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兆歡
摘 要:古人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如何在這信息快速更新?lián)Q代的社會使學生在一定的時間能掌握更多的知識,就需要師者尋求更好的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方法。在新課改的形式下,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不適宜目前的教學。尋求新的教育教學方式也成了當下教育教學的一大任務。小組合作是順應新的教育形式而形成的一種高效的教學方式。
關鍵詞:教學形式;小組合作;方式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要求我們教師要相信學生,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自己去合作交流探究,解決問題,掌握學習方法。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給學生充足的空間,讓孩子們自主交流、展示學習成果、互相質(zhì)疑,學生在合作、交流、質(zhì)疑的過程中主動學習,這樣學生經(jīng)過自己的實踐獲得的知識,他們特別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強,在這種氛圍中學習,孩子們很放松,他們得到了釋放,在課堂上很放的開,對學習更有興趣了。但是,不是什么時候都要用小組合作學習,有的時候小組合作學習是無效的,因此教師在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策略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扮演的角色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適合小學高年級段教學的很好方式,可以進一步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合作學習中學生獲得的不應只是知識,更重要的是獲得合作的快樂和學習的方法。通過三年的學習,小學高年級段學生已有基本的語言閱讀能力和語言判斷能力。在實際語文教學中,應注意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初步自學能力和快樂學習的方法,注意培養(yǎng)小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和集體榮譽感。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是教師敢于放手。合作學習的基礎是學生的獨立讀書,獨立思考,不僅在課堂上,還要發(fā)展課后。只有在學生充分自學的基礎上,小組合作學習才有意義。
有需要才會有興趣。在學校,好多學生父母不在身邊,課堂課后小組合作學習更能得到學生理解,也能滿足學生的需求。良好的小組合作學習方法需要教師長期訓練。學生從小就喜歡問“為什么”,因此要想引導更多的學生參與,首先要考慮的是時機的問題。在學生心中真正有“疑”時組織討論,在討論中巧妙點撥會讓引發(fā)學生探討的興趣,從而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之中。
教師的角色決定了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教學行為。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的角色是多元化的,首先教師是良師益友,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所以教師應設計好合作學習的目標、過程和方法,而且教師也應和學生一起參與到討論當中去;其次,教師應對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進行合理的取舍。在教學中,我注意到學生討論內(nèi)容的難易程度,自己也及時的參與到討論當中,和學生一起分享討論成果,就目前我班狀態(tài)來說,我班小組討論做的比較好,能夠保質(zhì)保量的完成應完成的任務。
二、小組合作學習要把握好時機
小組合作學習不是任何時候都可以運用的,要在適宜的時候應用才會受到效果,二年級主要是識字教學,所以在識字過程中我會經(jīng)常要求學生進行討論如何把這個字寫正確、寫美觀,該怎么記住這個字,還有就是小組成員之間相互指認生字進行鞏固。在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應把握好時機,我認為可以抓住下幾個時機:1、任務較多,需要分工合作的時候;2、需要突破重難點的時候;3、當學生思維受阻的時候;4、在學生意見分歧的時候。5、在具有價值值得深入探究的問題上讓學生及時進行合作探究,深入研究問題,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如果在以上五個方面適時的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我相信一定能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小組合作學習的分工
在組織指導上,讓學生真正對話,而非獨白。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常會看到我們的學生你講你的,我講我的,似乎都在陳述自己的觀點。也不管是否重復前面同學的觀點,等到每人講完了,小組討論也結(jié)束了?;蛘咧挥袔孜弧皟?yōu)生”發(fā)言,眾人只是“看客”。小組討論的目的不是各自觀點的簡單相加,而是產(chǎn)生比原來更為豐富和深入的認識和觀點。所以,要讓學生在相互啟發(fā)甚至相互問難的過程中將思考和認識展開,引向深入,每位參與討論者認真傾聽,并與自己的認識或觀點進行對比分析,對于不同之處探究其原因,從而修正、發(fā)展、深化、完善自己的認識。同時,做好發(fā)言指導。讓小組成員互相尊重,認識到每位成員都有發(fā)表自己觀點的權(quán)利,也有傾聽別人觀點的義務,要給沒有發(fā)言的同學足夠的機會和時間,并讓學生在一定時間里表達完自己的認識或觀點。
要想將小組合作學習落實到實處,必須合理分工,責任到人。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征進行合理分工。例如:口齒伶俐的可作為本組的匯報者,朗讀好的學生可作為本小組的領讀者,而且應該輪流擔任,實現(xiàn)小組角色的互換,增進生生互動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理念下進行教學方式的探尋,當然會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只要我們發(fā)現(xiàn)問題,深入思考,提出策略、方案,我們在改革中就一定能走得更遠,走得更好。
