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賣的食用油大都是大桶的,所以,很多人家里都會準備一個小油壺,把大桶里的油倒入小油壺,方便使用。
最近,網(wǎng)上盛傳一篇文章,說的是油壺如果超過3個月不清洗,就會產(chǎn)生有毒物質(zhì),危害人體健康。很多人表示疑惑,倒入油壺的都是干凈衛(wèi)生的食用油,并沒有過保質(zhì)期,真的有這么嚴重嗎?
為此,記者走訪了4戶家庭。第一戶家庭的油壺使用了一個月,第二戶家庭的油壺使用了兩個月,第三戶家庭的油壺使用了3個多月,第四戶家庭的油壺使用了一年半。這幾戶人家都沒有清洗過油壺。
看來,大多數(shù)居民都沒有清洗油壺的習慣,那么,這樣的油壺到底有沒有問題呢?記者把4戶家庭的油壺帶到了專業(yè)的實驗室進行檢測。專家告訴我們,過氧化值是食用油變質(zhì)的重要指標,過氧化值越高,食用油的酸敗程度越高。食用過氧化值超標的油,一來影響口感,二來會促衰老,如果大量攝取酸敗程度很高的食用油,會對身體造成比較明顯的傷害,引起嘔吐、腹瀉,甚至致癌。
那么,記者帶來的4個油壺里的油有沒有問題呢?經(jīng)過專業(yè)檢測,第一戶家庭和第三戶家庭的油,過氧化值是0.03左右,而第二戶家庭和第四戶家庭的油,過氧化值是0.19左右,接近了國家標準量0.25/100克。也就是說,第二戶家庭和第四戶家庭的油已經(jīng)接近不合格量值。那么,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通過采訪,記者得知,第四戶家庭的油壺使用時間比較長,每次灌油時,并沒有將油壺里殘存的剩油倒干凈就續(xù)上了新油。而第二戶家庭的油壺只使用了兩個月,為什么過氧化值也很高呢?原來,這戶居民為了方便,將油壺放在了灶臺上,離火源比較近,高溫加快了油變質(zhì)的速度。
專家提醒大家,油壺應該放在密封、低溫、避光的地方保存,使用3個月就要徹底清洗,晾干后再灌入新油,從而避免食用油過氧化值過高,給人體帶來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