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枝
摘要:“教育就是關愛”“教育是愛的事業(yè)”。對于教師來說,“愛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就無法贏得學生的心靈。轉化“冷漠”“孤僻”“頑皮”的學困生,需要付出更多的“關愛”和“真情”,唯有“情”與“理”的相融,才能打動學困生的心弦。也就是先感化,后轉化,再教化。
關鍵詞:學困生;關愛;愛的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4-0126
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師,筆者常常發(fā)現(xiàn),有好多的“道理”,幾乎是每天都講,甚至有時一天講幾遍,但學生就是聽不進去。特別是學困生就是不愿意接受,或我行我素,你講你的,我做我的;或雙面人,課上一套,下課另一套。原因在哪?蘇姆霍林斯基說過:“教育的全部技巧在于如何愛學生!”要真正關愛學生就必須真心誠意地關心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真心誠意地走進學生,了解學生,傾聽他們的心聲?,F(xiàn)就筆者這些年的教學工作體會,談談對學困生轉化的一些淺薄看法。
一、愛是感化的有效良方
愛是教育的靈魂,愛是教育生命力的底線。教師的愛與一般的愛不同,這種愛是理智的、科學的,是發(fā)自內心和職業(yè)責任相結合的愛;這種愛可以感化學困生冰冷的心,并為其指引正確方向;這種愛可喚回即將步入險境的“小大人”,從而拯救一個家庭的希望。
我們班上曾有過“頑固分子”,在數(shù)學課上想睡就睡,想說話就說話,想吃零食就吃零食,從不顧及教師的感受,多次找其談話都沒有什么效果,有時甚至于談話他從頭到尾都不搭理,一副很不耐煩的樣子。可這樣的“頑固分子”,就是一個輕微的動作感化了他。記得那一天的早讀巡堂,我走到他身邊時,發(fā)現(xiàn)他不停地用左手揉著右手中指。我就問:“怎么啦?”他漫不經心地說“手疼”,我再一看,發(fā)現(xiàn)他的右手中指比旁邊的大了很多。這時在我的腦海中閃出的第一個念頭:“是不是打架了?”但我沒有這么問,而是說:“一會兒請你到教室外面!”我在走廊外等他,當他走到我身邊時,我一邊抬起他的右手一邊說:“讓老師看看,你的手怎么啦!”他平和地說:“昨晚打球不小心弄成的?!闭f話的語氣少去了平時那種傲氣。我情不自禁地用手輕撫他因挫傷而紫一塊青一塊的手指,像關心自己的孩子一樣地問:“疼得厲害嗎?老師家里有藥,我去拿來給你擦擦?!碑斘姨痤^時,發(fā)現(xiàn)他的眼眶濕潤了,“老師不用了,過幾天就會好的”?!澳愕睫k公室等一下,我回家給你拿藥?!蔽乙贿呎f著一邊趕回家。幾分鐘后,我到辦公室時,他已乖乖地在那里等候。我給他輕輕地擦藥,還不時地問:“疼嗎?”忽然滾燙的淚水滴到我的手背上,一滴、兩滴……然后就是他哽咽的聲音:“老師,對不起!以前數(shù)學課上那樣對你,以后我再也不會了?!蔽业难劭粢矟駶櫫?,拍拍他的肩膀說:“沒事,改過來就好,老師相信你!”