(作者單位:湖北十堰鄖西縣景陽鄉(xiāng)王家中心小學)
袁兆歡
摘 要:古人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如何在這信息快速更新?lián)Q代的社會使學生在一定的時間能掌握更多的知識,就需要師者尋求更好的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方法。在新課改的形式下,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不適宜目前的教學。尋求新的教育教學方式也成了當下教育教學的一大任務。小組合作是順應新的教育形式而形成的一種高效的教學方式。
關鍵詞:教學形式;小組合作;方式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要求我們教師要相信學生,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自己去合作交流探究,解決問題,掌握學習方法。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給學生充足的空間,讓孩子們自主交流、展示學習成果、互相質(zhì)疑,學生在合作、交流、質(zhì)疑的過程中主動學習,這樣學生經(jīng)過自己的實踐獲得的知識,他們特別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強,在這種氛圍中學習,孩子們很放松,他們得到了釋放,在課堂上很放的開,對學習更有興趣了。但是,不是什么時候都要用小組合作學習,有的時候小組合作學習是無效的,因此教師在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策略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扮演的角色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適合小學高年級段教學的很好方式,可以進一步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合作學習中學生獲得的不應只是知識,更重要的是獲得合作的快樂和學習的方法。通過三年的學習,小學高年級段學生已有基本的語言閱讀能力和語言判斷能力。在實際語文教學中,應注意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初步自學能力和快樂學習的方法,注意培養(yǎng)小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和集體榮譽感。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是教師敢于放手。合作學習的基礎是學生的獨立讀書,獨立思考,不僅在課堂上,還要發(fā)展課后。只有在學生充分自學的基礎上,小組合作學習才有意義。
有需要才會有興趣。在學校,好多學生父母不在身邊,課堂課后小組合作學習更能得到學生理解,也能滿足學生的需求。良好的小組合作學習方法需要教師長期訓練。學生從小就喜歡問“為什么”,因此要想引導更多的學生參與,首先要考慮的是時機的問題。在學生心中真正有“疑”時組織討論,在討論中巧妙點撥會讓引發(fā)學生探討的興趣,從而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之中。
教師的角色決定了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教學行為。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的角色是多元化的,首先教師是良師益友,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所以教師應設計好合作學習的目標、過程和方法,而且教師也應和學生一起參與到討論當中去;其次,教師應對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進行合理的取舍。在教學中,我注意到學生討論內(nèi)容的難易程度,自己也及時的參與到討論當中,和學生一起分享討論成果,就目前我班狀態(tài)來說,我班小組討論做的比較好,能夠保質(zhì)保量的完成應完成的任務。
二、小組合作學習要把握好時機
小組合作學習不是任何時候都可以運用的,要在適宜的時候應用才會受到效果,二年級主要是識字教學,所以在識字過程中我會經(jīng)常要求學生進行討論如何把這個字寫正確、寫美觀,該怎么記住這個字,還有就是小組成員之間相互指認生字進行鞏固。在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應把握好時機,我認為可以抓住下幾個時機:1、任務較多,需要分工合作的時候;2、需要突破重難點的時候;3、當學生思維受阻的時候;4、在學生意見分歧的時候。5、在具有價值值得深入探究的問題上讓學生及時進行合作探究,深入研究問題,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如果在以上五個方面適時的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我相信一定能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小組合作學習的分工
在組織指導上,讓學生真正對話,而非獨白。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常會看到我們的學生你講你的,我講我的,似乎都在陳述自己的觀點。也不管是否重復前面同學的觀點,等到每人講完了,小組討論也結(jié)束了?;蛘咧挥袔孜弧皟?yōu)生”發(fā)言,眾人只是“看客”。小組討論的目的不是各自觀點的簡單相加,而是產(chǎn)生比原來更為豐富和深入的認識和觀點。所以,要讓學生在相互啟發(fā)甚至相互問難的過程中將思考和認識展開,引向深入,每位參與討論者認真傾聽,并與自己的認識或觀點進行對比分析,對于不同之處探究其原因,從而修正、發(fā)展、深化、完善自己的認識。同時,做好發(fā)言指導。讓小組成員互相尊重,認識到每位成員都有發(fā)表自己觀點的權(quán)利,也有傾聽別人觀點的義務,要給沒有發(fā)言的同學足夠的機會和時間,并讓學生在一定時間里表達完自己的認識或觀點。
要想將小組合作學習落實到實處,必須合理分工,責任到人。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征進行合理分工。例如:口齒伶俐的可作為本組的匯報者,朗讀好的學生可作為本小組的領讀者,而且應該輪流擔任,實現(xiàn)小組角色的互換,增進生生互動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理念下進行教學方式的探尋,當然會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只要我們發(fā)現(xiàn)問題,深入思考,提出策略、方案,我們在改革中就一定能走得更遠,走得更好。
(作者單位:湖北十堰鄖西縣景陽鄉(xiāng)中心小學)