導入,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閱讀課文,并從中找尋答案。圍繞這個問題,通過對比“三個兒子”不同的表現(xiàn),學生們很容易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孝順”,也就達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
(三) 緊扣教材內容,拓展情感體驗:語文教材是開展語文教學的主要素材,也是進行情感教育的主要素材。但是,情感教育要以語文教材為基礎,卻不能僅僅拘泥于語文教材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進行適當?shù)耐卣?,以此來開拓學生的思維,達到更好的情感教育。例如學了《三個兒子》這篇文章,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這樣的啟發(fā):你們對“孝順”有什么新的理解嗎?還有哪些故事告訴了我們孝順的深刻含義?通過這樣的提問,學生會將思維模式從課本上進行短暫的抽離,以更加寬廣的視野來考慮問題,將教材知識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以此來幫助學生拓展情感體驗,提升情感教育的效果。
(四) 師生共同努力,創(chuàng)建情感課堂:情感教育的開展需要以良好的課堂氛圍和輕松的師生關系作為基礎,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課堂氛圍。一方面,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模式,與學生做朋友,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聽到學生的“聲音”。另一方面,在課堂上,教師要創(chuàng)新課堂模式,促進教學方式的多元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課堂成為學生表現(xiàn)的平臺,創(chuàng)建情感課堂。例如,在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回答問題,勇于展示自己。這就需要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暢所欲言。在傳統(tǒng)的觀念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更為嚴肅,但是,在情感教育中,教師應當扮演的角色是“傾聽者”“引導者”“鼓勵者”,教師只有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才能對學生的情感進行更好的引導,達到更好的情感教育。
五、 結語
總之,情感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學語文教學有著融合情感教育的先天優(yōu)勢,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情感引導,情感深化和情感體驗,使語文課堂成為增加學生情感體驗的重要場所。同時,教師要注重“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營造輕松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課堂氛圍,使學生能在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中取得進步。
參考文獻:
[1] 張群.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6(9):119-120.
[2] 白麗波.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5(3):43-44.
作者簡介:
茹越君,河南省新鄉(xiāng)市,河南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