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面對接任的新班級,通過自信,微笑,加強親和力。做好心理準備與各項準備工作,有充分的自信去面對新班級。要有仔細觀察,認真分析,換位思考與理解學生的方式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
關鍵詞:自信;傾聽;理解;技巧
面對接任的一個新班級,班主任的心里難免會交織著復雜的情緒,都想盡快地融入這個班集體中,讓學生以愉悅的心態(tài)接受新的班主任。但這時,切忌操之過急,應有足夠的心理準備,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慢慢地接受新的班主任,用“潤物”式融入學生中。結合自己的經驗,有以下幾種方法:
首先,自信堅定,從容以對。
自信:班主任在新班級中要做到自信,要讓學生感覺到班主任的自信,因為只有自信的班主任才能給學生,特別是高三學生更需要的充足信心。所以,在走入新班級的時候,要以一種從容的心理去面對學生的竊竊私語,去面對學生稍帶狐疑的眼神。這時的你要自信地、從容地、堅定地、微笑地與其對視,給他們以放心的暗示。因為此時學生的心里會給兩任班主任默默地打分,悄悄地暗地里作些比較,所以,建議在第一節(jié)課之前,未響鈴之前就到新班級,先有個初步的了解,可以試著傾聽學生的話語。就不會貿貿然地輕易評價某件事情。
微笑:還可以用微笑來面對新一屆的學生,用溫柔的語言來回答他們的問題,因為新老師總會引起他們的好奇心。耐心與微笑是可以加強親和力,讓師生之間的溝通變得容易。
其次,顧細思微,真誠待生。
虛心請教:在接任新班級時虛心地向上一任班主任咨詢一些情況,學會傾聽,因為老教師會傳授許多注意事項及個別學生的特殊情況,某部分學生的應對策略,如葉飛鴻同學的愛遲到習慣,葉小云同學的特殊家庭,班長雷祺琪的工作特點等。
學會傾聽:傾聽的過程還要知道抓重點,明白班級大體優(yōu)點與不足之處,然后想好應對方法,積極面對各種問題。新班主任不用逼自己在拿到學生名單及成績時就能一目了然,但心里大體上要有個輪廓。能對班干部、尖子生、學困生等有個基本的了解。
還可以傾聽學生在閑聊時的內容,拋出一兩個問題,從他們的各抒己見就可以看出個性、端倪,如陳斌斌同學就是一個較為外向自信的學生,第一天就直接沖上來握手說歡迎;謝雨婷同學很活潑開朗,喜歡與老師交流;林芳、小琴同學上數(shù)學課時特有精力……即使是期末成績、暑期生活,哪個同學又如何,類似這些“小八卦新聞”,可以裝作無意,其實有心、認真地暗記下來,因為這時與學生還不是很熟,太深入他們也會三緘其口。這時,也該穩(wěn)穩(wěn),不要忙著開口,用微笑、用簡短的語言來回答,加強親和力。
認真觀察:都說“老師是園丁”,園丁對待園中的花草就該照顧得細致周到。班主任對待新班級學生,也得用一顆真誠的心去從生活上、學習上細心觀察,及時了解學生動態(tài)。這才可能談及有針對性、有的放矢。
如通過了解知曉某類學生的家庭情況,才不至于在某些特定的場合觸及學生的心靈創(chuàng)傷,班級中難免都有些學生家庭較為特殊的,如單親、孤兒、父母親感情不好,等等。因為學生的心智還不夠成熟,有較強的自尊心,所以在閑聊或針對性作思想工作的時候得十分謹慎,措辭上得注意到分寸。學生接受不接受新班主任的聊天方式,很大部分取決師生間的情感共鳴。
如有些學生愛遲到,有些常規(guī)做得不好,這個時候也得先了解原因,不能“一竿子打死”,對癥下藥,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具體的措施,還得考慮到避免與班級的常規(guī)的沖突。
第三,理解學生,換位思考。
引發(fā)興趣:第一節(jié)班會課上,班主任可以試著聊聊對新班級的新感覺,以鼓勵為主,以理解為主。所以就得找他們感興趣的點開始。
“以柔克剛”“四兩撥千金”的太極功夫會撥得頭彩。至于“恩威并濟”得等到一定程度才可以靈活運用。此時“無招勝有招”才是上上策。也可以和學生聊上一屆學生的情況,如果能找到學生認識的學長、學姐,則效果更佳,慢慢引發(fā)他們的興趣;還可以說一些故事,如勵志式的,高三的學生,他們最渴盼的就是面對一年后的高考,內心是又期盼又害怕,這時給學生的應該是一顆定心丸,說說上一屆的輝煌,聊聊上一屆成功的例子,用具體鮮活的事例感染新高三的考生,讓學生的心中有憧憬,有驚嘆,就事半功倍了。
理解: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因為這個年齡的叛逆也是威力無比的,家長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這孩子,我一開口他就不愛聽;而老師不管說什么他都愿意接受。其實,不是僅因為班主任的威信,更是因為能理解學生,懂得換位思考,了解他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如面對高三的學習,學生的學習壓力很大,有時也會倦怠,一旦家長看到學生稍微有點放松或是學習成績相對有點下降,就開始著急或者打電話四處求解,孰不知,這種家長的焦慮會轉嫁到子女身上,讓他(她)覺得壓力更大。雖說“有壓力就有動力”,但如果“壓力”過大,可能會使負面情緒,叛逆心理更強,久而久之,便一發(fā)不可收拾。
班主任面對新班級,要理解他們正處在無限壓力中,可以采用“疏導”的方式,以面對面聊天、QQ聊天、信息聊天等形式去與學生溝通,盡量將事情完滿解決。
“換位思考”也可以從班主任自己高中的學習情況,或借鑒別人的例子來作為“共鳴”的素材,引導學生從壓力的低谷里走出來,盡量擺脫困擾。因為理解,所以才有更多的共同語言。
第四,掌握技巧,恩威并濟。
面對新班級,要掌握批評的藝術,表揚的力度。
不要吝嗇自己對學生的表揚。但也不是無原則地去討好學生,也需要寬嚴參半,需要有自己的個性。
我的班級管理方式是“常規(guī)的嚴肅性”,因為常規(guī)是班級工作的生命線。面對新的班級,遵照嚴格的常規(guī)制度,可以杜絕一些低級錯誤接二連三的發(fā)生。也不可姑息養(yǎng)奸,如每天的早讀課,班主任如果能比學生早到,做到“以身作則”是一種好的方法,班主任能以誠待生,以笑臉相迎,讓學生以熱情、樂觀的心情來迎接新的一天的到來,讓一走到班級的學生心情愉悅,如沐春風,用真情實意來感染學生,自然就帶動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自然也便接受新班主任了。
參考文獻:
[1]班主任之友,2009,1.
[2]中國教育,2012,3;2011,9.
作者簡介:
陳亞平,福建省寧德市,福建周寧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