在那以后,每一次數(shù)學課他都很認真,成績也慢慢提高;更讓我欣慰的是:他還成為我的得力助手,我這科有什么任務,他是第一個樂意幫忙的。這么微薄的一份愛,打開了一個“浪子”的心扉,贏得了一個頑皮學困生的內心,最終通過學生對教師的了解,喚醒了學生良心發(fā)現(xiàn),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理解了教師的用心良苦。這么微薄的一份愛,就改變了一個“頑固不化”的學困生。是師愛的感化,達到了轉化。
教師的愛不分高低貴賤,不分成績好壞,而是平等愛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心靈脆弱的學困生,更需要愛的滿足。
二、用心靈換取心靈
對于教師來說,“愛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就無法贏得學生的心靈。因此,在教師的工作過程中,必須投入自身的情感,用真愛去滋潤學困生的心田;用真心去維護學困生脆弱的心靈;用真情去贏取學困生純潔的心靈。
李玲是我上一屆九年級九班的數(shù)學學困生。她是學校出名的體育長跑健將,在校運會上多次為班級爭光,出去比賽為學校贏得了不少榮譽。她的文科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但對理科沒有興趣,數(shù)學成績總在20~30分之間,也曾多次找她談心和輔導她,但效果不佳。她脾氣暴躁,是家庭不幸的受害者。從與她同村的一個教師得知,她母親是從事不正當事業(yè)的女人。
在一次女生會議中,我說到了以往畢業(yè)的某些女學生,在學校沒有學習目標,整天渾渾而過,不是違反這個就是違反那個,總以為畢業(yè)后,就可以去賺大錢,到時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但真正畢業(yè)后去找工作,才發(fā)現(xiàn)自己什么都不會,又怕吃苦,怕臟怕累,最后有的就選擇了不正當?shù)男袠I(yè)。說到這個時,大部分女同學的目光都投向了李玲,敏感的李玲馬上吼起來:“看什么看,又不是我!”經她這么一吼,女同學都畏懼起來,我也一時無語了。該怎樣解圍呢?腦子一閃我就想到一個問題:“同學們,老師問大家一個問題,‘父親是刑事罪犯,他的兒子是不是也是罪犯呢?”同學們都搖搖頭。我趁機說:“我們不要把某些事情強加給別人,這樣會讓別人很痛苦的,我們應當學會換位思考問題?!睍?,李玲同學主動找到我說:“老師,謝謝你理解我!”我抓住機會,跟她談心,分析她家里的事情,開導她,讓她理解母親的處境,引導她處理學習與家庭矛盾的關系。激勵她為了自己以后有良好的生活、工作環(huán)境,現(xiàn)在就要確立明確目標,努力學習,多下工夫把自己的薄弱科目補上來。第二天中午,李玲再次找到了我,要求我和她一起制訂數(shù)學的學習目標。我們都知道,只要她數(shù)學成績能提高到70~80分,她就能以體育特長考取縣重點中學。因此,我給她制訂了一套詳細計劃,并親自為她郵訂了一份資料,每到數(shù)學課下課,都去檢查她的復習情況,及時地給予輔導,她的數(shù)學成績一天天地在進步。最后她考上了心目中的理想學校。
用心靈去贏取心靈,教育就會有良好的實效;學生會自愿向教師反映自己真實的內心世界;愿意與教師分享心中的快樂與憂傷,才能“親其師”而“信其道”。
三、真情的投入與心靈的征服成正比
教師講的“理”要想學生接受,特別是“學困生”接受,必須“理”和“情”結合起來,若“理”大于“情”,或是有“理”無“情”,學生就會無動于衷,愛理不理的。只有用深情去感動,才能打動學生的心弦。他們好像可以從教師那里吸吮無盡養(yǎng)分,增加無窮的能量。
其實教學過程中常??吹?,當學生經濟上有特殊困難而走投無路時,教師發(fā)出號召并帶頭捐款,幫助其解決生活及學習上的困擾,師生的溫暖融化了他冰冷的心田,這樣的學生就會痛改前非,做個好學生;當一個不聽話的學生生病沒人照顧時,你去幫助他,安慰他。你會發(fā)現(xiàn)學生一下懂事了,對過去不聽話而深感內疚自責……
我教過一位學困生何軍,他父母都外出打工,是留守兒童,平時有爺爺奶奶管教,但爺爺奶奶哪里管得了他?平時經常翻圍墻外出,網吧常常通宵,沒錢了就想辦法騙爺爺奶奶,甚至偷親人的錢和存折。課桌里沒筆和練習本,甚至有時也沒有書,要想讓他認真學習簡直是天方夜譚。但他的改變也源于一次高燒。那天下午,我在辦公室批改作業(yè),忽然見其找班主任,正好那天班主任有事請假,我問他有什么事情要找班主任,他說他不舒服,我伸手摸了一下他的額頭,“好燙”?!澳惆l(fā)燒了,家里有什么人在家嗎?”“除了年老的爺爺奶奶,家里沒有什么能趕來的人?!薄澳阍谶@等老師一會兒,我取車送你去看醫(yī)生?!蹦翘煳野阉偷结t(yī)院,打了針,又幫他買了藥,再把他拉回學校,讓他在宿舍休息,晚上又去看他,聽同學們說他沒胃口,不吃飯。我又趕回家,給他熬了粥,再送去。何軍捧著粥流著淚:“老師,你對我真好,以后……”病好后,何軍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全變了,變得愛教師,愛爺爺奶奶,愛集體了,學習也有了進步。
其實學困生的這種180度的大轉變,只源于教師及時的關心和照顧,這些舉動撞擊了學生的心靈,引起了共鳴。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以情育情”,先感化,后教化。
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一項非常復雜而微妙的工作,需要付出艱巨而獨特的匠心。教育學困生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無論采用什么方法,我們都應該牢記“教育就是愛”的理念。只有把“愛心”和“真情”融入到教育的每一個細節(jié)中,才能更有效地“感化”“轉化”“教化”學困生。
(作者單位:廣西南寧橫縣陶圩完全中學 53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