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根庭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數(shù)學教師應客觀、全面地看待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以嚴謹?shù)膽B(tài)度引導學生探究知識,給予學生足夠的發(fā)揮空間,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讓學生認識到犯錯并不代表比別人落后,如果能夠正確反思自己的錯誤,也能不斷取得學習上的進步。本文從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角度出發(fā),探討了錯誤資源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中的有效利用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 錯誤資源 利用
錯誤資源大多存在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問答、學生練習及考試等活動過程中,是由于學生對某些知識理解不到位,或是一時大意等因素而產(chǎn)生出來的一些問題。在面對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時,一些教師或是痛心批評,或是置之不理,這些行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也沒有合理地利用錯誤的資源。因此,教師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促進學生進行自我反思與自我評價,加強師生間的互動,真正實現(xiàn)“錯”落有致,“誤”盡其用。
一、轉變落后的教學觀念
社會在不斷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也日新月異,對于教師來說,在教學過程中所持有的觀念將影響著最終的教學效果。然而,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不想甚至不愿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并且缺乏與時俱進的意識,給學生的認知和發(fā)展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因此,要想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使學生的錯誤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教師就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堅持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教學觀念,不論何時何地都把學生看作是一個獨立的、有無限發(fā)展?jié)撃艿膫€體,以科學合理的方式對待學生所犯的錯誤,而不是一味地給學生施加壓力。
有的教師認為,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禁止學生犯錯,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羞恥感。其實,這種極端的方式反而會讓學生變得不敢提問,他們即使遇到難題也不愿意尋求他人的幫助。因此,教師要懂得透過問題看本質,當學生出現(xiàn)錯誤時,不要急著去否定和批評他們,而是要保持耐心和信心,分析學生的錯誤思路,了解他們錯誤想法與正確想法之間的分叉點,幫助他們明確糾正錯誤的方向。
二、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和評價
在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過于依賴教師,而教師似乎也習慣了這種模式,反而不注重學生的自我反思。然而,就錯誤資源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中的有效利用來說,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反思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師應改變以往為學生“包辦”一切的教學形式,多引導學生進行錯誤的改正、知識的總結,讓學生清楚并了解到自己的錯誤思維,學會改進和彌補自己的不足,從而建立完整的認知。
如在做有關“三角形的判定”的題目時,有的學生總是誤用“邊邊角”判定方法去證明兩個三角形的全等。這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把學過的所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羅列出來,并逐個說明“SSS”“SAS”等符號的含義。在解釋的過程中,學生恍然大悟,明白了“邊邊角”和“邊角邊”之間的差異性,再次做類似的題目時,他們便會格外注意,不再誤用。
三、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師生互動對于提升錯誤資源利用率起著重要作用,教師應放下教師的架子,站在平等的位置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不管是在課上還是課下,教師都要勤于關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變化,通過互動了解更多學生的想法,給學生犯錯的機會,同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不足,引導學生更好地進步。
如在教學“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時,有學生把“正方形”和“菱形”混為一談。這時,教師可以問學生:“正方形一定是矩形嗎?”學生回答:“是?!苯處熃又鴨枺骸澳橇庑我欢ㄊ蔷匦螁??”學生回答:“不一定?!苯處熥詈笤賳枺骸八哉f菱形與正方形并不是一類圖形,你們能告訴我它們的關系嗎?”學生思索片刻,把這兩種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與差別一一列舉出來,并及時更正自己的錯誤觀念。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深刻意識到錯誤資源在自身教學和學生學習中的重要性,也應允許學生犯錯,并引導學生及時地改正錯誤,讓數(shù)學學習中的錯誤成為學生的財富而不是羈絆,全面提升錯誤資源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中的利用率。
參考文獻:
[1]胡桂仙.論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錯題資源的有效利用[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6,(2).
[2]張慶祥.淺談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錯題資源的有效利用[J].課堂內(nèi)外·教師版,2016,(8).
(作者單位:江西省鉛山縣湖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